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橙汁可能是可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暑的晨光带着燥热,淌过阳谷的麦陇。乔郓蹲在田埂边,指尖轻轻抚过灌浆的麦穗——饱满的穗粒沉甸甸地坠着,麦秆微微弯曲,青黄的颜色里透着即将成熟的金芒。“刘大叔,灌浆期的水要‘少而勤’,”他扬声喊道,声音被热浪揉得有些软,“每亩每次浇一担水,隔三天浇一次,多了会贪青晚熟,少了粒不饱满。” 田埂那头,刘老汉正带着农户们清理麦陇间的杂草。枯黄的狗尾草被连根拔起,扔在田埂边,很快堆成一小堆。“知道了郓哥!”他直起身,往脖子上搭的布巾上擦了擦汗,布巾早已被汗水浸透,拧出的水珠滴在泥土里,瞬间洇开,“这灌浆期比抽穗时还操心,还好有你盯着,不然去年那半亩瘪粒的亏得再吃一回。” 乔郓笑着点头,刚要起身,身后传来轻盈的脚步声。苏婉提着个藤编小篮,里面放着几罐清凉的绿豆汤、干净的布巾,还有个装着“穗期护粒散”的瓷罐。“这药粉撒在麦陇边,能防麻雀啄粒,”她递过瓷罐,指尖碰到乔郓发烫的手,轻轻缩了缩,“绿豆汤加了薄荷,让大家歇会儿喝,别中暑了。另外,学堂那边都布置好了,赵掌柜说专员的马车辰时三刻就能到。” 乔郓接过瓷罐,瓷壁带着井水的凉意,驱散了指尖的燥热。他拔开塞子闻了闻,艾草和苍术的清香很浓郁:“正好用上,昨天就看到几只麻雀在麦陇上空盘旋。”他激活信息探查扫过麦田: 【作物:冬小麦灌浆期】 【状态:良好(颗粒饱满度90%,预计亩产四石八斗)】 【农户操作:规范(95%农户掌握“少而勤”灌溉法)】 【潜在隐患:麻雀啄食(苏婉的药粉可降低80%风险)、周通余党可能在专员考察时滋扰】 “周铁的巡逻队安排好了吗”乔郓问道,目光扫过远处的柳树林——那里是之前周通余党歇脚的地方,此刻静悄悄的,却让人不敢放松。 “安排好了,”苏婉点头,从篮里拿出一张简易地图,“周铁带二十个兄弟,分三组:一组守在阳谷边界,一组跟着咱们考察队,一组盯着莘县方向的聚义酒馆,有动静会立刻发信号。”她顿了顿,又递过一个小巧的铜哨,“这是我让铁匠铺打的,声音尖,能传半里地,你带在身上,万一有事方便联络。” 乔郓接过铜哨,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安心不少。“辛苦你了,”他笑道,“连铜哨都准备好了,比我想得还细。” 正说着,周林骑着小毛驴赶来了,驴背上驮着个布包,里面是给专员准备的农桑新政手册。“郓哥,赵掌柜让我捎话,说学堂的长案都擦干净了,资料按你说的分了类,农户代表也到齐了,就等专员来。” 乔郓点头,对苏婉道:“咱们回去吧,别让专员等。刘大叔,这里就交给你了,专员一会儿会来麦田看看,你准备着,说说咱们的灌溉法子。” “放心吧!”刘老汉拍着胸脯,“我都背熟了,保证说得清楚!” 学堂门口早已热闹起来。十几位农户代表穿着干净的粗布衫,手里捧着新蒸的麦饼,脸上带着期待又紧张的笑容。赵掌柜穿着半旧的青布袍,正指挥着伙计们把“农桑新政成果展”的木牌立在门口,木牌上用红漆写着“粮食增产三成五”“农户增收五百文”,格外醒目。 辰时三刻,远处传来马车的轱辘声。一辆青布马车缓缓驶来,车辕上插着“户部考察”的小旗,车夫勒住缰绳,马车稳稳停在学堂门口。车门打开,一个穿着藏青色官袍的中年男人走下来,面容清瘦,眼神锐利,手里拿着个记事簿,正是户部派来的推广专员李大人。 “李大人一路辛苦。”乔郓上前拱手行礼,身后的陈先生、赵掌柜和农户代表也跟着行礼。 李大人摆了摆手,目光扫过周围的农户和木牌,语气平淡:“不必多礼,本官是来看看实际情况,不是来讲排场的。先去麦田吧,庄稼长得好不好,比说什么都实在。” 一行人往示范田走去。李大人走在田埂上,时不时蹲下身,拨开麦秆查看穗粒。刘老汉跟在旁边,紧张得手心冒汗,却还是按乔郓教的,结结巴巴地说:“大人,这麦……这麦子灌浆,得少浇水,隔三天浇一担,还得撒苏姑娘配的药粉,防麻雀……” 李大人抬眼看了看他,嘴角泛起一丝浅笑:“说得很实在,比账本上的数字清楚。这药粉是天然草药做的” “是!”苏婉上前一步,递过一小包药粉,“用艾草、苍术和薄荷磨的,没毒,还能驱虫,农户们自己就能采草药配制,不用花钱买。” 李大人接过药粉,放在鼻尖闻了闻,点了点头:“不错,成本低,易推广,比官府发的农药实用。”他转头对乔郓道,“控旺是怎么做到的我看这麦秆不高,却很壮实,不容易倒伏。” “回大人,”乔郓指着麦陇间的踩踏痕迹,“我们让农户在拔节期轻踩麦陇,抑制茎秆生长,同时追施豆饼肥,壮根壮秆,既控旺又增产,去年试了十亩,倒伏率降了九成。” 李大人认真地在记事簿上写着,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在麦田里格外清晰。“嗯,方法具体,有数据支撑,不是空架子。”他合上记事簿,“去粮囤看看吧。” 互助会的粮囤前,赵掌柜早已打开了最大的一个粮囤。油布掀开,金黄的麦种倾泻而出,饱满的颗粒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大人,这是今年的新麦种,”赵掌柜递过一把麦种,“发芽率85%,比去年的老品种高两成,都是互助会统一选育、浸种的。” 李大人捏着麦种,在手心揉搓片刻,又查看了粮囤角落的防潮包:“这防潮包也是草药做的” “是苏姑娘配的,”乔郓点头,“艾草、花椒和陈皮,既能防潮,又能防蛀,粮囤里的粮食存了三个月,一点霉味都没有。”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铜哨声——是周铁的巡逻队发出的信号!乔郓的心猛地一沉,却不动声色地对李大人道:“大人,许是巡逻队发现了几只偷粮的麻雀,我让周林去看看,咱们继续看农具吧。” 苏婉立刻会意,笑着对李大人道:“大人,我们的改良耧车特别好用,一个人能抵两个人,还能调节播种密度,您要不要看看演示” 李大人没有起疑,点了点头。乔郓趁机对身边的周林使了个眼色,周林立刻快步往信号传来的方向跑去。 农具展示区里,周铁的弟弟周栓正演示改良耧车。耧车“咯吱咯吱”地在空地上行驶,麦种均匀地撒落,形成一条笔直的线条。“大人您看,”周栓擦了擦汗,“这耧车的木齿是枣木泡桐油做的,耐磨,坏了还能自己修,不用请木匠。” 李大人绕着耧车转了一圈,用手指敲了敲木架:“结构简单,易操作,适合农户使用。成本多少” “一具成本五十文,互助会统一做,分给农户不要钱,”乔郓说道,“去年做了两百具,今年打算做五百具,供周边三个县用。” 这时,周林跑回来了,悄悄对乔郓道:“郓哥,是周通的两个余党,想往麦田里扔苦楝树枝,被巡逻队抓住了,已经押去县衙了,没惊动农户。” 乔郓松了口气,脸上却不动声色,继续给李大人介绍农具改良的细节。 午时,大家回到学堂吃午饭。伙房里摆着四张木桌,桌上是简单的农家菜:新蒸的麦饼、炒青菜、鸡蛋汤,还有一盆绿豆粥。李大人坐在主位,拿起一个麦饼,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里裹着淡淡的麦香,他点了点头:“这麦饼比京城的白面馒头还香,可见麦子品质确实好。” 刘老汉连忙道:“这是用今年的新麦磨的粉,要是没有改良种子,哪能有这么好的麦!” 旁边的王老爹也附和道:“是啊大人!去年俺家还吃杂粮饼,今年就能顿顿吃白面饼,都是托新政的福!” 李大人听着农户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述,没有打断,只是偶尔在记事簿上写几笔。饭后,大家在学堂堂屋开座谈会,李大人看着桌上的农户增收账本,突然问道:“乔劝农使,新政推广中,最难的是什么” 乔郓沉吟片刻,如实道:“最难的是让农户信任。刚开始推广新种子、新农具,大家怕失败、怕吃亏,我们就先搞示范田,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收成,再让老农户带头,慢慢就接受了。另外,应对小股匪患的滋扰也不容易,好在有农户们团结,官府支持,才能稳下来。” 苏婉补充道:“还有医疗方面,农户们以前生病舍不得看,我们设了义诊日,教大家认草药、防小病,身体好了,才能安心种地。这半年,农户的患病率降了四成,也是新政能推下去的基础。” 李大人点了点头,合上记事簿,语气终于缓和了些:“阳谷的新政,做得扎实、细致,既考虑了粮食增产,也考虑了农户的实际困难,没有急功近利,很难得。”他站起身,对乔郓道,“本官会向户部如实禀报,阳谷的经验,不仅要在东平府推广,还要上报朝廷,作为全国农桑新政的参考。” 乔郓心中一喜,和陈先生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欣慰。农户们也爆发出一阵欢呼,刘老汉激动得抹了把眼泪:“太好了!以后咱们的日子更有盼头了!” 送走李大人,已是未时。阳光更烈了,乔郓和苏婉坐在学堂的账房里,喝着绿豆汤,都松了口气。“没想到这么顺利,”苏婉笑着道,“李大人看着严肃,其实很务实,只看实在的东西。” “是啊,”乔郓点头,“还好周通的人没闹起来,不然就麻烦了。周铁那边怎么样了” 正说着,周铁来了,手里拿着武松派人送来的供词:“郓哥,那两个余党招了,是周通让他们来的,想在麦田里扔苦楝树枝,让李大人觉得咱们的管理不到位,破坏新政推广。武松大哥说,已经派人去莘县的聚义酒馆了,争取把周通的联络点端了。” “好!”乔郓拍了下桌子,“不能再让周通捣乱了,这次端了他的联络点,让他在东平府没有立足之地。” 傍晚,农户们都散去了,乔郓和苏婉坐在学堂的晒谷场上,看着夕阳下的麦田。灌浆的麦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像一片涌动的绿浪,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混着麦香和晚饭的香气。周铁带着伙计们收拾农具,赵掌柜在账房里核对今天的开支,一切都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李大人说要上报朝廷,”苏婉轻声道,“以后阳谷的名气大了,会不会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咱们得提前准备些住处和资料。” “嗯,”乔郓点头,“我让赵掌柜在学堂旁边盖两间厢房,作为来学习的农户和乡绅的住处,再印些《农桑简易法》的小册子,方便大家带回去。另外,东阿县和莘县的推广要加快,争取年底前,三个县的新政都能落地。” 苏婉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包,递给乔郓:“这是我用新采的薄荷和菊花做的香囊,天热,你带在身上,能防暑。今天忙了一天,晚上早点休息,别再整理资料了。” 乔郓接过香囊,淡淡的清香萦绕在鼻尖,心里暖暖的。他看着苏婉被夕阳染红的脸颊,嘴角泛起浅浅的笑意:“你也一样,今天给李大人讲解药粉和义诊,说了那么多话,肯定累了。伙房留了麦饼,回去热着吃,别饿肚子。” “嗯。”苏婉点头,站起身,往自己的厢房走去。夕阳的光落在她身上,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柳编帽的帽檐垂着的麦蓝菜,在风中轻轻晃动。 乔郓坐在晒谷场的石凳上,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学堂的拐角,才拿起桌上的新政推广计划书。月光渐渐爬上来,洒在计划书的字迹上,“东平府农桑新政推广细则”几个字格外清晰。他知道,这次考察的成功,只是新政推广的一个新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应对周通的残余势力、加快邻县的推广、准备朝廷的后续考察…… 但他不再感到迷茫。身边有苏婉的细心辅佐,有赵掌柜、周铁的踏实肯干,有陈先生的智慧指导,还有农户们的真心拥护,这些就像麦田里的根,深深扎在阳谷的土地上,支撑着他一步步往前走。 账房里的灯光亮了起来,赵掌柜还在核对账目,算盘的“噼啪”声和远处的蛙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阳谷宁静的夜。乔郓站起身,走进账房,拿起笔,在计划书的末尾添上一句:“农桑之兴,在人同心,稳步前行,终见丰年。” 窗外的麦田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辉,灌浆的麦穗沉甸甸的,像在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秋日的丰收。属于他的潜龙之路,在这考察后的宁静与期待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向着更广阔的天地,稳步延伸。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回劫

回劫

寺空和尚
大概是一个有一群愚蠢当家的匪帮故事吧。。
军史 连载 2万字
少年歌行:双剑一出,天下皆惊

少年歌行:双剑一出,天下皆惊

艾卡西亚的暴雨
略微搞笑,不那么正经,小玩梗少年歌行同人文。主角性格有时候有些逗比跟搞笑。被一辆大卡车撞到的苏哲,完成了穿越。穿越进了少年歌行的世界,作为穿越者的他,同时也觉醒了签到打卡系统。只要成功签到少年歌行中的重要地点,就能够获得一定的奖励。比如
军史 连载 54万字
浮金山伪器师

浮金山伪器师

重度喵患者
西元968年,郕朝奉化二年初春。“一梦逍遥”封不凡登顶器师榜榜首,受封帝师。同年深秋,封不凡夜闯禁宫,当夜,惠温帝龙驭宾天,封不凡不知所踪。当年初冬,靖化帝设立玄甲军,郕朝摒弃数千年传承,全面西化。至此,天下器师,从受人景仰沦为丧家之犬。西元997年,残存器师接受郕朝招安,成立考古学会,建总部于浮金山,受朝廷监管,彻底变成卑微打工人。西元1031年,刘献之重生在栖霞镇一少年小伙蒙天赐的身上,两个灵
军史 连载 71万字
异界军火帝国

异界军火帝国

龙灵骑士
作为军火帝国的王者,唐陌意外陨落,穿越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又意外获得了一个军火之王系统。在这个落后的世界里,唐陌依靠着系统赋予他的能力,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毕竟,文明的征服之欲是其前进的动力,生命在千万年时间里,一直都在攻击与防御之间不停进化……所以,把突击步枪卖给这些弓箭手,把骑士训练成坦克手……没什么问题对吧?
军史 连载 514万字
我的世界:我真的不是怪物

我的世界:我真的不是怪物

黄某的坚持
++拥有的能力。杨波穿越到一个即将堕入深渊的世界,他的到来让世界有新的选择。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怪物、以及将要陷入疯狂的人类。一座荒芜的城市中,许许多多怪物正在聚集,不停的仰天发出嘶吼的声音,天空中一根长长的导弹正携带者毁灭与新生而来。而城市中的一栋高楼上,杨波望着天空中那即将到来的导弹,目光中流露出思索的神色。“今天到底去哪里整点薯条?”
军史 连载 55万字
鹰酱独立,我在北美重建大明!

鹰酱独立,我在北美重建大明!

七更天明
1774年,鹰酱还是大英帝国在北美的十三块殖民地,法兰西和大英帝国之间摩拳擦掌,大战一触即发,中美洲大片领土被西班牙占领,在这个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年代,东方的大清仍旧沉醉于腐朽美梦中。朱昭煜穿越到了和他同名同姓,身处北美的大明王室后裔的身上。本想带着自己的手下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一个横跨世界的日不落大明帝国在这个年代复兴了。面对大明,他们是这么说的。华盛顿:“现在让我为你介绍,真正的美国国父,
军史 连载 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