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星恋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秋的余韵尚未散去,飞云一中迎来了新学年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校园科技文化节。与上学期末的文化节不同,这次活动更加注重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正好契合凌空小组的研究方向。 清晨走进校园,凌空就感受到了节日般的氛围。操场上升起了五彩旗帜,教学楼走廊布置着各班级的展示预告,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期待。 面板上【活动策划:熟练(25/1000)】悄然激活,凌空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分析活动的组织结构和流程设计。 “凌空!这边!”苏晓晓在远处挥手,她今天穿着一身色彩明亮的水彩风格连衣裙,仿佛把自己变成了一件行走的艺术品。“我们的展区在科技馆a区,位置超好!” 凌空笑着走过去:“你今天这身打扮,本身就是个展品了。” 苏晓晓转了个圈:“那是!艺术家的自我修养嘛。暮雨和林雪已经在布置了,我们快过去。” 走到科技馆a区,凌空看到苏暮雨正小心翼翼地调整展板的角度,林雪则在调试交互显示屏。他们的展区以“飞云江:自然与人文的交响”为主题,融合了科学数据、历史文献、艺术创作和数字技术。 “凌空,你来了真好,”苏暮雨抬头,额角有细小的汗珠,“这个全息投影装置我们不太会调整。” 凌空放下背包:“交给我吧。”他检查了一下设备,面板上【技术调试:熟练(45/1000)】被激活,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只是角度需要微调,现在试试。” 装置启动,一道柔和的光束投射出飞云江的三维模型,江水流淌,两岸景观随时代变迁而演化,配上苏暮雨收集的历史叙事和林雪的环境数据,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时空画卷。 “太棒了!”林雪惊叹道,“这样观众能直观地看到江畔生态系统的变化。” 苏晓晓迫不及待地挂上她的画作:“我的江畔四季系列正好展示在两侧,从艺术角度补充这种变迁。” 展区布置完毕,四人站在入口处欣赏自己的成果。凌空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这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更是我们这学期学习成果的结晶。” 苏暮雨轻声补充:“也是我们友谊和合作的见证。” 科技文化节正式开幕,人流涌入各个展区。凌空小组的展区很快吸引了大量观众,特别是那个全息投影装置,成为整个科技馆的焦点。 “这个创意太棒了!”一位校外专家赞叹道,“将科学数据可视化,结合人文叙事和艺术表达,很好地体现了跨学科思维。” 凌空负责讲解技术部分,苏暮雨介绍历史背景,林雪解读科学数据,苏晓晓则讲述艺术创作灵感。四人配合默契,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四重奏。 中午休息时,王老师带来一个好消息:“同学们,刚才评审组经过初步评分,你们的展区目前排名第一!特别是跨学科整合和创新展示方面得分很高。” 苏晓晓兴奋地跳起来:“太棒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林雪比较理性:“还有半天时间,不能松懈。” 凌空注意到苏暮雨似乎有些疲惫:“你去休息一下吧,下午还有一波参观高峰。” 苏暮雨摇摇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 凌空不由分说地把她按到休息区的椅子上:“至少坐十分钟,我去给你买点喝的。柚子茶对吧” 苏暮雨惊讶地看着凌空:“你连这个都记得...” 凌空笑笑,没有回答,心里却想:关于你的一切,似乎都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下午的参观人流更多,甚至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注意。一位记者采访了小组,特别询问了跨学科学习的体验。 凌空作为代表回答:“我们相信知识本是相互连接的,学科划分只是为了方便学习。真正的理解和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地带。” 苏暮雨补充道:“就像飞云江,它既是自然生态系统,也是人文历史的载体,还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只有从多角度理解,才能把握其全貌。” 采访结束后,凌空对苏暮雨轻声说:“你说得真好,把我想表达但没说完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 苏暮雨微微脸红:“我只是顺着你的思路而已。” 科技文化节结束时的颁奖仪式上,凌空小组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最佳跨学科展示奖”和“科技创新奖”两个奖项。站在领奖台上,四人相视而笑,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晚会后,小组决定去江边放松。秋夜的江风已带凉意,凌空自然地脱下外套披在苏暮雨肩上。这次苏暮雨没有推辞,只是轻声说了句“谢谢”。 坐在江堤上,苏晓晓突然问:“你们觉得高二下学期我们还能保持这样的合作吗听说理科班和文科班的课程差距会越来越大。” 林雪推推眼镜:“确实,课程深度增加,作业量也会变大。但我们可以在项目中找到平衡点。” 凌空看向波光粼粼的江面:“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愿意保持这种连接。时间就像这江水,总是能找到前进的道路。” 苏暮雨轻声说:“我相信真正的连接不会因外界变化而中断。就像这江水,无论河道如何改变,始终是连接着上下游。” 那一刻,凌空与苏暮雨的目光再次相遇,在江水的映照下,仿佛有无数未尽之言在目光中流转。 周末,凌空受邀参加县里举办的“青年创新论坛”,作为中学生代表分享跨学科学习经验。让他惊喜的是,苏暮雨也被邀请作为人文领域的代表。 论坛上,凌空展示了科技文化节的项目,强调技术如何为人文研究提供新工具和新视角。苏暮雨则从人文角度出发,探讨科技发展中的伦理思考和文化维度。 两人的发言相辅相成,引发热烈讨论。一位评委感叹道:“很少见到理科生和文科生有如此深入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你们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可能性。” 论坛结束后,凌空和苏暮雨并肩走在秋日的街道上。落叶铺就的金色地毯在脚下沙沙作响。 “今天你的发言真的很精彩,”凌空真诚地说,“特别是关于科技发展中人文关怀的那部分,给了我很多启发。” 苏暮雨微笑:“你的技术展示也让我看到了许多新的可能性。以前总觉得科技是冷冰冰的,今天才发现它可以如此有温度。” 路过一家老书店,凌空想起苏暮雨喜欢旧书,便提议进去看看。书店里弥漫着纸张和墨香的独特气息,苏暮雨如鱼得水,轻车熟路地找到历史文献区。 “看这个,”她兴奋地抽出一本旧书,“是飞云县早年的地理志,应该有很多关于江畔生态的记载。” 凌空看着她发亮的眼睛,忍不住笑了:“你发现宝藏时的表情,就像晓晓看到新画材一样。” 苏暮雨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只是对历史文献比较感兴趣...” 最终他们买下了那本地理志,还发现了几本可能对项目有帮助的旧书。走出书店时,夕阳已经西斜。 “今天真的很愉快,”苏暮雨轻声说,“既是正式场合的合作,又是...” 她顿了顿,没说完这句话。 凌空接上:“又是难得的放松和交流。我也很愉快。” 分别时,凌空鼓起勇气:“下周末县图书馆有个关于数字人文的讲座,听说很不错。要不要...一起去听” 苏暮雨眼睛一亮:“我也看到预告了,正想去呢。好啊,一起去。” 回家的路上,凌空感到一种轻快的期待感。面板上【情感认知】和【人际连接】同时提升,但他觉得,比起数字的变化,心中的充实和期待更加真实可贵。 新的一周,学习压力确实如预料般增加了。理科班的物理、化学难度明显提升,需要更多时间钻研。但凌空发现,有了跨学科的思维训练,他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背后的实质。 周三的物理课上,张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议题:“今天我们讨论光速不变的哲学意义。这个看似纯粹的物理问题,其实与哲学、甚至文学艺术都有深刻联系。” 凌空沉浸在这种跨界思考中,发现自己能够自然地联想到苏暮雨提到过的历史案例——当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不仅是科学革命,也引发了哲学和艺术领域的重新思考。 课间,凌空特意去找苏暮雨分享这个发现。让他意外的是,苏暮雨也正想找他:“文学课上了博尔赫斯的作品,他小说中关于时间循环的想象,与物理学中的时间概念有奇妙的呼应。” 两人站在走廊上热烈讨论起来,引得过往同学侧目。凌空发现,即使课程差异增大,他与苏暮雨的思维交流反而更加深入和丰富。 周五的学习小组聚会上,大家分享了各科的学习心得。凌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理科班的教学更注重概念和原理,文科班则强调背景和阐释,而艺术班的苏晓晓则带来了全新的感知和表达方式。 “我们就像盲人摸象,”凌空比喻道,“各自触摸知识的不同部分,只有交流才能拼出完整的图景。” 林雪提出建议:“我们可以定期分享各科的精华内容,这样即使在不同班级,也能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这个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于是小组决定,每周聚会时每人分享一个本周学到的有趣知识点或方法。 第一次分享中,凌空介绍了物理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苏暮雨分享了历史研究中的“微观史学”方法,林雪讲解了生态系统中的“反馈循环”,苏晓晓则展示了“色彩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交流中,凌空感到自己的知识视野再次拓展。面板上【知识整合】和【学习网络】技能不断提升,但他更珍视的是这种多维度的思维碰撞。 周末,凌空和苏暮雨如约一起去听数字人文讲座。讲座内容很精彩,探讨了如何用计算技术处理和分析人文资料,正好契合他们的项目需求。 讲座结束后,两人在图书馆讨论区继续交流。凌空发现苏暮雨对技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远超预期:“你学习技术概念很快啊。” 苏暮雨笑笑:“可能是因为你总是用我能理解的方式解释吧。” 不知不觉间,窗外已是夕阳西下。凌空惊讶地发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和你交流总是这样,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么久。” 苏暮雨轻声说:“因为是有意义的对话啊。” 回程的路上,两人经过飞云江畔。秋日的夕阳把江水染成金红色,美得令人窒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欣赏这自然画卷。 “有时候觉得,知识就像这江水,”凌空忽然说,“表面上看是分学科的,深处却相互连接,奔流不息。” 苏暮雨轻声回应:“而学习就像在江上行船,有时平静,有时激荡,但总是向前。” 凌空转向苏暮雨,鼓起勇气:“很庆幸有你这样的同行者。” 苏暮雨的脸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我也是,凌空。如果没有你,我可能还是那个只会死记硬背的苏暮雨。” 凌空心中一动:“你给了我很多人文视角的启发。记得文化节项目吗如果没有你的历史研究和叙事,那些数据就只是冷冰冰的数字。” 江水静静流淌,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两人之间的沉默不再尴尬,而是充满了一种默契和理解。 “下周,”凌空打破沉默,“我们开始新的项目阶段吧我有个想法,可以把无人机采集的数据与你收集的口述历史结合起来,做一个沉浸式的江畔时空体验。” 苏暮雨眼睛一亮:“听起来很有趣!我可以联系几位老人家,采集更多关于江畔变迁的记忆。” 路灯陆续亮起,勾勒出小城温暖的轮廓。分别时,凌空感到一种充实而期待的平静。他知道,前面有学习的挑战,有项目的探索,更有与苏暮雨之间那种日渐明朗的情感连接。 技能面板上的数字记录着他的成长,但凌空越来越明白,真正珍贵的不是技能等级,而是运用这些技能去理解世界、连接知识、丰富人生的过程。在飞云县这个宁静的小城里,在青春最美好的年华里,他的学习之旅和成长之路正在继续,有了同行者,这条路变得更加明亮和温暖。 月光下,凌空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期待着新的学习发现,期待着与苏暮雨继续那种默契而深刻的同行。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有了知识的光芒和情感的温暖,他感到无所畏惧。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带二货系统闯界面

带二货系统闯界面

来杯敌敌畏
我叫曾风,是个贱……呸!我是刺客。我得到一个系统,它叫二货。
都市 连载 124万字
顶级美人,次级替身

顶级美人,次级替身

曲朝
在右繁霜眼里,陈晏岁只是因为性情相似,把她当做白月光的替身。而陈晏岁,鼎鼎大名的国大校草,一双鹤眸美得惊心动魄,堪称顶级绝色。可不知为何,他和右繁霜在一起,却对她百般刁难,连旁人看了都于心不忍。只是右繁霜始终顺从,从不反抗。突然有一天,右繁霜毫不犹豫把他甩了,众人拍手叫好,留下陈晏岁一脸错愕。直到看见她夹在书里的照片,她靠在一个和他有五分相像的男人肩膀上,笑容如热烈明阳。背面写着:阿言,我就是想捧
都市 完结 27万字
开局老公瘫了,靠种田翻盘

开局老公瘫了,靠种田翻盘

夏至三候
陆珩受重伤瘫痪了,跟他订婚的人家不愿意退定亲礼,就换了新娘子。知道自家媳妇高烧烧坏了,有点虎了吧唧的,也知道林家人对她不好,就想着等人进门之后,好好照顾一下,等以后再放人家离开。但是,谁能告诉他,新婚夜,伤还没养好的他,差点被虎了吧唧的媳妇给吃了,美其名曰他可以瘫着,但她想要孩子……还以为自己的日子就此水深火热,谁知道,别人眼里傻乎乎的媳妇,一心想要种地,然后嫌弃他不能动,敲敲打打就弄出了一辆自己
都市 连载 101万字
重回末世:先囤百亿物资

重回末世:先囤百亿物资

猫猫狗头
一朝身亡,简依依重回到末世开始之前,看到多年未见的父母亲人她喜极而泣,这辈子她一定要保护好家人,要在这天灾人祸中活下去。重生一回她还唤醒了祖传的灵泉空间,于是简依依带着家人开始大量囤积物资,有了金手指还有先知,这辈子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即使是末世她也要活得潇洒。(女主重生回来的,不圣母,不滥情,甚至还有些冷血,唯一的温柔都给了父母亲人)
都市 连载 48万字
七零之糙汉有点儿甜

七零之糙汉有点儿甜

猫爬架子
上一世江清芜脑子被门夹了放着绝色老公和可爱孩子不要,被渣男贱女所害,落了个众叛弃离的下场。这一世,任各路牛鬼蛇神处心积虑巴不得她离婚,她岿然不动。不好意思,本小姐智商上线了!!除了父母、男人和自己的崽之外,其他人皆是外人。
都市 连载 38万字
跑山:契约猛兽,承包整座大山

跑山:契约猛兽,承包整座大山

吃吃痴
孤寡老年护林员重生到84年,开局捅了马蜂窝,意外激活兽仆系统。契约马蜂为兽仆,满山蜂巢逃不过兽仆马蜂的追踪!作为主人的石林,勉为其难跟在马蜂后面收缴蜂蜜。契约紫貂为兽仆,野兔、野鸡、咕咕鸟...吃不完根本吃不完。契约大熊为兽仆,整座大山都是我家后花园!前世穷得娶不上媳妇儿,这辈子大娘、婶子们抢着介绍,有些头疼......(简介无力,欢迎看正文,主打一个跑山,打猎,宠物,轻松向)
都市 完结 3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