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上跳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凌晨五点钟,孙少安迷糊中睁开了眼。这是在县城,这几个月每天清早起床读书,形成的生物钟习惯。 窑里还是一片沉沉的墨黑,只有窗户纸上透进一点模糊的微光,勉强能勾勒出窑顶的弧形轮廓。 他下意识地就要撑起身子,想去摸枕头下的书时,摸了个空,才记得,现在是睡在自家新窑的炕上。 身下火炕的余温透过褥子熨帖着身子,一股舒坦的、家里特有的土腥气混着干草的味道钻进鼻子。 他愣怔了一下,才彻底醒过神来——这不是农技站那冷清的单人宿舍,这是双水村,是自家那孔新箍的土窑,他正睡在热炕上。 昨天下午到家时的喧闹、晚饭时一家子围坐的温暖、还有弟妹们叽叽喳喳的追问,此刻都像潮水般涌回脑子里。 他侧头,借着从窗纸透进来的微光,看见兰香蜷缩着身子,小脸红扑扑的,嘴角还挂着点口水。 少平在另一边,睡得沉,嘴里嘟囔着什么,手还在半空挥了一下,像是在梦里跟人抢锄头。 他习惯性地想点灯看会儿书,哪怕就背几段政治文章也好。可手伸到一半,又停住了。 姐夫王满银的话在耳边响起来:“过年这几天,书放一放,弦别绷太狠……” 他犹豫着,在热炕的包裹里,那股被书本撑得满满的劲头,似乎真的松懈了一些。 他望着黑黢黢的窑顶,发了会儿呆,最终还是把身子往温暖的被窝里缩了缩,重新合上了眼。罢了,就听姐夫一回,松弛有度。 他往被窝里缩了缩,把胳膊往兰香那边挪了挪,替她掖了掖被角,重新闭上眼。 等他再次睁开眼时,窑里已经大亮。明晃晃的日光透过新糊的窗纸,把整个窑洞照得亮堂堂的。 炕上只剩下他一个人,兰香和少平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起来,出了新窑,这一觉睡的真通透,浑身上下都得劲。 隔壁旧窑那边传来隐约的说话声,夹杂着兰香和少平的叽叽喳喳,还有……一个清脆得像山雀子叫的笑声。 是润叶。那笑声像浸了蜜的风铃,轻轻晃一下,甜意就顺着空气漫到耳朵里,脆生生的,没有一点杂质。 少安听着,嘴角不由自主地弯了起来,心里那点因为放松学习而生出的细微负罪感,一下子被冲散了。 他利索地起身,穿上那件半旧棉袄,裤子。 他的那个挎包就放在炕头,里面除了书本资料,还有牙刷牙膏和毛巾。 在县城待了几个月,他也养成了起床洗漱的习惯,身上那股子洗不掉的汗泥味淡了不少。 拿起毛巾,又把那管快用完的“白玉”牙膏挤了点在牙刷上,他掀开厚布门帘走了出去。 冷风“呼”地刮过来,带着雪后的寒气,他打了个激灵,精神头一下提起来了。 院坝南头,母亲正在猪圈旁忙活。原来的任务猪早卖了,猪圈被收拾出来,用树枝和旧木板围了一圈,里面养着十二只半大的鸡,毛色杂杂的,正“咕咕”地叫着。 母亲把一把拌了麦麸和什么东西的食料撒进去,鸡群立刻扑腾着争抢起来。 受当时“农业学大寨”运动和“割……尾巴”等政治氛围影响,县里和公社将农民从事的饲养家禽等家庭副业视为资本主义的尾巴,进行强制性的限制。 但又没有对各村喂鸡政策明确的统一禁止或鼓励的条文。 刚开始村里实行每家只能养四只,但人口多的又反对,人口少的又没精力养,后来双水村经过多次讨论,规定每户按人口,每人限养两只。还规定了要圈养……,反正一堆糊涂账。 “妈,喂鸡哩”少安走过去。“哟,不少……。” “哎,醒了”母亲回过头,脸上带着笑,“给你温着粥和馍哩,在锅里。这些鸡是你姐夫让帮着养的,说等兰花坐月子,隔天杀一只……。” 少安惊得嘴都合不上。这年月,谁家坐月子能有这排场他印象里,村里女人生娃,能吃上一只鸡,喝上几碗小米粥,吃上十几个鸡蛋就是顶好的待遇了。 他蹲在圈边看了会儿,鸡啄食时脑袋一点一点的,确实精神。 母亲压低了些声音:“你姐夫说的,兰花以前身子亏空的厉害,这月子里,可得多补。这麦麸拌了蚯蚓干粉,鸡爱吃,长得快。”她指了指食槽。 少安这才注意到那食料里确实混着些褐色的粉末。他心里嘀咕,姐夫这脑子,把家里喂猪剩的蚯蚓干粉也利用上了。 从水瓮里舀了半瓢冷水,走到院坝边,蹲在地上开始刷牙。 冰凉的冷水刺激得牙龈生疼,白色的泡沫在他嘴边堆积起来。 母亲在一旁看着,眼神里有点新奇,又有点欣慰,嘴里念叨着:“去城里就是讲究……” 洗漱完,少安跟着母亲进了旧窑。 润叶来了有小半个时辰,她给孙家奶奶带了一包点心,陪她说了会话,然后又和兰香,少平说起在县城读高中的事。 见他进来,她抬起眼,眸子亮晶晶的,脸上还带着刚才未褪尽的笑意。 “少安哥,你起来了。” “嗯,你咋这么早过来了”少安问,顺手把毛巾搭在门口的绳子上。 润叶站起身,理了理枣红色棉袄的衣角:“我大说,队里牲口棚有处地方塌了角,万江叔来问了几回。 本来想年后找人拾掇,这不你回来了嘛,你手上活计灵巧,我大让你今天得空去看看,能修就修一修。” 少安立刻明白了。这准是润叶记着姐夫的话,在田福堂跟前递了话,给他找个由头在村里露面干活。他心里一暖,点了点头:“成,我吃完就去。” 炕桌上的小笸箩里放着几个黄灿灿的玉米面馍,锅里的糜子粥还温着。少安抓起一个馍,就着咸菜疙瘩,大口吃了起来。 润叶和兰香、少平在一旁说着县城的事,什么半天学习半天劳动,什么课堂上讲国际大事件……,食堂冬天老是白菜土豆之类。 少安听着,偶尔插一两句嘴,窑洞里充满了轻松的气氛。 吃完两个馍,喝光一碗粥,少安一抹嘴,从门后拿起一把柴刀和一把老镢头。 “我去了。” 他出了门,润叶也跟了出来。两人前一后走在村道上。 年三十的上午,双水村比平日热闹不少。家家户户院坝里都有人影晃动,扫院的扫院,贴窗花的贴窗花。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油炸糕点和炖肉的香味,偶尔还能听到零星的鞭炮声——那是心急的娃娃们提前燃放的喜悦。 路上碰到扛着扫帚的金俊武,少安停下脚步,从棉袄兜里掏出包“大前门”,抽出一根递过去。 “俊武叔,扫院哩” 金俊武接过烟,凑到鼻子下闻了闻,脸上露出笑:“哟,好烟!少安,这是从县里学技术回来的派头啊!” 少安笑了笑:“啥派头。学成还不是得回来挣工分,这不我去牲口棚那边看看,万江叔说棚子塌了角,我在家也没啥事,就去修补一下。” “啧啧,看看人家少安!”旁边一个正拿着糨糊桶贴对联的婆姨听见了,直起腰来,“年三十还惦记着队里的牲口,这娃心肠实在!” 另一个揣着手晒太阳的老汉也搭腔:“就是嘛!比有些后生强多了,得空就知道窝在炕头,不知道帮忙。明年选一队队长,我看少安就行!” 少安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忙摆摆手:“就是个顺手的事,应该的。”说完,赶紧和润叶朝牲口棚的方向走去。 身后还传来那婆姨的赞叹:“玉厚老汉有福气啊,娃娃出息,又仁义……” 牲口棚在村东头,离村委不远。老远就看见饲养员田万江蹲在棚子外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愁眉苦脸地望着棚顶。 见少安和润叶过来,田万江连忙站起来:“少安,你这个大能人来了!你看这棚角,前段时间下雪压塌的,漏风,我手柮,没修好,这急的,真怕冻着牲口。” 少安放下工具,走过去仔细看了看。是棚顶一根椽子断了,连带着一片茅草塌了下来,露出个窟窿。 “没事,万江叔,找根木头换上,再把茅草重新铺一下就行。”少安说着,脱掉棉袄,露出里面那件洗得发白的单衣,“润叶,你帮我扶着点梯子。万江叔,你得找料子来。” 阳光照在他结实的腰膀上,几个月没干重活,面色似乎白了些,但那股子力气还在。他利索地爬上梯子,开始清理断掉的椽子。 润叶在下面扶着梯子,仰头看着他忙碌的身影,看着他额角很快渗出的细密汗珠,看着他专注而认真的侧脸,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又软又暖。 田万江在一旁递着东西,嘴里不住地念叨:“好娃娃,真是好娃娃……年三十还来干活,恓惶(可怜)的……” 少安在棚顶上忙活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这年三十上午的双水村上空,传出去老远。 这声音,比任何言语都更响亮地告诉村里人:孙少安,还是那个双水村的后生,根,还在这片黄土地上。 (31日休息一天,请大家见谅,)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在火影中成为高高手

在火影中成为高高手

玉夜猫子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下穿越到火影世界成为一名平民忍校生。看一位无系统无金手指的平民忍者如何凭借先知的优势成为火影世界中的高手。高手就是概念上的,高过任何人的黑手本书不后宫,看故事发展可能会有女主,那也是单女主。不无敌流,无金手指,是缓慢发育。同样作为一位火影迷尽可能根据火影设定来丰富主角,也有自创但尽可能符合火影世界的环境。同时喜欢本书的请大家多多支持
军史 连载 87万字
重生之女神棍

重生之女神棍

陵七
五年的痛,五年的恨,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定要将曾经欺我、辱我、背叛我之人一一踩在脚下。意外重生,恍若隔世。这一世,她将不再软弱,不再单纯。古武、玄学,既然老天..
军史 连载 44万字
这是轮回世界?我反手兑换炼魂幡

这是轮回世界?我反手兑换炼魂幡

妖如梦
考上大学的苏灿意外猝死,来到了一个叫做冥北高中的地方。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他选择了修真者强化的路线,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为了获得那张该死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军史 完结 187万字
[清穿]再沐皇恩

[清穿]再沐皇恩

青枫垂露
乾隆年间,他是皇帝的第一宠臣,他心细如发,长袖善舞,终其一生侍奉着唯一的主子,却因权势过大,引得新帝憎恶,一代权臣落得个惨死天牢的下场。纵观清史,他是盛世之君..
军史 连载 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