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未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番来自高层领导的直接肯定,分量极重。 陈长河闻言,连忙一脸谦虚地微微欠身:“领导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些分内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林贺胜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过谦。 随即,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那是一种混合着期望与失望的无奈。 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低沉了几分,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唉,我要家里那个不争气的小子,能有你十分之一的沉稳和出息,我这个当父亲的,怕是做梦都要笑醒喽……” 这话语来得突然,涉及领导家事,十分敏感。 陈长河闻言,眼观鼻,鼻观心,没有接话,甚至没有流露出任何好奇的神色。 只是保持着安静聆听的姿态,仿佛没有听见那句关于儿子的感慨。 办公室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林贺胜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失言,立刻收住了话头,脸上的那一丝怅然迅速隐去,重新恢复了领导者的沉稳。 他显然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的意思,更不需要陈长河的回应。 他清了清嗓子,将话题拉回正轨,眼含鼓励地沉声道:“长河啊,你还年轻,未来的路很长。 国家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你们这样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冲在前面。 好好干,继续发挥你的才智,不要有任何顾虑!” “是,领导,我一定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陈长河站起身,郑重表态。 “很好。” 林贺胜满意地点点头,又勉励几句,示意谈话结束。 陈长河再次微微鞠躬,然后转身,步履平稳地离开了林贺胜的办公室。 离开办公大院后,陈长河收敛心神,挥手招了一辆出租车,前往机场。 他倒不是要立即赶回云海市。 而是去接人。 片刻后。 首都机场国际到达大厅。 陈长河站在接机的人群中,目光专注地注视着出口。 他在等待两位重要的人——黄聚山与洪犇。 时隔近三个月,这两位被他寄予厚望的计量经济学新星,终于处理完了在美国大学的所有离职手续和其他私人事务,彻底告别了海外生涯,踏上了归国的航班。 他们选择的航班直飞目的地,正是京城。 不大会儿。 航班抵达。 当黄聚山和洪犇推着满载行李的推车,随着人流走出闸口时,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气质卓然的陈长河。 两人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和感动的神色。 “陈主任!您怎么还亲自来了!” 黄聚山加快脚步上前,紧紧握住陈长河的手。 他没想到陈长河会亲自到机场迎接。 洪犇也颇为动容:“是啊,陈主任,这太麻烦您了。我们自己去云海报到就好。” 陈长河笑着与他们一一握手,语气亲切而真诚:“欢迎回国!你们远道而来,我作为东道主,来接一下是应该的。 再说,我们计量经济学研究室的‘大脑’终于到位了,我这是迫不及待啊!” 他看了看他们身边堆积的行李,关切地问:“一路上还顺利吧” “顺利,顺利!” 黄聚山连忙点头:“行程顺利,各方面也都安排好了,我们就等着到云海安顿下来,立刻投入工作!” “好!” 陈长河满意地点头:“今天时间有些晚了,咱们先去酒店放下行李,然后吃个午饭,在这里好好休息一晚。 等到明天早上,咱们乘坐航班一起回云海。 赵旭他们已经把研究室的准备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就等你们二位走马上任,大展拳脚了!” 寒暄中,陈长河自然地帮他们拎起一个随身行李,引着他们向机场外走去。 黄聚山和洪犇紧紧跟随在他身边,心中愈加感动,暗暗思索,接下来一定要努力工作,决不辜负陈主任的知遇之恩! …… 在京城休整一晚后。 第二天清晨,陈长河与黄聚山、洪犇一同登上了返回云海市的航班。 飞机抵达云海机场,三人取了托运的行李。 足足有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箱子,里面装满了书籍、资料和一些个人物品。 走出接机口,陈长河目光一扫,便看到了已经等着他们的罗志旺和赵旭。 他们是被陈长河特意安排来接机的。 三人拉着行李出去。 罗志旺和赵旭迎上来。 “聚山,洪犇,这位是我们中心的副主任罗志旺同志。” 陈长河介绍了罗志旺,又介绍赵旭:“这位就是赵旭,你们之前电话、邮件往来很多了。 赵旭也是我们中心计量方向的青年骨干,以后就是你们的得力搭档了!” 接着,他又笑着对罗志旺和赵旭介绍:“这两位就是聚山和洪犇了,我们计量经济学研究室的顶梁柱,今天总算正式归队了。” 黄聚山和洪犇赶紧与罗志旺、赵旭握手寒暄。 看到副主任和赵旭亲自开车来接机,两人愈发感动:“罗主任,赵老师,真是太麻烦你们了,还专门来接我们。” “这有什么麻烦的。” 罗志旺爽朗一笑:“你们二位远道而来,我们来接一下是理所应当的!” 说罢,他又看向陈长河:“主任,我和赵旭是开着咱们中心的两辆公务车来的,正好一辆拉人,一辆放行李……咱们先上车,带聚山和洪犇去家属院” “好。” 陈长河点点头,又对对黄、洪二人说:“学校这边已经在家属院为你们每人准备好了一套住房,都是三室一厅,一百多平米,已经简单打扫布置过了,基本的生活用品也备齐了。咱们先过去,把行李放下,安顿下来再说。” “谢谢主任,学校考虑得太周到了!”黄聚山和洪犇连声感谢。 罗志旺和赵旭各接过一些行李,五人来到停车场,这里停着两辆非常新的捷达。 车是上个月买的。 现在的经济研究中心,人越来越多,工作也越来越多,经常需要外出调研、开会什么的。 考虑到实际需求,陈长河特批一笔资金,买了这两辆车。 “主任,您和聚山、洪犇坐赵旭的车,路上正好可以聊聊工作。” 罗志旺一边往其中一辆车上装行李,一边说道:“我开另一辆车,负责运送这些行李。” “好。” 陈长河点点头。 几人一起动手,把行李装在那辆车上,又各自上车。 前往江北大学家属院的路上,陈长河坐在副驾驶,黄聚山和洪犇坐在后排。 赵旭一边熟练地开着车,一边与后座的两位就之前邮件中讨论过的研究室设备调试、数据库接入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气氛融洽而热烈。 陈长河偶尔插话,介绍着中心近期的情况,以及云海市的风土人情。 车窗外的景物飞速掠过,黄聚山和洪犇看着这座即将长期生活的城市,心中充满了对新环境的好奇和对未来事业的期待。 其实,在回国途中,他们除了期待,还有些许不安与忐忑。 但现在…… 陈长河周到细致的安排,以及同事们的热情,让他们甫一落地,便感受到了浓浓的归属感。 就好像,他们本就是这座城市、这个集体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