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上跳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满仓跟着王满银在窑场转了一圈,原料区的黏土堆得像个小土山,旁边是沙子堆;和泥坑挖在平地上,边上放着两个水桶;晾坯场铺了层细沙,干干净净。 制坯区摆着木转盘、木拍、竹刀,还有几个土筐、一辆独轮车。最后到那孔新修缮的瓦罐窑前,他用手敲了敲新砌的窑壁,“咚咚”响,声音挺实。 又探头看了看火膛,“嗯,火苗能从这儿进去,顺着烟道绕窑一圈,最后从窑顶烟囱出去,风路对。” “你们弄的像那么回事,没吹大话。” 他点点头,“试生产就按你们说的,先做些家常物件。稀罕料从村里仓库领,记好账。 出了成品,品相差的给村里人试用,剩下好的让连喜拉到石圪节集上试试水。公社领导都惦记着呢……他们也盼着大发展……。” “支书,定价咋算”陈江华问,手指头在算盘上拨了拨,发出噼啪声。 “粗碗一个五分钱,瓦瓢三分,坛子大点,两毛。公社供销社定的收购价!”王满仓说得干脆, “试生产的东西,谁知道好坏先不敢争,让人挑理。” 一圈下来,算是认可了他们的成绩,也批准了瓦罐窑试生产的计划。 知青们欢呼一声和老汉们迫不及待的去安排准备。 王满银陪在支书和会计身边,乐呵呵的看着满怀激情的众人。 在 原料区那边,知青们和老汉们已经凑在一块儿,商量着明天正式试生产的步骤。 选土、配料,特别是和泥,争了半天——赵全程说“沙子得用河滩的细沙,掺三成”,苏成觉得“上次掺两成半裂得少,是不是再试试”, 最后还是按老汉的意思定了,先按老规矩来。 因为是头一回试生产,大家都想稳妥些,也想有个比较,用王满银的话来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决定打算先生产两窑,摸着门道了再慢慢改进。 比如和泥,往后想试试用抽气桶,还想把原料配比固定下来,省得每次都争流程。 王满银则跟王满仓、陈江华解释生产的工艺:“拉坯得用木转盘,把醒好的泥揉成团,放转盘上,转起来的时候用手塑形,碗啊瓢啊就出来了。 复杂点的坛子,得分段拍打,底部、腹部、颈部分别做好,再用泥浆粘起来。还得修坯,用竹刀刮平,钻底孔,不然不规整。” 他指着晾坯场:“坯子做好了,得放这儿阴干,先遮两天阴,再通风晾,干透了才能入窑,差不多得一周。湿坯子进窑,一烧就炸,白瞎了功夫。” “装窑也马虎不得。”王满银接着说,“先得把窑里扫干净,看看火膛、烟道通不通。码坯子的时候,大小分开,中间得留空,让火苗能窜。底部放大件、耐烧的,上面放小件。封窑门用砖块或石板,留个观察口,看火色。” 烧窑是重点,王满银说得仔细:“引火得用秸秆、干柴,先小火烘一两个钟头,让窑和坯子慢慢热起来,不能一下子烧太旺,不然容易裂。升温的时候,得烧硬柴,枣木、槐木都行,火力稳。看火色辨温度,从暗红到橙红,再到亮黄,差不多八九百度,这得凭赵叔他们的老经验。” “温度到了,还得中火保温两三个钟头,让坯子烧透。停火的时候,得慢慢减,最后封死火膛和烟囱,让窑自己凉下来,两三天才能开窑,急了不行,器物会裂。” “出窑的时候,得等窑凉透了,摸着不烫了再开。出来的成品,得挑挑拣拣,裂的、变形的、没烧透的,都是残次品,好的分类放,能给村里人用,也能去集上换东西。” 王满银说这些的时候,赵全程在原料区蹲着呢,手里捏着根木棍,在地上划拉:“要我说,今儿就先和泥制坯,晾个三五天,干透了正好试烧,不耽误功夫。” “中!”其他几个老汉点头,转头问知青们,大家都没意见。 “汪宇、高峰,去拉黏土、沙子,多拉两车!” “苏成、钟悦,去担水,和泥得用不少水!” “赵琪,去把制坯的家伙什归置好,木转盘、竹刀都擦擦!” 众人应着,各自忙活起来。刘高峰推着独轮车去拉土,车轱辘碾过土路,“吱呀吱呀”响,像在哼小曲。 汪宇在后面帮着推,两人弓着腰,哼哧哼哧的,汗珠子顺着下巴往下掉,砸在地上,浸出一个个小湿点。 苏成和钟悦在空地上挖了个大坑,把黏土倒进去,往上泼水,脱了鞋光脚踩进去,泥点子溅了一身,裤腿上、褂子上全是黄的,两人却顾不上擦,只顾着使劲踩,“噗嗤噗嗤”的声音老远都能听见。 赵琪拿着个木转盘,试着拿泥坯再练练。 她手指捏着泥,转着转着,一个歪歪扭扭的碗底就出来了,一边高一边低,引得旁边的老汉们哈哈大笑: “女娃,手得稳,转盘转起来,心也得跟着转!” 赵琪红着脸,重新揉泥,再试,这次比刚才强了点。 王满仓看着这热闹景象,对陈江华说:“这些知青娃,磨磨还能用,不娇气。” 陈江华拨着算盘,算着用料账:“要是能成,说不定实验窑就能挣钱,村里今年就能多些进项,过阵子秋收,粮荒也就结束了,说不定年节,让大家能多割一斤肉。” 王满银听见了,笑着说:“支书、陈会计,放心!今年这窑要是烧顺了,咱还能做水缸、尿盆,往周边村子送。到时候给队里多分点,让大家伙儿的日子,都能松快些。” 日头往西斜了点,没那么毒了,可热气还没散。窑场里一片忙活,和泥的“噗嗤”声,推车的“吱呀”声,老汉们的吆喝声,还有知青们偶尔的笑闹声,混在飞扬的黄土里,透着股子盼头。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太极高手在未来

太极高手在未来

梅生晓月
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这是陈少阳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陈氏太极唯一传人,却身患绝症的他参加了一项绝密的..
军史 完结 108万字
重生之长官

重生之长官

闽南北岭
身为帝国的第一元帅,她——战力无双,举国敬崇,却在率众抵御入侵时,饱受基因崩溃的折磨。因缘际会,死后重生,回到最初的那个时候,一切还未发生,她,似乎拥有了改变..
军史 连载 11万字
冥婚恶灵:我的驱魔恋人

冥婚恶灵:我的驱魔恋人

不过奈河桥
午夜的会变化的鬼楼,不愿离去的班级,校园中的诡异宗教....一件件事背后竟然隐藏着洛小小惊人的身世。一切从她踏入了上京大学那一刻起,仿佛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诡异的事..
军史 完结 85万字
朱元璋穿越崇祯

朱元璋穿越崇祯

风醉天下
朱元璋一觉醒来,发现他竟莫名穿越成了崇祯,时逢李自成围攻京城,大明覆灭只在朝夕之间......
军史 连载 132万字
四合院谁都不要和我抢养老

四合院谁都不要和我抢养老

喜欢和平的尾立鼠
主角老六赵胜利,因为上坟时跟爷爷抱怨爷爷不努力害得自己娶不上媳妇,被气炸了坟,直接穿越刚刚看的的电视剧里一个同名同姓老赵家的小子身上。原主老爹是个电工,关高压电因工死亡。留下了十七岁的赵胜利和弟弟赵建国,原主是孝顺孩子,悲痛之下直接去了,被老六赵胜利魂穿。没系统,轻戾气,一座空间一座坟,主角玩转四合院,算计傻柱养老,那不行,四合院多贵啊必须我养,龙太太喜欢傻柱,那不行凭啥不喜欢我?什么?撮合傻柱和
军史 完结 10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