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一波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新型涡轮叶片材料的研发工作,果然如预想般艰难。 沈棠带领团队尝试了多种合金体系和制备工艺, 实验结果总是不理想:要么高温强度不足,要么韧性不够,要么抗氧化性能不达标。实验室里堆满了失败的样品,气氛有些沉闷。 这天下午, 沈棠正对着最新的性能测试数据皱眉沉思, 周晓芸抱着一摞文件笑吟吟地走了进来。 “沈顾问,您要的上季度进口特种金属耗材清单和采购申请单,我给您送来了。” 周晓芸声音清脆,将文件整齐地放在沈棠桌上,顺手还帮她把旁边几份散乱的资料归拢好, “沈顾问,您要注意休息呀,看您眼圈都有点青了。” 沈棠抬起头,揉了揉太阳穴,勉强笑了笑:“谢谢小周,材料研发就是这样,急不来。” 周晓芸凑近了些,压低声音, 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沈顾问,我听说……之前咱们院有个‘金乌’合金,特别厉害!要是能用那种材料的思路,是不是对这新叶片有帮助呀”她眨着大眼睛,看似充满好奇和求知欲。 沈棠心中微微一动, 但面上不动声色:“每个材料的要求都不一样,‘金乌’的思路有参考价值,但不能简单照搬。这些都是保密内容,不要在外面议论。” 她的语气温和,却带着明确的提醒。 周晓芸立刻吐了吐舌头,做出恍然和不好意思的表情: “哎呀对不起沈顾问!我忘了纪律了!就是觉得您太厉害了,瞎好奇!您忙,我不打扰了!” 说完,便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沈棠看着她的背影,目光若有所思。 这个周晓芸, 似乎对“金乌”合金过分关注了是年轻人单纯的好奇,还是别有用心她将这个疑虑暂时压在心里,继续投入工作。 晚上回家, 沈棠在饭桌上随口提起了周晓芸和她对“金乌”的好奇。 陆铮闻言,立刻放下了筷子,神色严肃起来。 “周晓芸后勤处新来的那个女干事” 陆铮眉头微蹙, “她的背景审查是正常的,但……有了之前的教训,任何对核心技术的过分关注都不能掉以轻心。我会让保卫处留意一下她的日常接触范围。” 沈棠点点头:“我也只是觉得有点奇怪,也许是我多心了。” “多心总比大意好。” 陆铮沉声道, “现在的平静底下,说不定还有暗流。” 第二天,陆铮将情况向师长做了汇报。 师长高度重视,指示保卫处对周晓芸进行不惊动本人的、更深入的背景复核和外围观察, 同时,在研究院内部,由李副部长出面,以“加强科研保密教育”为由, 对所有涉密岗位的新老员工进行一次轮训,重点强调保密纪律, 并巧妙地释放一些经过处理的、半真半假的“技术难点”信息,观察不同人员的反应。 这是一招“打草惊蛇”结合“引蛇出洞”的策略。 周末,沈棠收到了王晓梅从省城师范大学寄来的第一封信。 信写得很长,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新奇和兴奋: “……棠棠,大学校园好大啊!图书馆的书多得看不完! 同学们都特别好学,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块干海绵掉进了水里,拼命地吸收知识! ……我选了中文系,老师讲课可有意思了! ……就是有时候会想家,想红旗大队,也想你。 棠棠,谢谢你,是你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随信还附了一张她在校园里的黑白照片,穿着崭新的碎花衬衫,剪了利落的短发,站在图书馆前,笑容灿烂,眼神里充满了光。 沈棠看着信和照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朋友的成长和幸福,是对她所有努力的最好回报。 她回信鼓励王晓梅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并随信寄去了一些省城难买到的英语学习资料和一点生活费。 保卫处对周晓芸的观察持续了一段时间。 表面上看,她工作认真,待人热情,没什么异常。 但细心的侦察员还是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 周晓芸似乎对研究院垃圾清运的时间和方法格外关注, 曾几次“无意中”向勤杂工打听废液、废渣的处理流程。 她经常主动加班,但有时加班并非处理紧急公务,而是独自在办公室“整理档案”, 期间会反复收听收音机的某些固定波段,虽然后来证实多是音乐或新闻节目。 有一次,她以“核对型号”为名, 向器材库管理员借阅过一批已淘汰的、早期实验用的旧反应釜的图纸,这些图纸技术落后,已无太大保密价值,但她的关注点有些奇怪。 这些行为单独看都很正常,但组合在一起,尤其是在当前背景下,就显得有些微妙。 她似乎在不遗余力地、从各个侧面搜集与研究院科研活动相关的、哪怕是边缘的信息。 与此同时, 赵建国在后续审讯中,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又模糊地回忆起, “掌柜”似乎提过一句,那个“休眠”棋子,可能有一个不易察觉的、与通讯或记录相关的习惯性小动作作为识别标志,但具体是什么,他记不清了。 周晓芸的种种行为,与“休眠”棋子的特征隐隐吻合。 但她隐藏得很深,没有确凿证据。 师党委决定,继续加强对周晓芸的监控, 同时,利用即将到来的全院技术大比武活动,设计一个包含特定信息的“诱饵”,观察她的反应。 沈棠的新材料攻关仍在继续, 一次偶然的实验失误, 却让她意外发现了一种可能提升材料韧性的新思路……生活与斗争,科研与暗战,再次紧密地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