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有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了逐影楼的情报,陈大全对三县的掌控如虎添翼。 他坐镇宣义城,万沧为副城主,二人全力推行新政。 此次,阻力微乎其微。 仅有的三两个顽固分子,牛爱花率特战军轻松将其荡平。 至此,北地三县:黑石、保宁、宣义。 军政权柄完全落到了陈大全手里。 北地彻底结束了长久以来的混乱,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境内所有势力,皆统一改旗易帜。 成为“北地霸军”下属分支,奉陈大全为共主。 ... 陈大全难得正经起来,埋头继续完善新政!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严禁各路“霸”军相互厮杀、劫掠百姓... 但他并未禁止所有“灰色”行为。 尤其是以往北地重要的商贸“走私”生意。 陈大全反而是大大鼓励。 他的口号是:做生意,不寒碜,北地可货通天下! 另外,陈大全还鼓励三县,从各自相邻的边境招纳流民、贫民前来北地安家落户。 此令一出,各色人口,纷纷涌入三县。 仅半年时间。 在安稳环境下,三县几乎焕然一新。 以往横行的盗匪不见了,路上的商旅越来越多。 遍布各地的新村落纷纷建成,大量田地被开垦出来。 原本半死不活的旧村镇,也在逐渐恢复活力。 短短半年,北地全境,从城镇到乡村,军民精气神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人们脸上多了笑容,心中有了盼头。 人们感恩陈大全带来了安宁。 许多人在家中为他立下长生牌位,早晚上香! ... 这日,陈大全站在一集镇外,望着镇外阡陌纵横,听着城中市井嘈杂,心中欣慰。 驴大宝蹲在他身旁,啃着新出笼的包子,含糊道: “公子,这包子真香!” 陈大全摸了摸驴头,笑道:“香就多吃点!” 北地新时代来了! 如今内政初定,接下来,便是进一步强军,应对早晚到来的外部风浪。 暗中窥探的北凉、蛮国,带着仇恨离去的黄公公。 这些威胁从未远离。 但此刻的陈大全,手握三县之地,民心可用,已经有了底气。 “哼,待老子发育起来,谁来干死谁!” ...... 欢天喜地! 一线城迎来了第二届“北地商贸博览嘉年华暨一线城美食文化节”。 跟首届相比,这次规模更为大,声势更壮。 城中各处张灯结彩,旗帜迎风飘荡。 北地“共主”搞的大会,哪个不给面子,哪个不想见见世面! 来自三县、北凉、蛮国、大渊的商队络绎不绝,将一线城挤的水泄不通。 此时距陈大全成为“共主”已过去九个月。 这九个月里,虽有个别“反贼”企图抵抗新政。 但都被陈大全强势镇压了。 陈大全通过善政安民、武力威慑、情报监控、商业扩张等手段。 进一步坐稳在了北地“共主”的宝座。 三县军民,如今提到“霸天共主”,哪个不竖大拇指 ... 总体而言,北地如一个初愈的病人,正迅速恢复着元气。 其中尤其是商贸,呈现爆炸式的发展。 陈大全那句“在北地,只要你有钱有胆,什么生意都能做”的口号,早已传遍周边。 如今的北地,俨然成了三国交界处最大的“自由港”兼“黑市天堂”! 在这里,别的地方有的这里有,别的地方没有的,这里也有。 甚至有传言:只要你出得起钱,大渊皇帝的马桶、蛮国大汗的板凳、北凉王妃的贴身小衣,在这里都能“弄”到! 当然,流言不可信。 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北地商贸“猖狂”到了何种地步。 嘉年华一连举办了七天,盛况空前。 交易额巨大,往来商贾个个赚得盆满钵满,脸上笑开了花。 城主府也抽收了巨额税金,库房肉眼可见的充盈起来。 然而,在这普天同庆的氛围中,有个人却高兴不起来。 那就是我们的陈大城主! 此刻,西岭山庄奢华的书房里,陈大全正对着一摞账本,唉声叹气。 “淦啊!老子他娘的快破产了!” 他哀嚎一声,瘫在虎皮座椅上,无神望向屋顶。 过去这大半年,为了重建三县,推行各项“惠民”新政。 他几乎是砸锅卖铁,将之前刮地皮、打仗缴获以及商贸利润的大部分,都投了进去。 修建官道、水利、城池,安置流民,提供种子农具借贷,维持庞大军队开销... 哪一项不是吞金兽 许多安置政策,根本就是纯投入,短期内看不到回报。 北地生机确实在复苏,但离能见回头钱还早。 据半仙和黄友仁估算,顺利的话,北地要到明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想要见到回头钱,得熬到后年! 陈大全掰着手指头算,自己忙前忙后,打生打死,结果到头来没挣着钱。 还倒贴了一部分。 真烦人! ...... 话分两头,且说那虎尾城。 历经近一年时间,虎尾城重建好了。 城墙高大坚固,街道宽阔整洁,城内布局参照一线城的“现代化”模板复制而来。 俨然是北地一颗新星,堪称“第二一线城”。 驻守此地的,冯蝶与彭景光。 冯蝶任副城主,彭景光任城主府大管事。 冯蝶机灵精明,更难得的是有野心、好学。 而彭景光,这位原上良县县令,作为冯蝶的副手,负责民政。 二人将虎尾城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民心。 然而,平静的生活被突然打破!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虎尾城南门远处,烟尘大起。 黑压压的军队涌来,一眼望不到尽头! “敌袭!紧闭城门!快禀报城主!” 守城军官惊慌大吼,同时派人敲响警钟。 不一会儿,城头之上,冯蝶与彭景光并肩而立。 二人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脸色凝重。 彭景光以前在上良城被祸害怕了,那时路过的流寇都能扇他两巴掌。 此刻虽身处虎尾城这等雄城,他手脚还是不自觉的发颤。 而经历过一次城破的冯蝶,更是恨的牙痒痒。 “可恶啊!好不容易建好新城。” “这次,城在人在,绝不能再被烧了!” 这支大军,正是那黄公公一纸信“告”来的朝廷征讨之师! 原来,那封信几经周折,终于在朝廷各方势力的扯皮与权衡后,促成了这次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