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出现面板
雪从天河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夏日烦热,又没有空调,在家里待着还不如在街上凉快。 所以,巷子这边有很多人,吵吵闹闹的。 众人东家长西家短上聊了一会儿,开始讲故事。 嗯,讲鬼怪故事。 这几乎是安丰村的村民们聊天必备的项目。 一开始是大人为了吓唬小孩,才编故事讲给小孩听。 后来小孩听多了故事,胆子倒是大了起来,也学着大人讲鬼怪故事。 所以,现在发展成村里的大人小孩儿都爱讲鬼怪故事。 小孩之间的交流的口头禅都是:你给我讲个故事。 李莹有一段时间也这样,不论她看到什么东西,都能编出一个鬼怪故事。 所以,她才会说见过粉色的猫猫,那也是她编的故事。 李莹和邻居家的小孩们你追我跑的玩了一会儿,就凑到方玉真身边听故事。 头发花白的马爷爷说:“我来说一个真事儿啊,住在村西头的杨三,前两天遇上事了!” 有人问:“是杨有名吗” 马爷爷说:“对,就是他。” “快说,别卖关子了。” 马爷爷说:“这杨三啊,半夜上完厕所,他往屋里走的时候,总觉得有东西跟着他。” “他回头一看,你们猜怎么着,他身后跟着一团灰气!” 众人嘘了一声,还以为马老头能说出什么来呢。 一团灰气而已,有什么好怕的,还不如说身后跟了一个人呢。 “没意思没意思。”有人已经不满了。 马爷爷继续说:“别急啊,我还没说完呢,自从这一晚后,杨三晚上睡觉,就感觉有人掐他脖子。” “每天早上起来,他的脖子上都有手印。” 有人说:“真的假的” 马爷爷说:“当然是真的了,他亲口说的,还给我看了他脖子上的手印。” 刘婶插嘴:“那没找瞎婆婆看看” 马爷爷说:“找了,没用,杨三说瞎婆婆就是骗人的,他明天打算去镇上的庙里拜拜。” 大家伙针对杨有名这件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有人说杨三遇到鬼了,有人说杨三遇到妖怪了,还有人说杨三肯定做了坏事。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听着众人的各种猜测,李莹觉得没意思极了,她有点瞌睡了。 李莹抬起手,揉了揉眼睛,打了一个哈欠。 同时,她拍了一下方玉真的左手,想叫妈妈和她一起回家。 方玉真正和一个婶子聊八卦呢,没在意李莹的动作。 李莹又拍了一下方玉真的左手,抬头看着方玉真,准备叫方玉真回家。 但下一秒,李莹看到,一块半透明的面板在方玉真的头上浮现。 面板上显示着: 【姓名:方玉真 性别:女 年龄:26 健康状况:良好 心情指数:四颗星 幸运指数:三颗星 功德:35】 李莹一下子不瞌睡了,她的眼睛瞪的溜圆。 哎哎这是怎么回事儿 这一天之间,先是从农家频道到了奇幻频道,现在突然又到了科技频道吗 刚才面板是怎么出现的 好像是她拍了妈妈左手两下,面板就出现了,那么再拍两下,是不是可以关掉面板。 她又拍了方玉真左手两下。 面板依旧存在。 李莹又拍了一下方玉真的右手,面板突然消失了。 呃,所以这就像是鼠标,双击左键打开面板,单击右键关掉面板。 李莹的表情变得有点微妙。 她有点怀疑,她是重生了吗,还是进入某个游戏中了,毕竟,她的记忆缺失了一部分。 不过,每次看面板都要拍手吗,还是拍其他部位也可以呢 李莹又拍了方玉真的左腿两下,面板成功出现。 她又拍了方玉真的右腿一下,面板又消失了。 哦,所以,在人身体的左边拍两下,就会显示面板,在人身体的右边拍一下,面板就会消失。 但是有一点不太好的是,面板浮现在人们的头上。 她现在的身体,太矮了,要是大人们站起身,她根本看不到面板。 而且,她还是有点怀疑面板的真实性。 就在这时,方玉真也聊完了,她回过头问李莹:“莹莹,怎么了” 听到方玉真的话,李莹的睡意又涌上来了,她打了一个哈欠,说:“妈妈,我困了,我想睡觉了。” 说着,她又拍了拍方玉真的左手,面板出现。 她拍了一下方玉真的右手,面板消失。 嗯,不是幻觉,面板真的存在,就是不知道这面板有什么用。 她想,这大概就是她重生的金手指了吧。 方玉真站起身,把李莹抱起来,“走,妈妈带你回家。” 她回头又对众人说:“你们聊着,孩子瞌睡了,我先带孩子回去睡觉了。” “哦,你先回吧。” “孩子还小,让孩子早点睡。” “回吧回吧。” “……” 众人抽空回应着,很快又和身边的人聊起了天。 方玉真抱着李莹往家里走,李文山搬着板凳跟在后面。 回到家里,李莹就坚持不住了。 她确实困了,方玉真给她擦脸的时候,她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 李文山感慨,“当个孩子就是好,这么快就睡着了。” 方玉真和李文山两人,可是激动的睡不着。 别看他们之前还淡定的去和别人聊天了,其实心里一直惦记着家里的金银。 他们把金子银子拿出来,数了好几遍,又小声的讨论了许久,这才沉沉睡去。 一夜无梦。 李莹醒来时,李文山已经出门了。 她跑去厨房看,那个瓷坛子也不见了。 哦,爸爸肯定是去换钱了。 等爸爸回来后,他们家就会有钱了,可以多吃肉,多吃各种菜,少吃土豆了。 重生回来,她不满意的一点就是,总是吃土豆。 这是夏天,还有点豆角油菜可以吃。 但是冬天的时候,那真的是顿顿土豆白菜。 有了钱,家里的伙食应该会好起来吧。 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李莹吃完了早饭。 早饭也简单,就是小米粥加馒头,连个鸡蛋都没有。 九零年代的安丰村,大部分人家过得还是很清贫。 村民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吃饱就行。 咽下最后一口馒头,李莹放下筷子,用手抹了抹嘴,换上了她的塑料凉鞋,兴冲冲的跑出了门。 方玉真在后面喊:“慢点儿,中午早点回来吃饭。” “知道了。”李莹回了一句,风一般的跑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