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上跳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天还没大亮,王满银就听见院坝外有脚步声。 开门一看,兰花已经到了,胳膊上挎着个布包,里面是她自己的旧衫子,准备干活时换的。 “咋这么早吃了吗”王满银忙让她进来。 “吃过了。怕耽误工夫,早点来。”兰花说着,利索地把布包放在炕角,四下打量了一下这孔她未来要生活的老窑,眼神里有点羞涩,又有点期待。 “那好,你帮我溜饼子,等下陪我再吃点”王满银拿着洗漱工具出了窑门。 在王满银的强迫下,兰花也跟着吃了两个二合面饼子,一个煮鸡蛋。 不多时,王连军也扛着家伙事来了。 王满银迎了上去递烟,兰花倒了碗水出来。 “你小子有眼光”王连军看着兰花俊俏,板正的模样,打趣了王满银两声。 他围着新窑转了两圈,伸手在窑壁上敲敲打打,又眯眼瞅了瞅窑顶和预留的门窗洞口。 “嗯,窑挖得还行,土质也瓷实。”他吐掉嘴里叼的草棍,“先清窑。得把窑顶和墙上的浮土、碎石头渣子都扫下来。这新窑土性燥,还得先泼两遍水洇透,不然刮不住泥。…还得挑些细黄土来…”他开始安排上了。 清窑这活儿看着简单,干起来尘土飞扬。王满银裹了条旧毛巾在头上,挥着扫帚上下折腾,呛得直咳嗽。 兰花挑来水,和着王连军从坝外挑来的细黄土、铡短的麦秸混在一起,光脚踩进去和泥。黄泥粘稠,踩起来噗嗤噗嗤响。 王连军则拿着小镢头和瓦刀,仔细地把窑壁上凸出的土疙瘩敲掉,凹进去的地方用粗泥填平。 他干得极有耐心,一点一点找平,嘴里还念叨:“底子打不好,后面抹多少层都是白搭。” 日头升高,窑里渐渐闷热起来。三人都忙得满头满脸的汗和泥。 院坝外又响起车铃铛,刘正民推着自行车上来了。 “正民来了”兰花在新窑前看见刘正民,忙打招呼,她和着泥,不敢过去。 王满银听见动静,灰头土脸的从窑里出来,拍拍身上浮土,走到刘正民面前“正民,事办得咋样” “我办事,你还不放心,昨儿个我“大”亲自去了木材厂和公社建筑队,妥妥的”刘正民面有得色。 “那好,那送到兰花家的木料,你让你“大”算算…。” “你打我脸不是”刘正民打断他的说话,“算我给你的结婚贺礼,”他语气中透着不容质疑。 “大概是后天,两台拖拉机,一台拉木料,一台拉青砖,沙石和石灰…,都说好了,拉木料的拖拉机在你这卸一小半,再去少安家全卸,到时都给包烟就行,其他我“大”安排妥的” 他交待完,车笼头一拐,骑下了院坝,向着双水村去了。 过了晌午,孙少安也来了,手里还提着把小铁镢:“爸让我来的,说看看有啥能搭把手的。” 王连军正好歇口气,蹲在窑口抽旱烟:“来得正好。下午抹粗泥,要递泥。满银那样子货,怕是顶不住。” 王满银有些讪讪,他的确胳膊,上午清扫窑面,和递补缺料时,都已经酸得抬不起来了。 晌午几人就着玉米糊糊啃了面饼。下午,真正的重活才开始。和好的粗泥用木盆端进来,王连军站在凳子上,用抹子挑起一大坨泥,从窑顶开始往下抹。少安在底下给他递泥,王满银和兰花则负责不断和泥、运泥。 粗泥里麦秸多,抹上去厚厚一层,要把整个窑壁全覆盖住,还得用力压实。 王连军手臂极稳,抹子过处,泥面平整。少安年轻力壮,递泥、搬凳子,动作麻利。 王满银和兰花来回奔波,汗水顺着下巴滴进泥盆里。兰花头发沾了泥灰,一绺一绺贴在额头上,也顾不上擦。 还时不时叮嘱她的满银哥慢点,哎…。 一直干到日头偏西,粗泥总算抹完了。新窑里弥漫着湿土和麦秸的气息,原本毛糙的土壁如今变得平整,看着顺眼多了。 王连军捶着后腰:“今儿就到这。等明儿这层半干了,才能上细泥。少安,明儿你还得来。” 第二天,抹细泥。细泥用的是筛过的细黄土掺麦糠,更细腻,目的是让墙面更光溜。 这活得更仔细,王连军手里的抹子使得越发小心,力求抹得又薄又匀。 少安要从远处挑土进院坝,一趟一趟,怕得百二三十斤,但他健步如飞。 王满银和兰花继续负责和泥、运泥。经过头一天的磨合,两人配合默契了些。 兰花看王满银累得够呛,时不时抢过重活:“你歇会儿,我来。” 王满银心里暖烘烘的,又有点不是滋味,自己这身板,还真不如个女子。 第三天,刷白土,是个精细活,没让少安过来。 白土是王连军从北坡挖来的,兰花和王满银都挑了好几担,兰花没啥事,王满银苦着脸直哼哼。 白土用水泡成稀糊糊,用长柄刷子往墙上刷。 这活计需要举着胳膊反复刷,才能均匀。白浆溅得到处都是,三人头发、脸上都白了点。 刷完两遍,整个窑洞顿时亮堂起来,虽然还是毛坯,却已经有了家的模样。雪白的墙壁映着从窑口透进的光,显得干净又暖和。 “晾个三五天,就能干透。”王连军很是满意自己的手艺,“接下来就该封窑口了。满银,砖石,木料啥时候能到” “明天吧,已经和公社那边说好的,明早准到。”王满银赶紧说。 “那好,明天我休息一天,你安排好砖石木料,后天我和大成一块来。”王连军安排着。 这刚刷白的窑,敞窑晾一天不算长。 第二天上午,先是一辆拖拉机“突突突”地开到王满银院坝下,引来不少村民围观。车上拉着一车青砖、砂子、石灰。 司机拍着身上的灰:“老乡!木料送到了!赶紧卸车!我还得赶回公社去!” 王满银、少安赶紧招呼着卸车。兰花忙着给司机倒水。周围的娃娃们围着拖拉机叽叽喳喳叫唤。 砖料沙石卸完,拖拉机开走了。王满银看着堆得齐整的砖石,心里踏实了大半。 这拖拉机走了没多久,又一拖拉机拉着一大车木料停在了院坝下面,在王满银和少安还有一些看热闹的邻居帮忙下才开上了院坝。 木料卸了一小半。足够打一套门窗的木料。然后孙少安带着这车木料突突的开往双水村。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轩辕新明录

轩辕新明录

林芫美
一个人穿越了,就能翻云覆雨,决定王朝的兴衰,改变历史的走向。那要是一群人穿越了呢?岂不是踏平天下,一统环球?且慢。要做到这一点,总得会点什么吧?造枪造炮造汽车坦克?很抱歉,没人会。开矿建厂发明蒸汽机?很抱歉,也没人会。一群背景和兴趣各异的文...
军史 连载 151万字
全知学生

全知学生

丁小宏
我们讨厌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总是在想为什么不能像下载东西一样,把要学的东西下到大脑中。但是,他能做到!圣人也有不知道的东西,百度也有搜索不到的东西,但是,他无..
军史 连载 20万字
抗战之超级小兵

抗战之超级小兵

锅巴王
曹威回到抗战时期,带着“超级小兵”系统,对鬼子进行特种打击,成为抗战最强小兵!鬼子称他为“死神威”,哀嚎:宁见阎罗王,不见死神威!(群号163131169,欢迎加入)
军史 连载 67万字
剑,门

剑,门

高原飞歌
在四川,有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叫做剑门关。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细雨骑驴入剑门,在巍峨的剑门关前,聚集着太多的金戈铁马,侠骨柔情。剑门关太险,太玄,太美,引人入胜,因此有了这段故事。《剑门》讲述得是人,但它的核心不过是在讲述一种精神:竖起脊骨便是剑,敞开胸怀便是门。
军史 连载 43万字
纤仙不弱质

纤仙不弱质

江山种山楂
纤纤弱质?不好意思,那只是看起来而已。这仙正修得开心,一次变故,坦途变险路。幸运儿成了倒霉蛋,这仙还怎么修?
军史 连载 14万字
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

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

有只老虎叫啊呜
21世纪的贾环在一场车祸中意外的穿越到了红楼梦这本书里,成为了一名不受别人待见的庶子—贾环。爹不亲娘不爱,无空间无系统,贾环泪流满面,就这么苟着,等待几年之后的抄家入狱吗?好在天不绝人之路,自家有灵活的大脑,勤劳的双手,还怕自己不能翻身不成?
军史 连载 1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