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笑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纲沉吟片刻。 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他何尝不知官家的用意 皇帝先是借刀杀人,让他背负战败的骂名,再又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将他从辞职的边缘拉回。 这一切的铺垫,都是为了此刻的谈话。 李纲抬头看向崇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陛下此举,高瞻远瞩,臣佩服。” 李纲轻轻放下茶盏,语气已然恢复了平静,甚至带着一丝释然:“官家是想……推荐何人执掌枢密院” 不用说,皇帝心中早已有了合适的人选。 崇祯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 他要的就是李纲这句话! “朕欲提拔御营都统制姚友仲,担任枢密使一职!”崇祯直言不讳,语气坚定。 “姚都统!” 李纲微微颔首。 御营都统制姚友仲在朱仙镇救驾有“天功”,其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对战金军的毫不畏惧,以及他坚定的主战立场,都让李纲印象深刻。 忽然又回忆起崇祯皇帝登基以来的种种举措。 此前,官家在应天府成立亲军都护府,让姚友仲担任同知都护(二把手),又将亲军都护府一把手宗泽调去留守东京,原枢密院一把手孙傅则进入政事堂担任丞相。 李纲当时便隐约觉得,官家似乎有架空枢密院,让武将执掌军队的意图。 这次北伐真定,李纲等文官在军事上的表现远不如将领们,尤其是杜充的惨败,更是暴露了文臣统兵的巨大弊端。 这恰好给了官家一个绝佳的机会,来推动他早有预谋的枢密院改革。 李纲再次陷入沉思。 官家这一手,这不仅是对大宋军制的重大变革,也是对自己以及整个文官集团权力的重新划分。 然而,面对金人的兵锋,面对岌岌可危的江山,他别无选择。 若大宋再不强兵,不给武将真正的施展空间,亡国便在旦夕之间。 与其被金人铁蹄踏破山河,不如壮士断腕,放手一搏。 “姚都统……确是国之栋梁。” 李纲缓缓开口:“姚都统战功赫赫,为人忠勇,由他担任枢密使,臣……赞同。” 缓缓站起身来,李纲语气格外郑重:“臣愿上奏陛下,请准姚友仲为枢密使,重组枢密院,让能者居之!” 当面表态,将全力支持这项改革,并愿意出面去说服朝中其他文臣。 崇祯皇帝闻言,心中大喜。 这不仅仅是李纲的口头赞同,更是一种默认,一种政治上的默契与交易。 李纲以自己的权威和影响力,为崇祯的改革保驾护航,而崇祯则继续给予李纲信任和支持,确保他相位稳固。 君臣之间,没有永远的利益,却有共同的存亡。 “有李卿这句话,朕便放心了!” 崇祯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有了李纲这个文官领袖的全力支持,改革枢密院之事,便再无大的阻力。 大宋的命运,或许真的能因此扭转。 金陵城的晨曦,似乎比往日更加肃穆。 昨日朝会上,崇祯皇帝雷霆手段震慑宵小,力保左丞相李纲,而后又秘密召见,君臣密谈,其间所谋,引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今日早朝,百官入殿,气氛较往日更为凝重,每个人都猜测着,官家会如何处置李纲硬保 当崇祯皇帝乘坐銮驾,徐徐步入金銮殿时,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他端坐龙椅,目光扫过群臣,带着一种不怒自威的凛冽。 “众卿免礼。” 待百官起身,左丞相李纲从班列中走出。 今日他一改昨日的疲惫,神情肃穆,先是深施一礼,随即朗声奏道:“陛下!臣有本奏,为大宋军制改革请命!”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军制改革,这可不是小事。 大宋立国以来,军制积弊已久,尤其“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得兵权分散,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面对金兵屡战屡败。 多少有识之士呼吁改革,却苦于牵一发而动全身,无人敢轻易触碰这块“烫手山芋”。 如今左丞相李纲居然主动提出,无疑是向这百年沉疴宣战。 李纲环视群臣,声音洪亮,字字清晰:“河北真定之败,杜充叛敌之耻,固然是杜充个人德行有亏,然亦暴露出我大宋军制之症结!枢密院虽为最高军事机构,却形同虚设;三衙掌兵,然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导致军心涣散,战力羸弱。” “金人铁蹄之下,我大宋将士空有报国之心,却无力回天,此乃臣等之罪,亦是我大宋军制之弊也!” 李纲顿了顿,语气变得激昂:“陛下日夜忧思国事,深知军务乃国之根本,昨夜,陛下与臣彻夜长谈,痛定思痛,决定对枢密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期重振军威,再造大宋雄师!” “臣奏请:废除旧有三衙体系,以枢密院一统全国兵马调度、训练之责!全由武将担任枢密院各官!”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在大殿中炸开。 废除三衙!让武将任枢密院官 这可是自宋太祖以来,便已建立的军事管理体系,虽有其弊,却维系着大宋百年的“祖宗之法”。 如今竟要一朝废除,让武官进入枢密院 这无疑是震动朝野的巨大变革。 李纲不理会众臣的窃窃私语,继续奏道:“臣奏请陛下,任命御营都统制姚友仲,为新任枢密使!” “姚友仲!”殿内又是一片哗然。 姚友仲,武将出身,在朱仙镇救驾有功,素以勇猛善战着称。 由他担任正一品的枢密使,意味着枢密院的最高长官将由武将担任,这打破了大宋重文轻武的百年惯例,预示着武将地位的全面提升。 李纲紧接着宣布了其他重要任命:“下设枢密副使二人,从一品,臣奏请由王渊、韩世忠担任!” 王渊,作为最早追随崇祯的武将之一,曾在夜袭金营中身负重伤仍能突围,其忠勇与能力早已得到验证。 而韩世忠,更是宋军中公认的悍将,战斗力强悍,崇祯早已对他寄予厚望。 “再设签书枢密院事二人,正二品,由刘光世、张伯奋担任!” 刘光世是镇海军节度使刘延庆之子,与崇祯有着嫡系渊源。 张伯奋则是兵部尚书张叔夜之子,同样是崇祯在东京时的重要支持者。 这些任命,确保了皇帝亲信武将在枢密院的核心地位。 “另设同签书枢密院事二人,正三品,此二职暂且空悬,留待日后有功将领填补。” 李纲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声音都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向平静的朝堂。 “此外,枢密院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负责‘承宣旨命,通领院务’,皆由武官担任,还将不定期设置编修官,协助处理军务文牍。” 李纲说完人事任命,便开始详细阐述重组后枢密院的职能,这才是改革的核心。 “重组后的枢密院,将掌管全国军籍管理、军队训练、武器装备、营地建设等一切与军队‘统’与‘练’相关的权责!” 李纲特意强调了“统”与“练”二字。 “具体而言,枢密院将负责登记全国军户,管理军籍档案;组织禁军及各地军队的日常训练,如骑兵操练、火器演练;监制、储存武器装备,包括刀枪、火炮、盔甲等;以及管理军队营地、屯田等后勤事务。” “此举将确保将领能够真正练兵、管兵,解决过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之弊病,大大提升军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此话一出,殿内不少文官脸色微变。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哈利波特:我们都是九叔传人!

哈利波特:我们都是九叔传人!

斯礼礼
受邀去霍格沃兹任教的九叔,带着小徒弟李羡刚抵达,就开始被其余师生源源不断的投诉起来。“校长,林教授竟然允许一年级新生李羡带一个僵尸来上学,还声称那是他们茅山派的专属宠物,这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学校的安全!!!”“校长,林教授的课程有问题,他竟然要求我们拿着木剑互刺,这种粗鲁的行为,完全就是在侮辱魔法师高贵的血统!同时,李羡总是会借机寻仇!马尔福又被他给打骨折了!”“校长,密室是属于我们斯莱德林的私有
军史 连载 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