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虽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是陈恪的第四堂课,但授课地点又改了,鹤翔书院没有这么大的学堂,干脆设在池塘周边。

中午十二时多,池塘四周坐满了人,有讲究的搬张椅子,不讲究的干脆席地而坐,当走进鹤翔书院的陈恪看到眼前的景象,觉得发表演讲的机会来了。

于是他要考虑一个问题,“要不要感受一下那位的演讲技巧”

却得到一个消息,听王韶和章惇低语,知道国子监那边也来人了。

国子监是大兴王朝专门用来培养五品以上官员子弟的学府,教学质量不能跟太学院比,但学生却个个都是衙内。

他知道衙内,也知道衙内这个身份被那个世界的《水浒传》破坏一个干净,但事实是五品以上官员的儿子都被称为衙内,与人品的好坏无关。

他们背靠各级高官,所以这帮衙内的到来就让胡缓和高适做好了心理准备,一旦某些官员攻击陈恪,他俩应该采取什么补救措施

而陈恪却不在意地登上讲台。

这是一座专门给他搭建的讲台,高有一米五,宽两米长三米,台上放了一张矮桌,陈恪坐在支踵上讲课。

这个安排让他恢复了讲课的感觉,如站在讲台上,他就要召唤那位演讲大师附体了。

发现自己不能进行演讲,就端端正正地坐在矮桌后,先向坐在正面的胡缓、高适、张出尘抱拳一礼,方才缓缓说道:“上堂课有同学问我为何不说兵家,这堂课我就从兵家说起。”

他说出一个新名词,但这时不是提问的时间,于是有人暗暗记下准备提问。

然后听他说道:“说兵家必先说《孙子兵法》,该书的第一篇既为‘计篇’,但通篇却无一计一策,何也各位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陈恪提问,然后垂下眼帘不再言语。

可台下的师生却没一人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他们没有想法,而是陈恪常常语出惊人,答案往往不是已经固化的解释。

在这份等待中,陈恪抬起眼帘缓缓说道:“百家争鸣,只有儒、道、墨、兵、法、医、农和阴阳这八家传承下来。”

“而在这八家中,医、农、阴阳属于专业之学,我们在这堂课中不予讨论,因为我也不懂。”

听他坦诚自己不懂,四周传来一片低笑声,他是唯一一个公开说自己不懂的助讲。

大家笑过之后听他继续说道:“而在其余五家中要将墨家单独拿出来,因为《墨子》是门不断研究的学科,明白其中一点后马上会发现下一个点,穷其一生也没法找到终点。

听其言众人愕然,他对《墨子》竟推崇到这个地步

然后听他再说:“还有四家,儒道兵法四家,我再将法家拿出来,不仅因为它的思想出现较晚,重要的是此学说必须与儒道兵三家学说结合一起使用才行。”

听他娓娓道来,众师生再次进入被洗脑状态。

自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其他学说被儒家不断排挤已至边缘之境,而陈恪是唯一一个将几大家进行分门别类的人。

他将医、农、阴阳作为专业学科,将《墨子》作为研究学科,将法家学说作为辅助学科,这种分类让众人细细品来竟觉得很有道理。

而陈恪给他们细品的时间,三分钟后方才缓缓说道:“而在儒道兵三门学术中,我将《论语》、《道德经》和《孙子兵法》作为智慧源学。”

他又提出一个新概念,智慧源学一解释大家都明白,“这三部书是将人类智慧进行总结、规范并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说,是以后各类学说的根。”

听到这个定性张出尘轻出一口气,她是真怕陈恪说出出格的话。

可她不知道的是,陈恪对这三部书也是推崇备至,他反对的不是《论语》,而是那些给《论语》掐头去尾胡乱解释的学术。

他敢这么干是进行过计算的,这个时期应该是那个世界的北宋仁宗时代,是古代文化昌盛的最后一道亮光。

借着这道亮光他要做点什么就从教育入手,在他心里,大兴人等于宋人等于汉人等于华夏民族。

基于这个认识他就要继续说,“孔夫子教育三千弟子,贤人七十二名,但光大儒学的却是孟子和荀子,而孟子曰‘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你们认为谁说的对”

陈恪再提一个问题,与本课风马牛不相及,但还是没人说话,他们想听陈恪怎么说。

于是陈恪缓缓说道:“我却说‘人本无性’,幼时表现出的善恶与其父母有关。”

这个答案一出,四周顿时响起一片嗡嗡声。

众人本来都有答案,大多数人支持“人性本善”说,也有一些人支持“人性本恶”说,但陈恪却说“人本无性”。

于是众人议论纷纷,而陈恪却微阖双眼进入到寂静之中,感觉嗡嗡声由近及远逐渐消失,再次进入到那种极度舒适的状态中。

这种状态持续一小会,等耳边再次传来了嗡嗡声,听声音逐渐减弱直到消失,陈恪睁开双眼,淡淡地说道:“恶源于欲望,当有能力完成欲望时表现为行为。”

“而婴儿有何欲望又如何表现这种行为既没有又如何定性其本善或者本恶呢”

“如看到可以实施行为的人行善或者行恶,就定性为人性本善或者本恶,那婴儿就不算人吗行善或者行恶的人就可以代表所有的人性吗”

他发出一连串的疑问,听者的头上陆续冒出一个个小问号,他们有点懵。

而他也不想在这里做解释,淡淡地说道:“这个题目太大,我们以后探讨,这时说出来就是证明智慧源学的特点。”

“孟子与荀子能够发扬夫子儒学,不以注解夫子所言而固步自封,在《论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悟透智慧源学深刻内涵的表现啊!”

陈恪慨叹一声继续说道:“我从兵学转入到八大家,再对八大家的学说进行分类,然后又转入到孟子、荀子,就是要论证一件事,《孙子兵法》里的计篇为何没有计策”

他又将话题转到《孙子兵法》身上,众人的脑子只能跟着他的声音走,然后听他说道:“计篇是用来告诉学习者如何使用计谋的基础学,也就是智慧源学。”

“这一篇用五事和诡道来说明庙算的重要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先做好自身与敌方的实力统计,然后进行计算以得出胜败的概率。”

说到这他再次闭嘴,而四周却鸦雀无声。

没人提问他就要继续说:“这是实施所有计策的基础,也是可以延伸到治国、理事、学习、农耕、商业各个领域的智慧源学,所以我要单独讲。”

“以治国为例,全国有多少人口、多少耕地、多少河流,哪个地区富裕哪个地区贫穷这些基本情况若不能清清楚楚,如何施政”

“再以学习为例,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而盲目跟风,你就是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的尾巴,成不了大器。”

“我要提醒各位,当你学好智慧源学时就要考虑一件事,是想一生碌碌无为、还是想有所成就如想有所成就就去学习自己擅长、喜欢的学术。”

这堂课他讲完了,立刻有人高声问道:“请问先生、何谓同学”

这位仁兄准备了很长时间,一定要做第一个提问者

这个问题好回答,陈恪朗声回道:“同学就是同时学习的意思,我在台上讲你在台下听,不论是讲者还是听者都在学习。”

“我在讲的过程中不断理清自己的思路,为让各位听得明白就必须寻找各种证据,通过这种方式明白了许多道理,而你们的提问也让我知道下步需要解决的学术问题,所以我们是同学。”

这句解释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

又有同学起身问道:“先生喜欢什么学术”

“道学。”

听他答得毫不犹豫,提问者再问:“为何”

他回道:“我这人挺懒,没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顺其自然想睡就睡、想走就走,这样的性格还是喜欢道学吧。”

提问者给他树立一个人设的机会,喜欢道学可以免除许多猜忌,一个想当神仙的人不会贪恋人间的权势。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三史剑客闹大唐

三史剑客闹大唐

三无战神
上一轮地球文明(史前文明)末期的光电信息时代的人类为逃避末日灾难而飞赴柯伊伯带浮星间建城定居,他们去世七亿年后被其后代----快子传物时代的柯伊伯人(史后文明)用生物信息复制技术唤醒,于是,他们从柯伊伯人类太空城坐飞碟(被现代人误以为是外星人)来到新一轮地球文明(史中文明)中的冷兵器时代的大唐。于是,三史剑客就披挂上阵,大闹大唐。
军史 连载 147万字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南无火蛾万千悲勇
“我以前怕你李世民,是我想活,现在我都不想活了,我还怕你?”“孤乃高祖皇帝之皇长孙,文德皇后之嫡长子,如今已居东宫十七载!当今天下皇太子之位舍孤其谁!岂是皇帝不配就不配?你们说废就废的?”““既有史官在此,我之言,自当记录流传后世!”“大唐贞观十六年,皇太子李承乾,手捧母后文德皇后之灵位,身着高祖皇帝亲赐皇太孙之冕服,自刎于太极殿中!”“自此史书可表,大唐皇帝李世民,囚父,弑兄,杀弟,灭侄,霸嫂,
军史 完结 121万字
金玉良医

金玉良医

寂寞的清泉
【清泉的新书《农家娇女》已经上传,请亲们多多支持!】为给老驸马冲喜,长亭长公主庶孙迎娶陆家女……新娘……却……现代女医穿越而来,面对糟糕的局面,陆漫只..
军史 完结 1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