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李飞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诺!” 贾诩点了点头,他想了想,沉声道: “主公,这董卓部将李蒙王方两人,虽然已经投了主公,但两人心思不正。” “还有益州的赵谦赵温兄弟,此前多受董卓器重,他们手中也有两千人马。” “诩以为他们的兵马我等也要收拢,让长安只有主公的兵马,如此长安稳如泰山。” “不错!” 李儒点头道:“李蒙王方两人与李傕交好,当除两人。” “嗯!” 曹性点了点头,历史上长安城破,就是有李傕郭汜等人的内应。 看来应该就是李蒙王方或者赵谦赵温兄弟等人了。 或许两者都有。 怪不得当时长安破的那么快。 曹性当即看向华雄,安排道: “子健,李蒙王方两人,便交给你处理了。” “至于赵谦兄弟......” 曹性又看向黄忠,吩咐道:“汉升,你带五千兵马去收拢他们的两千兵马。” “诺!” 两人恭敬地抱拳称诺。 曹性看向贾诩,好奇地问道:“文和,眼下我军有多少兵马了” 贾诩沉吟道:“我军本四万大军,至今时今已募兵一万六千余,但收拢了皇甫坚寿的六千余兵马,总计兵兵马六万二千余。” 曹性眉头一挑,喜道:“如此,某也拥兵六万了。” “不错,主公已拥兵六万。”贾诩笑着点点头。 主公实力成长得确实快。 现在还不用担心养不起这么多大军。 主公杀董,确实是一步好棋啊! “哈哈哈,好!”曹性大喜过望。 六万大军,这不是小数目。 拥兵六万,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现在自己的拥兵数量可以说和一个州牧的兵马不相上下了。 甚至有的州牧现在还没有六万大军。 关键自己现在有钱粮还养得起。 虽然说五年后十年后在长安再养这么多兵马会吃力,但自己的根基之地肯定不会选择长安。 毕竟长安现在人口太少。 现在的长安,就算加上百万雒阳百姓,恐怕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人。 就算穷兵黩武,按十抽一来养兵,能养十万大军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根基之地肯定要换。 最好是人多钱粮多的地方。 不过李儒前段时间还是尚书,想必应该知道长安总人口。 自己现在可以问问他。 想到这,曹性看向李儒,问道:“文优,长安有多少人口” 李儒闻言,面色凝重道:“主公,长安近年来历经多次战乱,人口凋零。” “我等来长安前,长安总人口不过三万二千余户十八万人。” “就算加上隐藏人口,恐怕也不会过三十万。” “而我等虽说迁移百万人口来长安,但路上逃跑者饿死者无数。” “眼下长安统计的总人口,不过一百一十五万。” “那么少”曹性听了紧皱眉头。 贾诩戏忠同样面露凝重之色。 贾诩郑重道:“主公,西凉大军即将来攻打长安,必然有人要逃离长安去他地避乱,当防人继续逃离长安。” “嗯!”曹性微微点头。 这个他倒是认可,要是别人知道吕布李傕郭汜等人来攻打长安,肯定会带人逃离长安避乱的。 现在很多世家大族都会带领族人逃离战乱之地。 一个豪族带领族人逃离,少则数百上千人,多的甚至可以高达上万人。 要是多个豪族带人逃离,那数万人很快就会消失在治地。 这是个恐怖的数字。 “文和,传令,长安,三月内所有人只许进不许出。” 曹性当即下了这个命令。 吕布等人就算攻打长安,三月内战事肯定结束。 先不说吕布他们败不败,他们粮草也支撑不了三个月。 “诺!” 贾诩点头应道:“如此不但可以防止长安人口减少,还能让我长安城中之事传不出去。” 戏忠正色道:“主公,长安人口太少,不可为根基之地。” “不错!” 李儒点点头,一脸认真地附和道:“眼下长安确实难以作为根基之地。” 他让董卓来长安其实也是迫不得已。 事实上,那个童谣都是他派人传的。 但没想到主公当时竟然已经知道自己的目的。 贾诩笑着摸了摸胡须,道:“不过京兆尹及其周边主公皆可拿下,有此治地,主公夺取其他地方也更轻松一些。” 曹性点点头:“待破了吕布等,某可取长安周边。” 李儒眼中一动,提议道:“主公,朱儁不是忠心汉室吗” “吕布李傕等攻打长安,长安若破,则陛下便处于危险之中。” “所以主公可让中牟县的朱儁他们领兵助我等破吕布等人。” 戏忠轻笑道:“还有徐晃,徐晃有三万大军。” “主公可让他留五千兵马驻守在河内济南县,其本人亲领两万五千兵马夺取河东弘农冯翊三郡。” “李傕等人来长安,如此此三郡空虚。” “若此三郡在我等手中,则可断其后路。” “如此,西凉大军必然人心惶惶。” “我等要破之,易也!” 贾诩当即点头赞道:“妙!主公,此计可行。” “好!” 曹性笑容满面道:“文和派人前往河内济南,让徐晃领兵攻打河东弘农冯翊三郡。” “占据三郡后,领兵至西凉大军后方,以为震慑。” 谁也不会想到徐晃已经投靠自己。 或许徐晃是自己速破西凉军的好谋划。 戏忠笑道:“西凉军缺粮,加上失了河东弘农冯翊,其必败无疑。” “嗯!” 曹性点点头,看了看众人,缓缓说道: “某意三日后亲领三万大军去半路设伏,志才文优为军师,子健茂之为大将,文和领汉升曹固秦福等安稳长安。” 众人听了微微点头。 贾诩看了看众人,沉吟道:“主公,段煨领兵五千在华阴,而潼关也被其把守。” “主公不便在华阴与安邑的路上设伏,所以便排除了蒲津渡,或者说龙门渡。” “如此可设伏之地便是临晋到郑县,然后到霸陵,再到长安,此些路线皆可设伏。” “临晋之西,有一雒水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