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伟大的 “语言学家”
明月无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以啊李老!第一次学拼音就这么标准。以你的速度,要不了几个月,应该就能掌握现代常用字了吧!” 薛昊赞叹道。 李斯没有理他,自顾自地沉浸在学习中。 开玩笑,他李斯自小就是神童,学哪样东西不是手到擒来。 见没人理会,薛昊自觉没趣,讪讪地笑了笑。 “李老,你忙。我去处理点私事。” 他离开书房,往储藏室走去。 那里还有半吨金饼要熔炼呢! ...... 只要全神贯注,时间就过得很快,爱因斯坦大神似乎这样解释过相对论。 不知道过了多久,当薛昊的肚子开始咕咕叫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三个小时。 薛昊停下了工作,看了看面前那堆似乎没有减少的金饼。 再数了数自己的劳动成果——112根小金条。 才处理了11公斤。 原来金子太多竟然也是一种烦恼。 得尽快去搞一台中频炉,外加自动浇筑工具了。 薛昊心想。 揉了揉肚子,薛昊来到厨房。 若是他一个人,这时候多半就吃两包方便面了。 但如今嘛...... 考虑到老年人的口味和牙口,他煮了一锅面条。 也没加什么作料,一小撮鸡精,几滴香油,配菜则是西红柿切片。 想了想,薛昊又在李斯那碗面条的下面加了一个煎蛋。 “李老,歇一歇,吃早饭了。” 端着面碗来到书房,薛昊对依然全神贯注于学习的李斯说道。 李斯的指尖还停在鼠标上,听见声音才缓缓抬眼。 许是专注太久,他眼底带着点刚回神的茫然。 直到目光落到薛昊手里的面碗上时,才他慢慢敛起那点怔忡,喉结几不可察地动了动。 从昨夜到现在,他满心思都在那些“能发声的方盒”和“弯弯曲曲的符号”上,竟忘了时辰,也忘了饿。 “有劳小友了。” 李斯鼻翼翕动了几下,一股奇异的香味勾动了他的嗅觉。 “这是什么”李斯夹起一片番茄,好奇道。 “李老,这叫番茄,也叫西红柿。并非华夏本土蔬菜,你不认得很正常。” “那老夫倒要好好尝尝!” 说着,李斯将番茄送入口中。 番茄刚触到舌尖,酸甜的汁水便在李斯口中爆开,和他过往尝过的浆果、蔬菜截然不同。 “这‘西红柿’竟如此爽口。”李斯放下筷子,指尖轻轻点了点碗里剩下的番茄片,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新奇。 “比关中的沙棘多了几分甜润,比江南的梅子又少了些涩意,倒是开胃。小友,你说这是外邦之物,不知我大秦能否引入。” “太远了,在大洋彼岸,超过万里的距离,中间无数的洋流,台风,暴雨......以大秦的航海术,九死一生都是轻的。哪怕侥幸到了,也回不来。” “万里之遥啊!” 放下筷子,李斯悠然神往。 “老夫曾随陛下去过东海,当时只觉碧波万顷,一望无垠。没想到,如此遥远的地方,还有这样的奇物。看来,寰宇之大,远超我的想象。” “哈哈!”薛昊笑了。 “不瞒李老,之前我给政哥看过世界地图。呃,也就是整个天地的舆图。当时他的表情,和你也差不多。” “陛下也知道了”李斯忙道:“快快快!小友让我看看那个‘世界地图’!” 薛昊在电脑上找到之前给嬴政看过的软件,点击打开。 很快,李斯也陷入和嬴政一样的失落中。 “原来,华夏所据,诸侯之所争的,就只有这么大一点。”他喃喃自语。 突然,他抬起头。 “陛下一定很不甘心。”李斯笃定道。 不愧是四十年君臣啊! “不错!政哥又起了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薛昊道。 他的手抚过整张地图。 “李老,你说,若世上只有一个国家,该有多好啊!” “一个国家,天下大同!”李斯呢喃道。 “对!”薛昊激动道。 “让大秦统一世界,华夏从此无忧。”想起后世华夏所遭遇过的无数灾难。 他的牙齿都要咬碎了。 “李老,请你帮我,我要如何做。如何才能更快,更好的帮助大秦” 闻言,李斯来了兴趣,这他可太熟了。 “怎么,我这把老骨头了,小友还看得上啊哈哈哈!”他自嘲道。 “您才七十岁罢了!现代医学发展。李超人,巴股神这些人,哪个不是九十多了还在掌权咱们有的是钱,用上最好的医疗,李老你再活上二三十年,有什么稀奇。” 薛昊不以为然。 李斯的眼神亮了起来。 没有人不想多活,特别是他这样野心勃勃的人。 “小友可是认真的老夫还能再活几十年” “那是自然,我看李老身体很硬朗嘛!不但是你,政哥也能长寿。” 薛昊斩钉截铁道。 “好!好!好!” 李斯连叹三声。 他三口两口把面吃完。 “小友,你出去吧!别打扰我学你们的这个‘简体字’,再有一下午,就该掌握得差不多了。” “你说什么!”薛昊惊了。 一天!不,仅仅半天,李斯就能完全掌握简体字 “大惊小怪!”李斯瞥了他一眼。 “老夫对文字还是有些心得,规范秦篆,也有我的几分功劳。”他自信地微笑道。 靠!我怎么忘了,眼前之人,可是汉字演化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啊! 换成现代头衔,那就是:伟大的语言学家! 区区的文字转化,对人家来说算得上什么 “秦皇一统国开初,各地方言差异储。小篆横空而出世,李斯主政字同书。” 薛昊喃喃道。 李斯微微怔愣,很快明白过来,这是后世人对自己功绩的认同。 “过了!其实也并非老夫一人之功。当年,太史令胡毋敬也有帮助。可惜,他已经故去。当年的老友,如今大都凋零了。” 李斯感慨道。 (胡毋敬,复姓胡毋,单名敬。) (“李斯作《仓颉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汉书艺文志》) 见李斯陷入回忆,薛昊不再打扰,收回碗筷,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