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猜我猜你猜不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孙辈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顾廷烨与明兰更注重向他们传递一种关于“幸福”与“人生意义”的更深层理解。他们不希望孙辈们在追逐外在的功名利禄中迷失自我,而是希望他们能拥有获得内心平静与满足的能力。 一个夏日的夜晚,繁星满天。明兰带着几个年纪稍长的孙辈在庭院中的葡萄架下纳凉。晚风拂去白日的暑气,带来花草的清香。孩子们围坐在祖母身边,听着草丛里的虫鸣,看着天幕上闪烁的星辰,气氛宁静而美好。 明兰摇着团扇,看着孩子们被星空吸引的专注模样,轻声问道:“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最幸福的”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像祖父那样,当了大将军,打了胜仗,受万人敬仰,最幸福!”有的说:“像大伯父那样,做了大官,管着很多人,很有权势,最威风!”也有的说:“要有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和首饰,有吃不完的好吃的点心……” 明兰听着他们稚气的回答,微微一笑,没有立刻否定,而是缓缓说道:“祖父当年在边关,风餐露宿,枕戈待旦,一场大战下来,身边的袍泽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那份荣耀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无数人的牺牲。你们大伯父在朝为官,看似风光,却也时常夙夜在公,殚精竭虑,一言一行都需谨慎,承受着外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孩子们若有所思的小脸,继续道:“至于华服美食,固然能带来一时的欢愉,但若日日如此,也便习以为常,未必能一直感到快乐。你们看那些终日为衣食奔波的寻常百姓,一家人围坐一起,吃一顿简单的热乎饭菜,或许其乐融融,也觉得满足。” 她将孩子们揽得更近些,声音柔和而充满力量:“祖母和祖父活了大半辈子,见过繁华,也经历过低谷,慢慢悟出一个道理:真正的幸福啊,往往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外人羡慕的东西,而在于你的内心是否安定、充实、平和。” 她指着夜空中的北斗七星,道:“就像那北斗,无论世间如何变幻,它总在那里,为迷途的人指引方向。一个人的内心,也要有自己的‘北斗’。这‘北斗’,可以是你真心喜爱的学问,可以是你愿意为之努力的目标,可以是你与家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也可以是你坚持的、正确的道理。” “比如说,”明兰举例道,“你用心读通了一本难懂的书,解出了一道复杂的算题,那种豁然开朗的喜悦,是任何玩具都换不来的。你靠自己的努力,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看到别人因你而露出笑容,那份内心的踏实与温暖,比得到任何奖赏都更珍贵。你与兄弟姐妹和睦友爱,互相关心,这份亲情带来的安稳,是再多财富也买不到的。” “所以啊,”她总结道,“不要只盯着那些耀眼的东西。好好读书,是为了明事理,开阔眼界,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有能力,而不是仅仅为了考取功名。学习才艺,是为了陶冶性情,丰富生活,而不是为了在人前炫耀。珍惜家人朋友,是因为他们是你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将来,无论你们是像祖父一样驰骋沙场,还是像大伯父一样位列朝堂,或是从事别的行业,祖母都希望你们能记住,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安宁,是否充实。守住自己的品性,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珍惜身边真正重要的人,内心自然满足。这份内心的平静与充实,才是谁也夺不走的、真正的幸福。” 孩子们依偎在祖母身边,听着她温柔而富有哲理的话语,望着漫天静谧的星辰,虽不能完全理解其中深意,但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祖母话语中传递出的那种超越物质的力量,却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这关于“幸福”的启蒙,远比任何知识的灌输,更能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选择与心境。顾廷烨与明兰,正以他们毕生的阅历与智慧,努力为孙辈们构筑一个强大而丰盈的内心世界。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太上遥

太上遥

帝衣戏旦
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是我辈。
军史 连载 122万字
变成女生后,女主追求不一样的我

变成女生后,女主追求不一样的我

梓瑶子
[系统+变百+变身+腹黑]穆瑶穿书了上一刻还是刚刚毕业的高考生,下一刻双眼一黑,穿越到了刚刚才追完在小说里,成为前期经常欺负女主的恶毒女二号穆瑶看了看自己一米五的身高穆瑶:为什么全世界的穿越文,都是一米五啊!那照这样下去,女主是不是还应该重生啊系统:平时没少追文吧?放心,有我在,又不会断手断脚就在穆瑶准备跑路时,一个熟悉的人影,出现在了她的眼前.....(内容偏向于日常,非复仇)
军史 连载 52万字
想见你之芝兰叙

想见你之芝兰叙

渭川田家
青春应当是浓烈灿烂的他们有一见钟情的初遇,也有相互救赎的奔赴可是.....他们的结局也不应该一个没能成年一个锒铛入狱
军史 连载 63万字
古人的智慧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一部跨越黄帝一生的恢弘史诗,揭秘从实践到理论的诞生传奇!不止是历史,更是源自上古的养生真言。这部小说以黄帝的一生为线索,展现了从实践到理论、从诞生到传承的全过程。黄帝自幼聪慧,目睹部落疾苦后立志学医。他拜岐伯为师,亲尝百草、学习阴阳五行。为求精进,他周游天下,博采各地医疗之长。后于崆峒山问道广成子,完善了中医的哲学根基。最终,黄帝与岐伯等共同整理毕生所学,编撰成,确立了中医"治未病&#34
军史 连载 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