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呆兔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祈年没说话,只是把那张照片设置成了手机屏保。 夜深了,黎书禾靠在床头看书,宋祈年在旁边处理一些文件。虽然各自忙碌,但空气中流淌着一种静谧的温馨。 “下周三我休假,”宋祈年忽然开口,“带曦儿去动物园。” 黎书禾从书里抬起头:“周三我有个重要的客户要见......” “你去忙,”宋祈年打断她,“我们自己去。” 黎书禾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但知道他是真的不在意。 她放下书,靠在他肩上:“那你们多拍点照片给我看。” “嗯。” 曾诗英来的那天,是个晴朗的周末。宋祈年开车带着黎书禾和宋曦去车站接她。 月台上,宋曦踮着脚不停地张望,小脸上写满了期待:“奶奶的火车怎么还没到呀” 黎书禾替他理了理衣领,柔声说:“快了,曦儿再耐心等等。” 宋祈年站在一旁,目光落在轨道尽头,神色是一贯的平静,但黎书禾能从他微微放松的肩线看出,他对母亲的到来也是高兴的。 火车终于缓缓进站。车门打开,曾诗英提着一个小行李箱走下来,精神矍铄,笑容满面。 “奶奶!”宋曦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过去,扑进她怀里。 “哎哟,我的乖孙!”曾诗英蹲下身,紧紧抱住孙子,在他脸上亲了又亲,“让奶奶好好看看,又长高了!” 她站起身,目光转向儿子儿媳。宋祈年上前接过她的行李,叫了声“妈”。黎书禾也笑着迎上去:“妈,路上辛苦了吧” “不辛苦,不辛苦。”曾诗英拉着黎书禾的手,仔细端详着她,“书禾啊,你怎么又瘦了是不是太累了” “没有,妈,我挺好的。”黎书禾心里暖暖的,“就是最近天气转凉,胃口差了点。” 回到家,曾诗英里里外外看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家被你们打理得真好,窗明几净的。”她的目光在客厅那张新洗出来的全家福上停留了片刻,眼角泛起欣慰的笑纹。 午饭是黎书禾特意准备的,几样曾诗英爱吃的家常菜,还煲了她最爱的山药排骨汤。 “书禾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曾诗英尝了一口汤,连连称赞,“比我们食堂的大师傅煲得还入味。” 宋曦在一旁抢着说:“奶奶,妈妈做的菜最好吃了!爸爸也会做,但是没有妈妈做的好吃!” 童言无忌,逗得大家都笑了。宋祈年面不改色地给儿子夹了一筷子青菜:“多吃蔬菜。” 饭后,宋曦缠着奶奶给他讲故事。曾诗英坐在沙发上,把孙子搂在怀里,讲起了宋祈年小时候的趣事。 “你爸爸啊,小时候可没你这么活泼,整天板着个小脸,跟他爸一个样。”曾诗英说着,瞥了一眼坐在旁边看报纸的儿子,“不过有一次,他为了追一只蝴蝶,不小心掉进了后院的水池里,浑身湿透得像只落汤鸡......” 宋祈年轻咳一声,打断了母亲的话:“妈,那些陈年旧事就别提了。” 黎书禾却听得津津有味:“妈,后来呢” “后来啊,他爸把他捞上来,他愣是一声没哭,就是从此以后见到蝴蝶就绕道走。”曾诗英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 宋曦在奶奶怀里笑得前仰后合:“爸爸怕蝴蝶!爸爸怕蝴蝶!” 宋祈年无奈地摇摇头,嘴角却微微上扬。黎书禾看着他难得窘迫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 这样的午后,平淡却温馨,是黎书禾曾经不敢奢望的幸福。 第二天,黎书禾特意请了半天假,陪婆婆去逛市场。曾诗英虽然年纪大了,但眼光独到,在挑选用品上很有一手。 “书禾你看这块料子,”曾诗英在一家布店前停下,摸着一段深蓝色的缎面,“这个颜色正,质感也好,给祈年做件衬衫很合适。” 黎书禾有些惊讶:“妈,您还记得祈年穿什么码吗” “自己儿子的尺寸,怎么会不记得。”曾诗英笑了笑,眼神有些悠远,“他十八岁离家当兵的时候,就是我给他收拾的行装。这一转眼,都这么多年了。” 黎书禾看着婆婆侧脸上细密的皱纹,忽然意识到,这个看似强势的老人,内心也有着柔软的牵挂。 她们买好了布料,又去买了些新鲜的食材。回家的路上,曾诗英忽然说:“书禾,妈知道你事业忙,但也要多注意身体。女人啊,不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黎书禾点点头:“我知道的,妈。祈年也常这么说。” “祈年那孩子,从小就不爱说话,但他心里明白。”曾诗英拍拍她的手,“你们能互相体谅,互相扶持,妈就放心了。” 回到家,曾诗英果然翻出了多年不用的针线盒,戴上老花镜,开始给儿子量尺寸裁布。黎书禾在一旁帮忙,看着婆婆熟练的动作,忍不住问:“妈,您这手艺真好,是跟谁学的” “我母亲教的。”曾诗英一边画线一边说,“那时候啊,女孩子都要学这些。不像现在,什么都能买到现成的。” 她停下手中的活计,看向黎书禾:“不过你不一样,你是把爱好做成了事业,这很好。妈那个年代,很少有女人能像你这样。” 黎书禾心里一动。她一直以为婆婆对她创业是持保留态度的,没想到...... “妈,您不觉得我太折腾了吗”她忍不住问。 “折腾”曾诗英笑了,“人生在世,有点追求是好事。只要不忘了根本,不冷落了家人,该折腾就得折腾。” 她拿起剪刀,利落地剪开布料:“你看这布料,不经过裁剪缝纫,永远就是块布。人也是一样,不经历些折腾,怎么成器” 黎书禾若有所思。婆婆的话,让她对“平衡”有了新的理解。 傍晚宋祈年回来,看见母亲在缝纫机前忙碌的身影,愣了一下。 “妈,您这是......” “给你做件衬衫。”曾诗英头也不抬,“好久没动针线了,手艺都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