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四卷:归途何方 第294章:谐波伪装——在毁灭的琴弦上起舞 “共鸣尖峰”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方舟文明的求生之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他们不再仅仅思考如何躲避或对抗清理机制,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并“模仿”宇宙底层规则场的“偏好”,从而将自己伪装成系统的一部分,而非需要清除的异类。 研究重点迅速转向对“尖峰”数据的深度剖析。联合团队调取了所有可用的历史数据——从“星骸遗民”的记录,到“织网者”网络中泄露的文明消亡信息,再到他们自身与“观测者”对峙时产生的规则扰动记录。 分析发现,触发清理的“共鸣尖峰”通常具备几个共同特征:高能量(规则层面)、无序性、强烈的个体/文明特异性印记,以及最关键的是——与“源初谐律”背景波动的显着偏离。 “‘园丁系统’像是一个追求极致保真度的音响系统,”一位地球物理学家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而触发清理的文明,就像突然插入的一个播放着重金属摇滚的耳机,其强烈的、不和谐的‘噪音’破坏了系统追求的完美和谐。” “那么,如果我们不是制造‘噪音’,而是学会演奏符合系统和声的‘乐曲’呢”苏晴雪顺着这个思路追问。 “理论上可行,但极其困难。”逻辑节点7号回应,【这要求我们不仅能精确感知‘源初谐律’的实时波动,还要能动态调整自身文明整体的规则波动,使其与谐律保持一种精妙的‘同步’,却又不能完全融入其中,失去自我。这需要超越我们目前科技水平数个量级的规则操控能力。】 “我们不需要完全同步,”林昊沉吟道,他想到了“规则对位法”的经验,“我们只需要制造出一种‘听起来’很和谐的假象。就像在合唱中,我们不需要每个人的声音都与主旋律完全一致,但我们的和声必须与主旋律在整体上协调,不显得突兀。” 这个思路将问题从“如何改变自己”部分转向了“如何欺骗系统”。他们不需要真正改变自身文明的复杂性本质,只需要在“共鸣”发生时,为其披上一层符合“源初谐律”审美(如果它有的话)的“外衣”。 一个名为 “谐波伪装” 的计划被提上日程。该计划旨在开发一种能够覆盖整个方舟的、动态的规则调制场。这个场的作用不是防御,也不是攻击,而是 “调音”。 它需要实时监测“源初谐律”的背景波动,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一种复杂的、能够将方舟文明自身“不规则”的规则波动“包装”起来的谐波场。使得从外部探测时,方舟散发出的规则信号看起来像是“源初谐律”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或者一个无害的、和谐的“变奏”,而非需要被清理的“杂音”。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三大技术突破: 1. 高精度谐律感知器: 能够以远超以往的分辨率和实时性,捕捉“源初谐律”的细微变化,而不被其同化。 2. 动态规则调制器: 能够根据感知到的谐律,快速生成并施加对应的伪装谐波场,其响应速度必须快于清理机制的触发速度。 3. 核心意识隔离层: 确保在外部进行“谐波伪装”的同时,方舟内部所有乘员的独立意识和文明复杂性不受影响,避免重蹈“启明星”文明的覆辙。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挑战。方舟的资源和技术储备被再次推向极限。能源被优先供给相关研究,其他非关键项目暂时放缓。所有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开始了不分昼夜的攻关。 林昊再次成为关键人物。他凭借与“悖论之钥”的深度联系,以及对规则层面异乎寻常的敏感度,亲自参与到“谐律感知器”的设计与校准中。他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既能“听”到谐律,又不能让谐律“听”到自己,这如同在猛兽身边屏息凝神,需要极致的控制力。 在一次高风险测试中,林昊几乎再次被那平和的波动所吸引,幸亏苏晴雪及时切断了连接。但他带回的数据,为感知器的频率过滤和相位调整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参数。 与此同时,林星辰在辅助研究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那种天生的规则亲和力,使他能够以一种更柔和、更不易引发排斥的方式去接触和感知外部规则场,为“动态规则调制器”的微操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时间在紧张的研发中飞逝。方舟依旧在陌生星域中谨慎航行,避开任何可疑的信号源,如同一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刺猬,将全部精力用于磨砺自己唯一的、可能用于保命的“尖刺”。 数月后,第一台“谐波伪装”原型机在方舟核心区域组装完成。它看起来像一个由无数规则水晶和能量导管构成的、不断变幻形态的复杂雕塑。 第一次全功率测试,将在一次小规模的、模拟的“源初谐律”环境下进行。成败与否,将决定这条“伪装”之路是否可行,也决定着方舟文明是否真的能在这由“设计者”制定的残酷游戏中,找到那一线隐藏的生路。 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台凝聚了方舟最后智慧与资源的造物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