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猜我猜你猜不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顾家女学在宥阳的成功与实践,如同投入沉寂湖面的一颗巨石,其激起的涟漪,远超宥阳一地,渐有蔓延至整个大周疆域之势。明兰当年那份“有教无类”的坚持,在历经时光的淬炼与事实的印证后,不再被简单视为侯府夫人一时兴起的“善举”或“悖逆”,而是逐渐被一些有识之士解读为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教化探索。一股关注女子教育、尤其是拓宽平民女子受教育机会的潜流,开始在帝国看似稳固的伦理秩序下,悄然涌动。 这种影响,最初是以一种隐秘而谨慎的方式扩散开来的。首先是一些与顾家交好、或与盛家有旧、本身思想较为开明的官宦士绅家族。他们或许曾对明兰的做法心存疑虑,但多年来冷眼旁观,见顾家女学非但没有败落,反而蒸蒸日上,培养出的女子无论出身,皆言行得体、能力出众,甚至对家族产生了积极的反馈,便开始重新审视自家后宅的教育。 一位在邻州任职的知府夫人,在参加完顾家一次宴会后,深受触动。回到任上,她便与丈夫商议,虽未敢如明兰般大张旗鼓招收贫寒女子,但却在自家设立的族学中,破例允许家中较为清贫的旁支女孩、甚至一些家生奴仆中资质聪慧的女儿,与嫡系小姐们一同启蒙读书,只是座位略靠后,且侧重于实用技艺的教导。此举起初也在族内引起些许微词,但这位夫人以“顾侯夫人珠玉在前”为例,又言“族中女子皆是我族血脉,多学些本事,将来无论是聘入高门还是管理自家庶务,总是家族助力”,竟也勉强推行了下去。数年之后,族中果然出了几位因知书达理、善于理财而助益夫家的女子,反倒成了该家族的一桩美谈。 类似这样有限度的模仿和变通,在各地悄悄发生着。一些家境富裕、主母较为开明的家庭,开始为女儿聘请不仅教授诗书,也兼授账目、医药、甚至简单律法常识的女先生。虽然范围仍局限于家族内部或亲近的社交圈,但女子教育的内容,已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拓宽和下沉。 真正标志着这股潮流形成一定规模的,是继宥阳之后,在江南几个文风鼎盛、商业繁荣的州县,陆续出现了几家明确宣称借鉴“宥阳顾氏女学”模式的新式女学堂。这些学堂的创办者,身份各异:有致仕归乡、思想开通的官员,有家资丰厚的儒商,甚至还有几位本身就是从顾家女学走出去、嫁入当地后有心效仿的毕业学生。 这些学堂的章程各异,开放程度也不同。有的较为保守,仍以招收士绅商家女子为主,但课程设置上大大增加了记账、看账、家事管理等实用内容;有的则更为大胆,明确设立“内斋”与“外斋”,或“正科”与“艺科”,面向不同阶层的女子招生,虽束修标准不同,教学重点有异,但至少在名义上,打破了女子教育完全由门第垄断的局面。 例如,在江宁府出现的一所“惠贞女塾”,便是由一位嫁入当地豪族的顾家女学毕业生牵头,联合几位志同道合的官商夫人创办。她们不仅招收本地闺秀,还特意辟出一院,招收家境清寒但心灵手巧的女子,免费教授纺织、刺绣、染色等高级技艺,并承诺学成后可由女塾推荐至合作的工坊就业,其模式与顾家女学外舍如出一辙,只是更侧重于手工业技能的培养。该女塾因切合了江南纺织业发达的需求,开办不久便声名鹊起,求学者络绎不绝。 这些新兴女学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更为广泛的社会讨论。支持者认为,让女子习得谋生之技,可减少家庭负担,稳定社会;让平民女子也知晓礼仪,有助于教化乡里,是“王道”之体现。反对者则依旧高唱“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调,担忧此举会动摇纲常,使女子“心野”,不利家宅安宁。双方在士林清议、坊间茶馆争执不休,各种观点的文章也开始见诸于一些非官方的文集、小报之上。 然而,无论争论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女子受教育的机会,尤其是平民女子接触知识技能的门槛,确实在缓慢地降低。虽然距离真正的“平等”还遥不可及,覆盖的范围也仅限于部分开化地区,但星火已然点燃,并呈现出燎原之势。越来越多的女孩子,无论她们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还是寻常巷陌之户,命运因为多读了几年书、多学了几样本事,而发生了或显着或微妙的改变。她们或许成了更能干的当家主母,或许成了工坊里受人尊敬的技术女工,或许成了乡间略通文墨的“先生”,或许只是成了一个更能明事理、教育好下一代的母亲。这一点一滴的改变,汇聚起来,便是一股沉默却强大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重塑着社会的肌理。 明兰身处宥阳,通过顾廷烨的官场网络、盛家的人脉以及女学毕业生们反馈回来的消息,对这些变化并非一无所知。她很少对外评论,但每当听到某地又新开了一家招收平民女子的学堂,或是某位出身寒微的女学生因才德出众而得到认可时,她平静的面容上总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她深知,自己当年种下的,不过是一颗小小的种子,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芽、抽枝、散叶,乃至引来仿效,并非她一己之功,而是时代潮流暗合,是无数人内心对公平与进步的渴望共同作用的结果。她只是恰逢其会,勇敢地做了那个最先推开窗扉的人。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回到大明当崇祯

回到大明当崇祯

云中怪客
现代人朱尤简穿越大明成为崇祯之后,动工业革命,建设大明帝国主义的那些事儿。
军史 完结 87万字
洛洛历险记之太阳星神

洛洛历险记之太阳星神

我懒的要死
陈寻穿越到世界,成为狂野之城新诞生的黑铁兽……陈寻:“等等,黑铁兽?这明明是太阳星神阿波罗的身躯啊!”狂野猩:“阿波罗是我兄弟,谁想动阿波罗就是动我狂野猩!”猛虎王:“战争是场肮脏的游戏!而阿波罗却是最强的玩家!"洛洛:“阿波罗这么厉害,我这辈子还能回家吗?”暴龙神:“啊!世界上怎么会有比我强这么多的战王!我不服!"萨隆:“什么?阿波罗打回来了!”[慢热开局,大家不要急呀!]
军史 连载 52万字
猎国!

猎国!

小兵大将
地下世界当之无愧的王者段风,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中从未出现过的朝代,成了大虞王朝六世子,面对身侧虎狼环伺、重重危机,他先攘内后安外,统领十万铁骑,马踏山河,君临天下。且看我……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军史 连载 41万字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北大荒
传统文+无系统。清朝末年,慈禧当政,朝政腐朽,遍地狼烟,列强虎视眈眈。中华之殇,何人可救?石镇清穿越1863年,化身石达开。面对汹涌的大渡河和骆秉章川军的围追堵截,这等天崩开局。他带领将士们力挽狂澜,逢绝地而重生,最终冲出大渡河,在四川成都建政。他打捞张献忠江口沉银,收天国残部,捻军,天地会,灭清,诛列强,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终成为一代帝王。
军史 完结 1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