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涌五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斯双手接过,然后面向百官,展开诏书,用他那特有的、带着法家冰冷质感的清晰语调,再次高声诵读诏书的全文。 这一次,细节更加完善,辞藻更加华丽,将立扶苏为太子的法理、道德与现实依据阐述得淋漓尽致。 诵读完毕,李斯将诏书卷起,放入一个早已准备好的、雕刻着玄鸟纹饰的紫檀木匣中,象征着诏令入库,永为定制。 这时,太仆高唱:“百官——拜贺皇太子——!” 按照预先演练好的礼仪,以丞相李斯、上将军蒙恬为首,所有官员、勋贵,整齐划一地撩起衣袍下摆,面向站在嬴政身侧的扶苏,轰然跪倒! 数千人同时跪伏,黑色的朝服如同潮水般低伏下去,动作带起的风声清晰可闻。 “臣等——拜见皇太子殿下!” “恭祝殿下——!”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在咸阳宫的上空回荡,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这声音里,有对皇权的敬畏,有对储君的承认,也有对未来政治格局的正式确认。 扶苏站在高处,望着下方那一片跪倒的黑色浪潮,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象征着帝国最高权柄之一的尊崇与重量,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情,上前一步,虚抬双手,朗声道: “众卿平身!” 他的声音清朗,虽然还带着一丝年轻人固有的清越,但已然努力模仿着其父的那种沉稳与力量感。 “谢殿下!” 众人再次齐声应和,方才站起身来,垂手肃立。 接下来,便是太子册宝的授予仪式。 由奉常主持,内侍们捧上太子金册、金印以及象征着太子身份的半套銮驾仪仗。 扶苏一一跪受。 当他双手接过那枚沉甸甸的、刻有“皇太子宝”四个鸟篆文字的黄金印玺时,他清楚地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备受期待的“长公子”,而是法理上、名义上,大秦帝国仅次于皇帝的第二人,是这片广袤疆域未来的主人。 责任如山,瞬间压在了他尚且年轻的肩膀上。 仪式至此,已近尾声。 嬴政自始至终,都如同定海神针般屹立在那里,看着自己的儿子完成这标志性的权力交接步骤。 他的目光深邃,无人能窥知其内心深处,是欣慰,是放松,还是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最后,他再次开口,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广场: “自即日起,皇太子扶苏,入主东宫!朕命其参决朝政,监国抚军,望尔等文武百官,尽心辅佐,共保我大秦江山,万年永固!” “陛下万年。”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更加整齐,更加热烈,仿佛要将这煌煌盛典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盛大的典礼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 当百官依序退出皇宫时,很多人依旧感觉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他们知道,从今天起,大秦帝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个拥有明确继承人的时代。权力的格局已然明晰,未来的道路,似乎也随着这位深受皇帝信任、且据说得到了那位神秘国师真传的太子确立,而变得更加清晰。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从咸阳宫向外扩散。 首先是咸阳城内的百姓,他们看到了皇宫方向肃杀的卫戍,听到了那震天的钟鼓与山呼,很快,“陛下立长公子为太子”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城。市井之间,议论纷纷,大多怀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好奇。 紧接着,通过朝廷建立的邮驿系统,这道确立国本的诏书,将以最快的速度,被抄录、传送至帝国的每一个郡,每一个县,直至最偏远的亭里。它将张贴在各地的读法亭前,由官吏向黔首们宣读。 始皇帝嬴政,用这样一场规模空前、仪式隆重的盛典,向全天下宣告了大秦帝国储君的存在。这不仅是为了安扶苏之位,更是为了安天下之心,为了将他所开创的这份前所未有的事业,稳固地传承下去。 章台殿内,喧嚣散去。 只剩下嬴政、扶苏,以及被特意留下的赵天成。 扶苏依旧穿着那身繁复的太子冕服,脸上还带着仪式带来的潮红与兴奋。 嬴政已经卸下了沉重的平天冠,但冕服未换,他坐在御座之上,看着眼前的儿子和那位特殊的“先生”。 “感觉如何”嬴政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问的是扶苏。 扶苏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父皇,儿臣……倍感压力,亦觉责任重大。唯恐有负父皇厚望,有负天下臣民之期待。” “有压力是好事。”嬴政淡淡道,“记住今日之场面,记住你身上这副担子。日后行事,当以江山社稷为重,以父皇与先生之教诲为鉴。” “儿臣谨记!”扶苏郑重应道。 嬴政的目光又转向一直没个正形、靠在柱子上打哈欠的赵天成。 “先生,”嬴政的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淡的弧度,“朕这立储的规模,可还入得先生之眼” 赵天成揉了揉眼睛,咂咂嘴。 “马马虎虎吧,动静是够大了。这下好了,全天下都知道你老嬴家后继有人,我也算少操一份心。” 他这话说得大逆不道,但嬴政和扶苏似乎都已免疫。 扶苏对着赵天成,深深一揖,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郑重。 “先生,扶苏能有今日,全赖先生点拨、教诲。此恩此德,扶苏没齿难忘!” 赵天成摆摆手。 “别,别来这套。把你教出来,主要是为了我三年后能顺利回家。你以后少给我找点麻烦,把你这太子当稳当点,别让我这三年白忙活,就算报恩了。” 扶苏知道赵天成的脾气,闻言也不再多说,只是将这份感激深深埋在心里。 嬴政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最后一丝不确定也烟消云散。 立扶苏为太子,不仅仅是为了遵循宗法,不仅仅是为了稳定朝局,更是为了将赵天成这位“天降奇才”与帝国未来的命运,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有扶苏在,赵天成的那些学问,那些看似荒诞却蕴含着无穷力量的“道理”,才能真正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这场耗费巨大的煌煌盛典,既是为扶苏正名,也是为赵天成铺路,更是为他嬴政自己,那超越时代、窥探“仙界”的野望,投下的最重一枚筹码。 咸阳宫外,夕阳将天空染成金红,为这座刚刚见证了国本确立的雄伟帝都,披上了一层辉煌而充满希望的光晕。 一个新的时代,真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