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焚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婶啧啧称奇:“难怪都抢着买呢。我跟你们说啊,要是真能挖得稳当,不怕卖不出去。镇上饭馆、酒楼都喜欢这种新鲜货。” 二虎一听眼睛都亮了:“王婶,您这话可是真的那要是能卖到镇上,不得比村里价钱高” 王婶眯着眼笑:“那还用说可就是路远些,你们要去得勤快点。” 大虎听着心里一动,问:“王婶,您可认识镇上的收货人咱俩小子不熟门熟路的。” 王婶摆摆手:“这事儿我可帮不上。不过你们要是真想干,自己跑几趟就熟了。” 说罢,王婶提篮走了,留下一脸憧憬的二虎。 “哥!听见没镇上!咱要是把蛏子运去镇上卖,那可是大买卖啊!”二虎搓着手,整个人都兴奋得发抖。 大虎皱着眉沉思:“这事儿得慢慢来。今天卖得顺利,不代表天天都能有收成。再说了,要是运到镇上,得费脚力,还得有路费。咱俩可没多少积蓄。” 二虎撇撇嘴:“哥,你总是这么稳重。可机会难得啊!要是再等,别人眼尖,也来挖蛏子,那咱可就没得混了。” 大虎没急着回答,转身把剩下的竹筐背好,缓缓说道:“走吧,先回去。等晚上咱俩再商量。” 夜幕降临,渔村里炊烟袅袅。兄弟俩蹲在院子里,炉火噼啪作响。 二虎把碗里的米饭扒拉两口,忍不住又开口:“哥,白天的事我寻思了一路。要不明儿咱再去挖多挖点,留些给自己吃,剩下的卖钱。” 大虎点点头:“挖是要挖,但得动动脑子。蛏子不是天天都能挖到的,你忘了退潮时间、泥滩的位置都得看准。” 二虎“嘿嘿”笑:“那你不正好会看潮水嘛小时候你跟着爹出过海,懂得比我多。” 大虎望着黑漆漆的天,眼神有些黯淡:“是啊,懂点。可你也知道,那年爹就是出海没回来……我不想重蹈覆辙。” 院子里一时间安静下来。火光映照着兄弟俩的脸,二虎张了张嘴,终究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大虎又开口:“二虎,我问你。你是真想靠海讨生活,还是只是图一时的新鲜” 二虎直起身子,眼神坚定:“哥,我是真心想干!咱辛苦打工那么多年,挣得少还受气。可今天不一样啊,我第一次觉得,海能给咱活路!” 大虎注视着弟弟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好,那就干。但得有章法,不能胡来。明早天没亮,咱就去滩涂——趁人少,挖多点。” 第二天清晨,兄弟俩背着工具,摸黑去了海边。海水已经退了不少,泥滩裸露出来。月光下,滩涂泛着银光,远处偶尔有几只白鹭扑腾翅膀。 二虎兴奋地四处张望:“哥,你看这片滩多好,蛏子肯定多!” 大虎压低声音:“别喊,蛏子最怕动静。走,跟紧我。” 他们蹲下身,用铁铲轻轻挖泥。不一会儿,二虎就惊呼:“哎呀!哥快看,我挖到一大只!” 只见他手里捧着一只肥硕的蛏子,壳子还在滴水。 大虎忍不住笑了:“行啊,比昨天的还大。” 二虎喜滋滋地装进筐里,又迫不及待地继续挖。 就这样,两人忙到天亮,收获满满。二虎乐得嘴都合不上:“哥,这回得有五六斤吧拿去卖,少说也能换几十块!” 大虎却没急着走,而是盯着滩涂上留下的脚印,若有所思。 “哥,你愣啥呢”二虎疑惑。 院外一片响应。 老李支书点点头:“程序上没错。先锋,你还有啥说的” 胡先锋嘴唇哆嗦了好一阵,挤出一句:“那车子……河沙真紧张。” “紧张个屁。”一个老船工从人缝里挤进来,身上腥味刺鼻,“昨晚涨平潮,河口那边三条驳船靠了堤,你以为没看见我在码头守了半夜,眼睁睁看你把两车好河沙卸给了城里那个搞工程的,收了人家两条好烟一包糖。你把我们岛上的条子往后压,就这样紧张” “胡说!” “我眼睛不花。”老船工瞪他,“你不服,找码头守夜本子,一笔一笔记着哪条船、几点靠、卸多少,跟你账本对,敢不敢” 人群里“哗”地一下炸锅。有人喊:“拿码头本子。”有人道:“去海事站。” 老李支书当机立断:“老周,你去海事站把船靠泊本借来。小黄,你去供销办公室找会计张连生,让他马上来。” “得。”两名民兵转身就走。 “趁着人都在,先把仁泽这条子办了。”老李说,“先装两车,按条子走。” “我……钥匙在我这,我给你们开。”胡先锋伸手去摸腰间,摸到一串铁钥匙,手一抖,钥匙“哗啦”一串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袖口又被茶水浸湿一片,灰溜溜站起身,“装就装。” 院子里人潮往外涌,推着小铁车的,扛着铁铲的,跑去沙堆那边。沙堆前立着一杆老式磅秤,两块石砣在旁边,木杆上刻着黑色的分格。宋仁泽走到秤前,扬声道:“今天公开称重。车厢里谁塞了湿泥、谁趁夜里用海沙掺,你们自己想清楚。秤杆一抬,多少分量一目了然,谁敢动手脚,别怪我不客气。” “就得这样。”一群人跟着应声。 “把罩布掀了。”李二虎爬上车篷,咔哒一声掀开油布,车厢里黄里带青的河沙被风一吹,哗啦啦往下滑。他伸手抓了一把,搓了搓,“沙粒挺圆润,河沙没错。” “先过净重。”宋仁泽招呼,“空车、车轴、铁器一项项登记。老李,劳驾。” 老李把口袋里那支铅笔叼在嘴上,另一只手握着本子,把方才从库房带出来的账页压在夹板上:“空车重两百七十,记上。再装,再过称。” 忙活了一阵,两车沙过了称,有人把数字写在一块木牌上,插在堆边。风把木牌上的字吹得一抖一抖,越看越清楚。围观的村民低声议论:“这样明白。” “以后就这么干。”宋仁泽回头看了眼胡先锋,“你管就按规矩来。要是规矩里埋了你的心思,那咱就换个管规矩的人。” 胡先锋脸一阵红一阵白,嘴里干巴巴地笑:“我……我没意见。我就是怕出岔子,才收着先记……” “先记钱后办事,不叫怕出岔子,叫先卡人。”老李支书道,“先锋,你心里有数。等会计张连生来了,咱把账对清,对上船靠泊本,对上收据,对上过磅牌子。有一笔对不上,就按章办。” 院子外远处传来锣声,像谁家的小孩跑着拍了几下,又一阵脚步,民兵老周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手里举着一本皮面破裂的登记册:“拿来了。海事站老杨说,最近两天夜里的靠泊和卸货,他都记了。” “拿来我看看。”老李支书接过,翻到最近两页,手指在上面挪动,“前晚二更,江口二号驳船靠堤,卸河沙二十方,记收件人是沙场。昨晚三更,江口三号驳船靠堤,卸河沙十五方,收件人一样是沙场。今天凌晨四更,海口小平船卸海沙二十方,记收件人还是沙场。先锋,你说河沙紧张” 人群爆出一片“哎呀”的嘘声。 “我……”胡先锋结结巴巴,“我怕雨,怕河沙湿了结坨。” “怕湿你就先把条子压后头,先收钱”李二虎叉着腰,“你脑袋倒灵光。” “把昨天给城里工程队的那两车,收据拿来。”宋仁泽看着他,“还有,你口袋里那包糖,退回去。谁给你的,就让谁搬走。” “我没有……”胡先锋下意识去摸口袋,摸了个空,愣了一下,猛然抬头时,一只黑乎乎的手已经把他后腰里塞着的一小包白砂糖拎了出来。那是先前跟着挤进来的老船工,他哼了一声:“这包纸上还写着城里副食店的戳,我见你昨晚就塞进去了。” 院子里一阵笑,笑声不大,却像针扎似的让人脸上火辣辣的。 “先锋。”老李支书把登记册往桌上一放,“退东西,开收据,记错账改账,今天先把这些补齐。等会计来了再说处分。我先把话撂这,岛上这些年就怕卡、怕贪、怕欺上瞒下。谁挡着大家伙盖房、修堤、打井,谁就是跟全村过不去。” “我知道。”胡先锋垂着肩,声音像漏风,“我错了。钱我退。” 他把抽屉里的三张十块放到桌上,又低着头从衣兜里掏出来几张零碎票、两盒烟,放到一边。老李让民兵做了个登记,又把钱推到李二虎那边:“先由二虎收,等会计来了统一入账,退回仁泽。” “成。”李二虎把钱拢在手心,瞥了眼胡先锋,冷笑了一下没再说。 码头那边传来一阵海浪声,风大了,院墙上的灰沙被吹得沙沙作响。过磅牌子在风里左右摇摆,晒得发白的木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人群散了一些,留下干正事的人在秤旁忙活。宋仁泽走到沙堆边,用脚尖蹭了蹭边角,“把边上的海沙堆单拎出来,做记号,别混在河沙里。海沙含盐,盖房伤钢筋,回头要用就先冲淡,晒干再说。” “听见了。”几个拉车的齐声答。有人问:“那海沙咋处理” “堆到空地,插个牌子写着海沙,别乱装。”宋仁泽道,“谁要拿就拿去铺院道、垫猪圈,不许混建筑。” “这话在理。” “咱岛上就怕有人图省事,一铲子下去不看就装,最后坏的都是自家屋。” 老李支书点点头:“我一会儿让广播站用大喇叭念一遍。沙场这边,再立个规矩。每车过磅、每票登记、每日公示。先锋,你管得住就管,管不住就申请换人。” “我管。”胡先锋声音低,“我是真怕出事,才收的……” “这解释留给会计和公社。”老李摆摆手,“正经事要办。仁泽,两车已经装好,你们先走,回来再拉。条子上的三天期限就按这回落实了。” “谢了支书。”宋仁泽拱拱手,又看向围着的村民,“这些牌子就留这,谁来装沙谁先看牌子再装。要是有人看也不看就装混了,到时候可别埋怨我挑。” “放心,谁敢混,咱就喊出来。” 人群笑了一阵,笑声比刚才轻松许多。李二虎把车门插好,跳下来拍了拍手:“走,赶涨潮前先把这两车送到工地。晚上我再回来守磅。” “守啥守”有人笑,“今天一闹,谁还敢搞鬼。” “人心就这玩意。”李二虎咧嘴,“眼睛一盯,手就老实。” 两车沙慢慢出了院门,车轮压过潮湿的泥地,印下深深的辙。胡先锋站在院门口,脸色灰白,目送那两辆车远去。民兵老周在旁边小声道:“先锋,规矩按规矩来。别惦记那点外快,真出事,划不来。” “我知道了。”胡先锋喉结动了动,像是把什么东西咽下去,“我改。” “改不改,不是嘴上说。”老李支书把船靠泊本和账本抱在怀里,“等张连生来了,咱把这几天清清楚楚过一遍。” 宋仁泽看着他忙活,笑着提醒:“桩子得横着压一根,别光插直的。水一冲,直桩子就松,横压上去才稳。” “对对对,老大你有经验。”李二虎赶紧又扛了一根粗木头横压在桩子上,再用绳索死死缠紧,“这样行不” “差不多了。”宋仁泽拍了拍手,把裤脚卷得更高,踩进齐膝的泥水里,“来,把这边也拴一根,等下要是涨潮,两个桩子对拉,笼子就不会随水漂走。” 李二虎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憨憨笑道:“咱俩要是真能抓上十来条黄鳝,今晚回村就有的炫耀了。” 宋仁泽瞥他一眼:“少惦记炫耀,卖钱才要紧。你爹前几天不是还愁买盐钱吗抓的这些,正好能换点票子。” 李二虎点头:“嗯,我娘还说了,家里油坛子都见底了,等卖了钱先买点油盐。” “这才像话。”宋仁泽把脚下踩实,声音压低,“等下你跟紧我,红树林那边水眼多,脚一滑,淤泥能把人半身都吞进去。” “知道了。”李二虎有些紧张,却又忍不住好奇,“老大,你真能从泥腔子里摸出黄鳝来我听人说,鳝洞滑得跟抹了油似的,伸进去一会儿就空了。” 宋仁泽笑了:“你摸过才知道。鳝鱼喜欢藏在泥腔子里,洞口多在水草根子底下。手探进去,摸着里面热乎乎、会滑动的,就是鳝鱼。抓的时候要快,用手指卡住它的七寸,别给它钻出来。” 李二虎咽了口唾沫,挽起袖子学样:“那我也试试,等下要是真摸到了,可别笑我手抖。” “抖也得学。”宋仁泽说着,弯腰在泥边摸索起来,指尖划过湿滑的草根,忽地顿了顿,“这里,有洞。水口冒泡了,说明里面有东西。” 李二虎赶紧凑过去:“在哪让我来,让我来。” 宋仁泽偏了下身:“伸进去,别怕。洞不深,十有八九是鳝。” 李二虎咬牙把手伸进泥洞里,刚探进去,果然碰到一团滑腻的东西,他吓得一哆嗦,差点把手抽回来:“哎呀!真有东西!” “抓住!”宋仁泽低声吼。 李二虎一闭眼,猛地一把攥紧,手腕一扭,就听见“扑棱”一声,水花溅开,一条黄鳝甩着尾巴被拽了出来。 “啊哈哈!真抓到了!”李二虎兴奋得直跳脚,手里那条黄鳝还在拼命扭动,差点挣脱。 宋仁泽眼疾手快,从背篓里抓出布口袋,把鳝鱼往里一塞:“捏紧袋口,不然又跑了。” “成!”李二虎气喘吁吁,满脸都是笑,“老大,这鳝鱼可不小吧有一斤多” 宋仁泽点头:“一斤是有的。你小子运气不错,头一回就逮了个大的。” “嘿嘿,这下回去有脸了。”李二虎兴奋不已,眼睛放光,“再摸,再摸!” “急什么。”宋仁泽笑着摆手,“鳝鱼不是随处都有,要看水色。等我找找。” 两人一前一后在红树根间摸索,脚下泥水翻涌,水鸟“哗啦”掠过头顶。李二虎忍不住问:“老大,你说咱要是能多抓些,去供销社能换布票吗” “鳝鱼一般换钱。要换布票,得靠皮子和蟹。”宋仁泽解释,“不过钱在手里灵活,用来买啥都成。只要你别学村里那些人,刚挣点钱就拿去赌。” “那可不行,我娘看得紧,回去一问一答,撒不了谎。”李二虎挠挠头,憨笑道。 宋仁泽抬眼看了看天色,压低声音:“动作快点,潮水涨得快,半个时辰就得退。” “妈,您也喝。”宋仁泽把筷子竖在碗沿上,起身把母亲碗添满,“我回来了,咱家会慢慢好起来的。” 父亲捧着碗,抬头看了儿子一眼,眼眶又红了,“仁泽,外面吃了不少苦吧。家里这几年,不太顺当。风眼老是转,鱼汛没以前足,网下下去,一网起来全是碎小鱼,还常被人割。你娘是不说,夜里也翻来覆去睡不安稳。” “爹,别惦记我吃苦。外头那点事算不得啥。”宋仁泽把汤一口口喝下去,把空碗扣在桌上,“家里的船怎么样了” 父亲叹气,“老舢板今年又漏,前头龙骨松了,拿油灰抹了两遍,风浪大一点还是渗。绳子也老化,海风晒得劈劈响。” 母亲抹着围裙,“你爹说要上岸再买点松香和麻布,可供销社里这阵子紧俏。布票倒是攒着,可人家只肯兑细布,麻布说没有。” “松香我想法子弄。”宋仁泽放低声音,“明个一早我去老码头看一圈,顺手把那张破网拆了重结。爹你把桨眼再挖一寸,换粗一点的桩钉。咱先把船修好,才谈得上下水。” 父亲点点头,“成。你说咋整就咋整。” 母亲看着他,“你在外面学了不少门道” “边走边看,慢慢摸出来的。”宋仁泽笑了一下,“海里那点道理,绕来绕去也就那几条。潮水怎么起落,风往哪儿拐,泥里哪块硬哪块软,蟹从哪条根上爬,鱼从哪道沟里扎,眼睛看熟了,脚下就不慌。” 门外传来脚步声,伴着一阵急促的咳嗽声,“仁泽,回来了没” “二虎来了。”母亲放下碗,“快进来。” 李二虎推门,头发还挂着潮气,手里提着半筐海螺和两小尾黄姑鱼,一见宋仁泽,眼睛亮得像点着的马灯,“老大,你可算回来了。” “坐,先吃口热饭。”宋仁泽把他按在条凳上,“这是什么时候打的” “午后退潮刚露滩那会儿,随手摸的。”李二虎把筐往炕下一塞,“我寻思着今天给老大添个菜。” 母亲忙把鱼下锅,“有你们这帮孩子在,屋里就热闹。” 父亲问,“外头怎么样” 李二虎看了一眼宋仁泽,又瞅瞅窗外,“不咋样。前阵子谁把咱村东边那几张地笼给割了,夹子也不见,怕不是盯上咱这片了。西岔口红树林里这两天有人踩了脚印,鞋钉细,像外村来的。” 母亲皱眉,“净干缺德事。” 宋仁泽端起茶缸子,“先别急。割网的人总得上岸,走路就留痕。明早我和二虎去红树林,顺着根须看线。潮水刚落的时候,泥皮上印子最清爽。若真有外村人踩过,脚掌、鞋钉、步子深浅都好辨。” 父亲压低声音,“还听说胡先锋那边又卡人。谁去拉河沙,他就张口要钱,要烟,要票。咱村盖房的,愣是挨他堵了三天。” 李二虎冷哼,“那孙子早该收拾。” 母亲忙使个眼色,“吃饭吃饭。” 灶台里柴火噼里啪啦作响,海带豆腐汤冒着白气,屋顶梁上挂着晒干的带鱼和两条海鳗,窗缝里灌进来咸湿的风。几个人端着碗,连连出汗,屋里却暖和得很。 “娘,鱼汤少放点盐。”宋仁泽笑着夹了一筷子海带,“这天湿,盐吃多了口渴。” 母亲点头,“记着呢。” 饭后,父亲搬出旧竹篓,摸出一把发黑的铁钉和一卷麻绳,“这还是去年砌堤留下的。明天你们带着,红树林里泥软,桩要打稳。” “拿着正好。”宋仁泽把麻绳扛在肩上,“二虎,今夜别睡死。子夜退一潮,凌晨还有一小潮,我们要赶在第二遍回涨前收笼,不然路被水堵住,回头就得绕远。” “记住了。老大,诱饵还用鱼骨头” “鱼骨头髓香,蟹最爱。”宋仁泽想了想,“再切几小块腌咸鱼皮,用绳拴在笼口里沿。蟹一扯,就在里面打转跑不掉。”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宫女谋略

宫女谋略

月下幻影
金碧辉煌的深宫庭院中,藏了多少魑魅魍魉,被继母逼入宫墙的容篱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争,要么死。容篱不想死,因此,一路上那怕披荆斩棘,双手沾满鲜血也在所不惜。
都市 连载 54万字
永夜魔神

永夜魔神

山上猴子
如果说活着有罪,那么死亡便罪不可恕,也许一切都是新的起点,当你闭上眼睛再睁开的时候,,,刘夜是个孤儿,有人说是拾破烂的聋哑老爷爷在山边捡到的,也有人说是那个拾破烂的老爷爷在很远的地方偷来的。艰苦的生活一直让他在鄙视链最底端,还有各种嘲讽和唾弃,不过这些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习惯了。当他还在村里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有同学从自家大人的口中得知这些,并在吵架的时候恶语相加,当他第一次知道爷爷比划着告诉他父母
都市 连载 28万字
踩扁那朵雪莲花

踩扁那朵雪莲花

花萼青鸟
姬初晴出生于雪后初晴时,她父母双亡,已婚哥嫂早已分家另过,拒不收留这命犯孤鸾的妹妹,无奈之下她只好写信给指腹为婚的未婚夫南安王刘河清,南安王乃皇帝陛下次子,镇守于西南,姬初晴没有等到回信,等到了一道改婚圣旨,直到后来才知一场错过变成了过错,已经有人与刘河清私定终身,相约嫁娶,她成了那个多余的父母之命,遭到极端嫌弃,各种羞辱接踵而至,被迫解除婚约,接受另一种命运,婚嫁于阴险冷酷的六皇子刘浺清,此人有
都市 连载 27万字
天才凰后:王爷,矜持点!

天才凰后:王爷,矜持点!

熊kuma
万民之母,千岁皇后,却冷宫七年。红颜未老,人先憔悴,只等天地改。烽火狼烟乍起,昨日皇后,今日王妃。“王爷我答应给你的是帮你挟天子以令天下,不是我自己!”“你也在这天下之内!”“王爷你要讲道理!”“讲不过道理的时候我喜欢武力。为了防止这娘子再变回皇嫂,所以,武力很必要!”“君子怎能巧取豪夺?”“君子独善其身,而我有你这个王妃只能做小人。”两只妖孽的交锋,是今日共枕眠,明日刀剑向,还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都市 完结 174万字
新婚夜,驸马想杀我

新婚夜,驸马想杀我

旒晏
身为国朝最受宠的嫡公主,霁芷妍如愿以偿地求到赐婚嫁给了最骁勇善战、高大俊逸的年轻将军。身负血海深仇的晏景烨,一朝大神归来,加官进爵,赐婚公主,一时风光无两手握大权,离查明真相更近了一步。未曾想,新婚夜,驸马差点将公主掐死在洞房里。还来不及追问,边关告急,风雨欲来。太子命悬一线,驸马秘密出征,公主出府游玩时失去踪迹究竟是谁,要当这翻云覆雨手,搅乱盛世太平。
都市 连载 51万字
我在现代却捡到修仙功法

我在现代却捡到修仙功法

是皮皮仔呀
都市+修仙+校花+武道+苟+无敌打工仔陈默,一次旅游中意外获得临终修仙者苍玄的传承。从此在繁华都市中踏上修炼之路,从默默无闻一路逆袭直到站在世界之巅。他追校花,平暗夜,传武道,富国强。随着修为提升,也让他发现了上古有修仙者的存在,只不过是末法时代的来临,纷纷逃离蓝星。陈默为了完成天道誓言,跟随远古前辈的脚步踏上了去修真界的道路。且看陈默到了修真界又会有怎样的精彩,最终成为一个传奇!远古时期的修仙者
都市 完结 1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