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猫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殿内只剩下墨渊和阿砚,还有木公留下的那块 “农为邦本” 铁牌。 阿砚伸手摸了摸铁牌上的字,指尖能感觉到笔画的温度,那是炉火还没散尽的余温。 “阿砚。” 墨渊突然开口,目光落在远处的田埂上,“知道墨家为什么能在乱世里立足吗” 阿砚摇摇头。她以前以为是因为墨家的技艺高超,后来觉得是因为 “兼爱非攻” 的教义,现在却有些说不准了。 “因为我们懂庄稼。” 墨渊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诸侯忙着抢城池,我们忙着种庄稼;权贵忙着比奢华,我们忙着造农具。等到天下人都吃饱了,自然就明白,什么才是真正该争的。” 暮色渐渐浓了,锻铁坊的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晕透过气窗,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影子。 打铁声还在继续,只是节奏慢了些,像在哼着支古老的歌谣。 阿砚转身往锻铁坊走去,她答应了石师傅,今晚要帮他打磨完最后一批镰刀。 路过田埂时,她捡起墨影的机关鸟落下的麦粒,轻轻放进土里。 或许明年春天,这里会冒出棵麦苗,在阳光下摇摇晃晃,像个新的希望。 火炉里的火渐渐转暗,通红的炭块变成暗红,却在灰烬深处藏着点点星火。 那些火星忽明忽暗,像无数双眼睛,望着即将到来的黎明。 阿砚知道,只要这些火星不灭,墨家的火就永远不会熄,无论暗流多汹涌,总能在石头缝里,长出生机勃勃的绿。 墨家粮仓的木门刚被推开条缝,艾草的清香就顺着门缝钻了出来,混着新麦的甜气,在鼻尖缠绕。 阿砚抱着陶罐往里走,罐底的粟米随着脚步晃出细碎的声响,“沙沙”地在空荡的粮仓里回荡,像有只小老鼠在暗处磨牙。 墙角堆着刚收的新麦,用村民送来的粗麻布盖着,布角垂在地上,被往来的脚步踩得发皱,边缘起了层毛茸茸的毛边。 “阿砚,快来!” 石陀的声音从粮仓深处传来,带着点兴奋的沙哑。 他正踮脚往最高的粮架上放陶罐,腰间的铁钳随着动作晃得叮当响,像串不怎么好听的铃铛。 “魏都又送东西来了,这次是百匹麻布!堆得跟小山似的,看着就喜人!” 阿砚绕过堆成小山的草药—— 有治外伤的三七,叶片上还沾着晨露; 也有防蚊虫的艾草,捆成小把倒挂在梁上,干燥的叶片轻轻晃动。 这些都是各村百姓听闻墨家可能有难,连夜送来的,李家庄的王大娘还在草药堆里塞了袋炒花生,说是给熬夜守寨的弟子补精神。 她走到石陀身边,看着那堆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布,每匹都用红绳捆着,布面泛着细密的光泽,经纬线织得比墨家自用的紧实三倍,一看就是魏都工官署监制的上等货。 墨渊手里捏着封信,站在粮架前,信纸是魏宫特有的桑皮纸,米白色的纸面上泛着淡淡的光泽,边缘压着云纹暗记,摸起来有微微的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