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传统异能
东方笑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晨钟未敲,文武百官已在匆促的召集下鱼贯入殿。 一片压低声音的嗡嗡声,在宽阔的殿堂内此起彼伏。 伪朝的文臣武将们面色凝重,神情各异。 御座上,赵佶心神不安,满脸的仓皇不像是在开一个朝会,更像是被突然惊醒的梦游者。 左右两侧的殿柱阴影中,伪太子赵楷、宰相秦桧、枢密使杜充,以及东京府尹聂昌等人,正各怀心事地等待发言。 首先开口的,是赵楷。 这位太子面色微青,目光在殿中人心惶惶的神情间扫过,抬声道: “父皇,诸位,如今南军迫近,我等若能固守东京,必可待金人来援,切莫忘了,金人的西路军依然在,且攻势不弱,他们怎会见死不救” 对赵楷来说,这是最后一次与崇祯对弈的机会。 若能借金军之力守住东京,甚至击退这支“南宋大军”,自己就能翻盘,洗刷数次被压制的耻辱。 枢密使、掌东京府军事重权的杜充,却摇了摇头,苦笑道:“太子殿下,抵抗……恐怕有难度。” 他咽下一口苦水,拱手对赵佶道:“陛下,臣说句实话,如今咱们手中可用兵马不足一万,对面却是二十万精锐,即便是臣拿天灵盖去守城,也不知能守几个时辰!” “那怎么办”赵佶惊道,实在没想到双方差距如此之大。 “不如迁都京兆府(长安),那里是汉唐故都,四塞险要,可以安国保宗社。” 杜充提议道,早有想法。 此话一出,东京府尹聂昌上前一步,拱手淡淡说道: “杜相公怕是忘了,京兆府如今在南军手中,由范致虚防守。” “范致虚”殿内不少人面面相觑。 此人是个出了名的硬骨头。 范致虚是文官出身,靖康之变时金兵攻打汴京,他出任陕西路宣抚使,统军勤王,虽在千秋镇兵败,却退守京兆府未失。 陕西地区(包括京兆府)仍由北宋的永兴军路与鄜延路等地方武装控制。 当时金军主力一直在打东京开封府,集中在黄河流域,并未大规模进攻陕西。 陕西地区(包括京兆府)仍由北宋的永兴军路与鄜延路等地方武装控制。 崇祯迁都金陵,南方改制后,为了稳住陕西局面,以拉拢地方势力,破格让范致虚为陕西巡抚兼任节度使。 也正是有了这个任命,在面对伪宋朝廷的拉拢,范致虚才果断拒绝,坚持尊崇祯为正统,抵抗金兵。 东京府尹聂昌言下之意,京兆府乃忠宋之地,怎会收留东京伪政权 杜充被堵得一时语塞,干笑着转向别处:“那,迁都太原、或燕京如何那是金人的地盘,他们总会收留咱们。” 聂昌冷冷一笑,摇头反问:“枢密使哪来那么大的面子,让金人将他们的要地拱手交与你管理何况此刻金军连自己在中原的阵地都顾不过来,岂会腾地方安置伪朝” 此言甚是刺耳,却没人敢去驳,杜充心虚地别过脸去。 其实他就是个草包,只是不想抵抗而已,迁都只是趁机跑路的借口。 提议被否,局面颇为尴尬。 赵楷皱眉不耐:“这不成,那不成,那怎么办” 殿中再次陷入压抑的沉默。 这时,聂昌目光微亮,缓缓向御座走近一步,语气变得柔和:“陛下……臣以为,无需担忧,其实问题在于南面的官家。” 赵佶微微一震。 聂昌继续道:“毕竟,同是赵氏皇族,论名分,他是您的儿子,臣自认略通交涉之道,若陛下应允,臣愿前往劝和,或许能换来较好的结局。” 杜充如获至宝,急忙附和:“对对对,谈谈、谈谈!未到最后一刻,总要给自己留条生路。” 殿内顿时有人交头接耳,这也是不少人潜藏的想法。 南军虽强,但崇祯毕竟是赵氏皇族,在座的诸位也是为赵家卖命,也许真能网开一面。 毕竟大宋的传统异能,不是迁都就是议和。 “只怕不成。” 秦桧眉间的深沟却越锁越紧,低声道:“崇祯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聂昌不为所动,毅然反驳:“秦相,不试,岂知不可再说了,父子之情,不必全绝,最不济,请陛下自去帝号,崇祯官家念在血脉之情,也会赐一块封地让陛下安度晚年。” 赵佶闻言,眼神一闪,露出几分动容。 他想象自己在南方某处山明水秀之地,闲来作画,静养余年。 和眼前被大军包围、城破身死的结局相比,这实在诱人多了。 “如此……或许可行。”赵佶出言赞同。 不过,他就是个傀儡,掌权的是秦桧几人。 秦桧很快问出了最现实的问题:“陛下有了去处,那我们呢太子殿下呢群臣数百,该当如何” 毕竟你们是父子,可我们不是啊! 聂昌作揖道:“所以要谈,不谈,如何知道结果” 秦桧沉默着,其实他也很纠结,不知如何抉择。 南军二十万大军,正在一步步逼近汴梁城下,崇祯会如何应对这个父子与臣属的“谈判请求”,谁也不敢打包票。 但不谈,打又打不过,怎么办下面要么投降,要么逃跑。 可跑又能跑哪儿去了 无非是寻求金人庇护,可金人又岂是好说话的 若是没有价值利用,还得回五国城当奴隶在夹缝中生存! “谈,可以谈。” 秦桧终于说话了,对聂昌叮嘱道:“底线是不株连,我们愿意自降官阶,以求一线生机。” “好,下官这就准备动身前去谈判!” 聂昌用一种笃定的口吻补了一句:“下官定不辱使命!若是不成,宁死在外,无颜再回东京!” 众官被他这副决绝所感动,纷纷鼓励: “辛苦聂相公走一遭了!” “我大宋之安危,全系君之一言!” “别议了,就按照聂卿的提议!”赵佶干脆抬手一挥:“尽快去谈!越快越好!” 殿中气氛微微舒缓,伪朝官员们,很多人都在为自己想出路,谈判是最好的结局。 若是谈拢了,以后还可以南下继续当大宋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