福安坤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统子,传输剧情。】虽然上个世界知道一些,但毕竟不是本人,可能有一些隐藏的剧情。 【好嘞,我的宿主!】 现在是1957年,原主今年40岁,是个小学老师。 三大妈,阎埠贵的媳妇,典型的"抠门主妇",和老阎一样会过日子。 平时爱嚼舌根,喜欢打听院里各家的事儿,但没什么坏心眼。 最擅长"精打细算",买菜必砍价,做饭必省油… 阎解成,原主大儿子,生于1940年(抗战时期)现在还在读书,马上一年后就毕业了。 原剧情中,1958年初中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先是打零工,后花了点钱进了纺织厂当学徒工,1963年转正为二级工(月工资37.5元) 1963年经人介绍娶于莉,因没房与父母同住引发矛盾。 剧情中有一段,想分家单过,偷藏私房钱被阎埠贵发现大吵。性格有点像他爸,爱算计但没老阎那么老练。 后期结婚后和媳妇于莉经常因为钱的事吵架,有时候还得让老阎出面调解。 阎解放,原主的二儿子生于1945年(抗战胜利年),1962年初中毕业(困难时期刚过)。 先是在副食店当临时工,后调酱油厂,1979年最早做个体户,在胡同口摆摊卖服装。1980年因"投机倒把"被工商局查处,还是老阎帮他擦屁股,借钱交了罚款。 比老大机灵点,但也继承了老阎的"算计基因"。 阎解旷,原主三儿子,生于1948年(解放战争末期),1965年初中毕业即遇"上山下乡",老三没找到工作,在1968年插队山西,1975年返城。 返城后,分配至街道锅炉房当司炉工。 1977年高考落榜。 阎解娣,原主的女儿,生于1952年(建国初期婴儿潮)。 1968年初中毕业(正值停课闹革命),1970年进棉纺厂, 1981年与厂技术员自由恋爱结婚。 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性格相对单纯,没三个哥哥那么市侩。 在《情满四合院》原着中,原主这个角色被塑造得极为鲜活,堪称那个特殊年代里"小业主"阶层的典型代表。。 原主一年四季就那几件衣裳:夏天是洗得发黄的白汗衫,领口都磨出了毛边;春秋天总套着件藏蓝色"的卡"中山装,肘关节处还打着补丁;冬天裹件老棉袄,袖口油亮亮的能照见人影。最绝的是他那双皮鞋,穿了十几年,鞋底都快磨穿了还舍不得扔,下雨天得套个塑料袋防进水。 住的地方虽说住的是四合院,可他家那屋总比别人家暗半截。为啥窗户纸都舍不得换新的,透着光都发黄。屋里家具都是解放前留下来的老物件,一张八仙桌腿儿短了一截,垫着本书才不晃悠。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个带锁的樟木箱子,里头锁着房契、账本,还有半包舍不得抽的"大前门"。 吃食上更是精打细算。家里厨房永远飘着白菜帮子味儿,买肉专挑肥的——能炼油啊!吃鱼从来是买死的,还跟人辩:"死鱼咋了便宜一半呢!搁姜蒜一炖,谁知道是死是活"有回儿子偷吃了块桃酥,让他追着打了半个院子:"那是留着过年走亲戚用的!" 为人处世上,原主把"小业主"的算计发挥到了极致。院里的自来水龙头,他天天盯着,谁多接一盆水都得念叨;公用的电表,他月月抄数,算得比供电局的还精细。最出名的是他家那辆"永久"自行车,借可以,得按小时收费,还车时还得检查"磨损费"。 可您要觉得他就是个守财奴,那又错了。三年困难时期,他偷偷接济过院里最困难的刘婶家;文革时有人要整傻柱,是他暗中递话儿。用他的话说:"该省得省,该花得花,这才是过日子的道理。" 老阎最经典的还是他那套"小业主哲学":"钱要花在刀刃上,人情要用在节骨眼上。"这话听着市侩,可细品都是生活智慧。就像他常说的:"我们这样的小业主,上有政策要跟,下有日子要过,就得学会在夹缝里求生存。" 说到底,原主这样的人,活脱脱就是那个特殊年代里,千千万万小业主的缩影。他们精于算计却不忘仁义,守着家业又得顺应时势,在新时代的洪流中,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这样的形象,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令人唏嘘不已。 说起他的"小业主"身份,早年,老阎家在前门大街有间小杂货铺,卖个针头线脑、烟酒糖茶的。虽说铺面不大,可好歹算是个"东家"。解放后公私合营,铺子归了公家,老阎就变成了"小业主"。这身份说好不好,说差不差——比不了工人阶级根正苗红,可也比资本家强点儿。 看他在院里那做派:天不亮就起来,拿着把破扫帚把门前那块地扫得干干净净,边扫还边瞄着各家门口,看谁家煤球多了少了。买菜必赶早市,专挑蔫了吧唧的便宜货,回来还得跟街坊显摆:"瞧瞧,这菠菜才三分钱一斤!"家里灯泡从来不超过15瓦,晚上黑灯瞎火的,孩子写作业都得凑到路灯底下去。 最逗的是他算账那劲儿。兜里永远揣着个小本本,谁家借了半勺盐、两棵葱,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有一回傻柱跟他借了五毛钱,好家伙,这老阎见天儿在院里转悠,嘴里念叨:"这钱啊,就跟那风筝似的,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呐!"把傻柱烦得不行,最后多还了一毛才算了事。 总的来说,原主在剧中有自保的行为,但是不失为一个可爱的角色。 就是吧,现在,这女穿男,这夜生活可怎么过。 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唉… 不过相对好一点的是,原主家可没有剧情中说的那么穷,能被定为小业主,以前家里也是有一点资本的。 原主可是在院里第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主。之所以是买的旧的,也是为了不那么打眼。 原主现在有存款,3800元,大黄鱼20根,被原主埋在炕洞里。房子就是现在住的两间。 原主的工资也不是一直说27.5,只不过为了低调,一直没敢说多。大院里也没人在学校工作,基本上也不知道工资是多少。 实际上原主在剧情开始的时候,工资加上岗位补贴,已经达到了45块,可比傻柱的高多了。 原主在剧情中还有很多隐藏的赚钱门路:先是,代写书信对联。利用自己读过私塾的文化底子,逢年过节在胡同口摆摊代写春联(收费5分/副),平时帮街坊代写书信(3分/封)。腊月里能写上百副对联,是他最稳定的外快。 - 其次是倒卖票证。偷偷用粮票换鸡蛋(1斤粮票换2个鸡蛋,再以每个鸡蛋8分钱卖出),布票、工业券也都倒腾过。最悬一次在1972年被市管会抓住,罚了半个月工资。 就是吧,原主不会教育孩子,虽然不重男轻女,但是把什么都计较的太清楚,失了孩子的心。 先是,工资上交,每个工作子女必须上缴2/3工资。比如说,大儿子37.5元工资要交25元,美其名曰"家庭公积金" 然后记账本,专门用红皮笔记本记录子女每一笔开支,连"1973年8月15日解娣买头绳2分钱"都登记在册。 -还有,传说中的实物抵账,二儿子没钱交生活费时,让他去副食店扛大包顶账(扛10袋面粉抵5元钱) 不过,这“公平公正”,也有一点好处,在别人家都是男人吃得多,女人吃的少,小孩子更是分的更少。 在阎家不是。 阎家都是实行的定量分配。吃饭,每人半个窝头+一碗棒子面粥(粥里米粒要数清楚),每个人都一样,女儿也不例外。 过年包饺子:严格按18个/人分配,多煮的要锁进碗柜第二天吃。 正如剧中一大爷的评价:"老阎这不是过日子,是拿算盘珠子串起来当饭吃!"这些细节既制造了喜剧效果,也深刻揭示了特殊年代畸形家庭关系的悲哀。 宁婉觉得,老阎还是可爱之处居多的。 【统子,原主的愿望是什么】 【原主希望,家里的孩子都能孝顺,以后老了抢着给他养老。】 好的,了解了,宁婉也觉得,大差不差就是这个了。 【我亲爱的宿主,我先撤了,小事不要找我,大事慎重找我,本统觉得我最最亲爱的宿主,能力非凡,一定会所向无敌,干就完了!】 你听听,统子说的什么话,是喝多了吗! 【跪安吧!】 【嗻~】 既然成了阎埠贵,先要想想这明面上赚钱的门路。 原主喜欢钓鱼,就是技术不行,可以考虑从这个方向出发。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我和正德闹掰了

我和正德闹掰了

公瑾狼
奇葩的帝王,荒唐的宫殿。满朝文武唾弃的八品芝麻官,搅动朝堂与江湖。
军史 连载 37万字
亮剑:鬼子,时代变了

亮剑:鬼子,时代变了

骑鸡赶考
“鬼子根本没有痛觉,也不会因为受到攻击向你投降。”——林强穿越到亮剑世界,林强成了李云龙的一个排长,正逢队伍化整为零,独自发展阶段。看着自己不足十五人的队伍,手里拿着的是膛线都磨平的汉阳造,子弹一人分不到十发。就这样的火力还怎么发展?……在林强带领下,队伍成功干掉一个鬼子小分队后,激活爆装系统!只要杀敌就能获得各类物资!干掉鬼子运输队,获得大米一吨,面粉五百斤,猪肉十扇,罐头五十箱!干掉鬼子一个炮
军史 连载 92万字
斗转江湖

斗转江湖

后笙
当武林正邪不分,侠义无存,该如何力挽狂澜,打破这局面?唯有斗转江湖,置之死地而后生!且看无心之人,如何颠倒乾坤,重洗武林!(PS:上本书《绝尘逍遥录》已完结,喜欢..
军史 连载 169万字
海贼:草帽团上的满级剑豪

海贼:草帽团上的满级剑豪

暗凌天
“我的目的是看遍全世界的景色”“草帽路飞,既然上了你的船那么就请自我介绍一下吧,我是速剑鬼·多克雷·D·凌天,悬赏金53亿5200万贝里,以后请多多指教”“艾斯,这把刀是你父亲,海贼王·歌尔·D·罗杰的随身佩刀,无上大快刀十二工艾斯”“纽盖特,说我的船长是小鬼我可不认可”“好久不见,凯多”
军史 连载 117万字
乡野奇途

乡野奇途

用户68616352
穿越者的新旅程,,,,,,,,,,,,,,,,。。,,,,,,。。,,,,,,,,,,,,,,,,,,,,,,
军史 连载 102万字
我的能力是系统

我的能力是系统

13如风
如果你可以拥有超能力,你希望是哪一种?隐身?刀枪不入?亦或是...无尽的生命...
军史 连载 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