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上跳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正民蹬着自行车往石圪节赶时,日头已沉到山梁背后,把西天染得像块烧红的铁。 进了公社自家大院,他车都没停稳,拎着车把就往父亲刘国华的窑洞冲,掀开门帘时带起一阵风,吹得炕桌上的文件纸哗哗响。 “爸!王满银在罐子村弄的那垛堆肥,真成了!”他嗓门很大,气息还有点不均,急速喘着大气, “我蹲那儿跟了一天,最早的垛堆肥都黑油油的,冒着热气,结合市里理论数据,看效果,只会更好,不会差……!” 刘国华正趴在炕桌上核账,闻言慢悠悠抬起头,摘下老花镜用袖口擦了擦,镜片上的指纹印子蹭成一片模糊。 “急啥成了就成了。”他往炕沿挪了挪,烟袋锅子在炕桌角磕了磕,“坐下说,今儿在罐子村,详细说说整个过程,这法子的功劳能不能钉瓷实才是正经。” 刘正民挨着炕沿坐下,裤腿上的黄土簌簌往下掉。他把今天在罐子村看到,听到的情形说了遍。未了道“那垛堆肥确实比老法子强,市里的人在物料配比上没考虑……,而且王满银他们记录得也细,就是……。” “等等……,你是说,从村支书语气中能听出,王满银弄的这个垛堆肥,就是打着你指导的技术的名义在搞的”父亲刘国华不关注技术上的细节,他关心的是事情和儿子绑定的有多深。 如果如儿子所见所闻,那么王满银从开始垛堆肥开始,就有意将功劳转到自家儿子身上,也许有扯虎皮的嫌疑,但他有这项技术,那扯虎皮只能是锦上添花。 看来得重新考量儿子和王满银的关系。昨夜和王满银谈条件,王满银没有讨价还价,看来他不是不知道这件事的意义,而是早就知道这功劳安在他身上,和在自己儿子身上的区别。 “村支书王满仓一口一个‘刘同志指导的’,王满银也跟着帮腔,说技术都是我给的。”他摸出皱巴巴的烟盒,抖出支烟叼在嘴上,“连王满仓的闺女、王满江的儿媳都在堆肥小组记数据,看那样子,是想将来当技术推广员呢。” 刘国华点着烟,烟雾在昏黄的油灯里打了个旋。“这么说,王满银打一开始,就没打算把功劳往自个儿身上揽”他咂摸出点味道来,“这小子看着吊儿郎当,心里头亮堂着呢。他知道这功劳搁他身上,顶多出个小名堂;搁你身上,才是正经前程。” 刘正民没吭声,手指头在膝盖上蹭着。他以前总觉得王满银是个没正形的“逛鬼”,今儿这么一听,倒显得自己眼界窄了。 “你那脑子,真不如人家活络。”刘国华白了他一眼,烟袋锅子往炕桌上一顿, “村支书的闺女、大队长的儿媳,顶破天就是堆肥记录员,在垛堆肥扩广期当个技术推广员,成不了气候。关键是王满银都把功劳喂你嘴上了,你己是完善创新垛堆技术的实际技术人员。 所以,现在你得把这功劳钉瓷实了。”他往刘正民跟前凑了凑,“得去琢磨写份报告,把来龙去脉说清楚——就说你是瞅了市农科所的文件,才在罐子村搞的试点。” 刘正民眼睛猛地一亮:“我记着去年市农科所实验失败后,还发过文件,让各县收集堆肥数据,为明年实验打基础……” “对喽。”刘国华眯起眼,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把那文件找出来当由头,报告得写得扎实。实验咋搞的,数据是啥,效果咋样,一样不能少。等报上去,这功劳自然就落你头上了。” 第二天一早,刘正民揣着俩窝头就往县农技站跑。资料室里积着层灰,他蹲在地上翻了俩钟头,才从一堆旧文件里扒出市农科所那份通知。 纸页皱巴,边角卷得像晒干的喇叭花,他小心翼翼地摊开,见末尾果然写着“建议有条件的县乡开展垛堆肥实验”,心里头一下子踏实了。 “哟,正民,翻这老皇历干啥”同事老张端着搪瓷缸子进来,瞥了眼文件,嗤笑一声,“去年咱跟着折腾俩月,肥堆得倒挺高,最后全烂成了臭泥,你还惦记着呢” 刘正民把文件折成方块揣进兜,嘿嘿笑:“闲着也是闲着。我那老同学王满银,想回村娶婆姨,又扛不动锄头。年初我跟罐子村支书说,让他帮着试试堆肥,给几个工分混口饭吃。这不,市农科所要是来人查,咱也能说句‘没闲着’不是” “王满银那‘逛鬼’能弄这正经事”老张呷了口茶水,“别到时候肥没堆成,倒把你拖下水,别到时站里说你浪费资源。” “我让我“大”给罐子村支书递的话,没动用站里资源,你也知道村里,我们说的话不顶用…”刘正民无奈摊摊手。 老张也张张嘴,想说,又叹口气,他们真没多少实权。 打发走同事,刘正民心里头已有了章程。 打这天起,每个礼拜天他都往罐子村跑。有时跟着王满银他们拿铁叉翻堆,肥堆里的热气熏得人直冒汗; 有时蹲在王欣花旁边,把她本子上记的温度、湿度抄下来,遇着不懂的就拉着王满银到肥堆后头问。 四月追肥那阵子,他几乎天天泡在地里。看着村民们把黑油油的垛堆肥埋进玉米苗根旁,他蹲在田埂上数新冒的嫩芽,连王满江都打趣:“刘同志比咱当干部的还上心,这苗要是长不好,都对不起你这份熬煎。” 王满仓在一旁接话:“那是刘同志有真本事!你瞅这肥,黑得流油,今年粮食要是能增产,全靠这新法子了!” 一晃到了五月,窑洞外的老槐树都抽出了新叶。刘正民把攒下的五个本子摊在桌上,对着市农科所的文件琢磨了三天,总算写出份报告。 厚厚一沓纸,用棉线订得整整齐齐,他翻来覆去看了两遍,觉得没啥大毛病,揣着就往罐子村赶。 到村口时天已擦黑,远远就见王满银的窑洞旁亮着马灯,昏黄的光线下,一个人影正抡着镢头刨土,“吭哧吭哧”的喘气声顺着风飘过来。 “这是想改行当窑匠了”刘正民支好自行车,走到近前打量。 新窑的土坯刚挖出个轮廓,边缘修得像模像样,新翻的黄土带着股腥气,混着汗味在傍晚的风里打转。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普通人在民国,我该怎么活?

普通人在民国,我该怎么活?

望月庙的紫琴
"系统,给新四军八路军兑换10万支冲锋枪,100吨子弹……""宿主,您是要灭了华夏吗?""放屁,老子要灭了鬼子……""可您10万支冲锋枪给了八路军新四军,鬼子必定伤亡惨重,还敢和美国开战吗?你想想鬼子和美国开战动用的那些武器,是10万支冲锋枪能抵挡的吗?如果用在华夏,会怎样?而美国还会参战吗?没有美国参战,你要拿4万万同胞去填吗?"想
军史 连载 39万字
末日小蘑菇

末日小蘑菇

从前有座山
我懵懵懂懂在末日中醒来,半路捡了个天生异能的萌萌哒,我偶然进化出异能-种蘑菇,牛肝菌、汲水菇、肉息蘑菇,它们带给我食物、水、还有在末日中生存的资本,御姐女王、变异死敌、丧尸变异兽各种来袭,我只想找回失去的记忆,种小蘑菇,保护萌萌哒!
军史 连载 36万字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风流小书呆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包拯穿越到了北宋仁宗年间。但这个大宋朝和历史有所不同,不是纯粹的历史,而是一个怪力乱神的玄幻世界。庆幸。包拯绑定了一个金手指——青天系统!为民请命,伸张正义,便可获得青天功德,从而兑换技能。开局觉醒天眼,遍观阴阳。从此,包拯踏上了惩奸除恶,斩妖除魔的道路。青天三道铡:上铡皇亲国戚,中铡贪官污吏,下铡豪强劣绅,草莽刁民!尚方宝剑:如皇上亲临,先斩后奏。游仙枕:梦游地
军史 连载 111万字
一生一世灼灼桃源

一生一世灼灼桃源

顾昙
灼灼桃源,与他的初次邂逅,一场奇幻的唯美,却又给他带来灭顶灾难。当再次相遇,纷乱复杂的武林,尔虞我诈,步步心机,次次杀招。灵江水岸,断手之痛,一剑入心,他斩断..
军史 连载 0万字
完美型男成长记

完美型男成长记

耳垂有三两
陈辉,等下的舞会你就别去了,加班把那些资料收拾归类入档。创艺广告的总监聂果对着一个坐在会议桌子最底层的一个年级看起来有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用命令的语气道。
军史 连载 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