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少88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乾清宫的烛火已燃至中夜,烛芯偶尔爆出细碎的火星,“噼啪” 声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橘红色的光焰将朱由检的身影投在御案后的屏风上,拉得悠长而肃穆。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疏,有的标注着 “陕西旱灾”,有的写着 “辽东军饷”,还有的提及 “流民异动”,密密麻麻的字迹像一张张网,缠绕着这个刚登基不久的年轻皇帝。 朱由检抬手揉了揉眉心,指尖划过冰凉的紫檀木御案,目光却越过那些沉重的奏疏,仿佛穿透了厚厚的宫墙,投向了帝国广袤的疆土。北方,后金的铁骑在边境蠢蠢欲动,时不时南下劫掠;西北,旱灾连年,流民四起,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已在暗处集结,像即将燎原的星火;东南,郑芝龙的船队垄断了海上贸易,虽暂时安定,却也是一柄悬在朝廷头上的利剑。 他刚刚部署完腾骧四卫和净军的交接,召回了孙元化等技术人才,正一步步构筑着自身的防御体系。但越是梳理局势,朱由检越清晰地意识到:仅仅增强己身还不够,若能在风暴来临前,悄悄削弱未来敌人的潜力,岂非事半功倍 “与其等他们羽翼丰满,酿成大祸,不如现在就断其臂膀,弱其智囊。” 朱由检暗自思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几个名字,如同历史长河中跳脱的警示符,在他脑海中反复闪现。他依稀记得,这些人野心勃勃,即便暂时招安,也绝非池中之物,一旦时机成熟,必然反噬。更让他警惕的是,若让他们过早接触到朝廷即将推广的新式思想和改良军械,未来的破坏力恐怕会成倍增长。 “招揽枭雄难驯,不如挖其心腹智囊。” 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他要做的,是在那场注定到来的乱世酝酿之初,就悄然改变双方的人才力量对比,让天平向朝廷倾斜。 思绪在历史的碎片中搜寻、筛选,几个关键的名字逐渐清晰起来,成为他棋局上的首要落子点。 第一个锁定的目标,是李岩,也就是原名李信的那位山东士子。朱由检对他的印象尤为深刻 —— 出身官宦世家,其父曾任山东巡抚,家学渊源深厚,自幼饱读诗书,不仅有才名,更难得的是心怀恻隐,体恤民情。后来他投身李自成麾下,提出的 “均田免赋” 口号,如同磁石般吸引了无数饥寒交迫的流民,成为李自成迅速壮大的关键推手。 “此人若能为朕所用,安抚地方、争取民心,必是一把好手。” 朱由检心中暗定。李岩的才能不在于冲锋陷阵,而在于洞察民心、凝聚人心,这正是如今动荡的大明最需要的。更何况,李岩身边还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夫人红娘子,武艺高强,在流民中声望极高,若是能一并招揽,无疑是如虎添翼。 “骆养性!” 朱由检沉声唤道,声音在空殿中回荡。 “臣在。” 话音刚落,骆养性便从殿角的阴影中悄然走出,身姿挺拔,眼神锐利,显然早已在旁待命。 朱由检转过身,目光落在他身上,语气郑重:“派你麾下最得力的人手,立刻动身前往山东,务必秘密寻访一名士子。他先前名为李信,后来改名叫李岩,其父曾任山东巡抚,其人素有才名,且好施善济,在地方上颇有声望。” 他顿了顿,特意强调:“找到之后,切记以礼相待,不可有丝毫怠慢。向他言明朕求贤若渴之心,邀其入京,共商国事,为大明百姓谋福祉。若其身边有一位擅长武艺、被称为‘红娘子’的女子,一并请来,待遇从优。” “臣遵旨!” 骆养性躬身领命,心中已开始盘算人选,“不知陛下可有李岩先生的具体籍贯” “其父曾任职山东,他大概率仍在山东境内活动,可先从济南、兖州一带查起。” 朱由检补充道,“此事务必隐秘,不可声张,避免打草惊蛇,更不能让其他势力捷足先登。” “臣明白,定当谨慎行事。” 骆养性再次躬身,缓缓退至殿外,即刻去安排人手。 送走骆养性,朱由检重新坐回御案前,拿起一份关于河南流民的奏疏,目光深邃。除了李岩,李自成麾下还有两位智囊不可忽视 —— 牛金星与宋献策。 “牛金星,河南卢氏人。” 朱由检轻声念出这个名字,指尖在奏疏上轻轻划过。此人颇有智计,后来成为李自成的首席谋士,为其制定了不少攻城略地的策略。但朱由检更清楚,牛金星品行低劣,心胸狭隘,性好倾轧,历史上李岩的惨死,便与他的谗言脱不了干系。 “有才无德,典型的投机分子。” 朱由检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对付这样的人,无需讲太多情面,高官厚禄便是最有效的诱饵。“不能让他留在李自成身边出谋划策,增强流寇的实力。” 他再次唤来骆养性,此时骆养性已安排好去山东的人手,正折返殿内复命。“再派一队精干人马,前往河南卢氏,寻找牛金星。” “臣遵旨。” “找到他后,不必遮掩朝廷意图,直接表明招揽之意。” 朱由检语气平淡,却带着对人性的精准把握,“许以高官厚禄,告诉他,只要肯为朝廷效力,朕不吝爵赏,可授其翰林编修,参与机务,日后若有功绩,再行提拔。他这等热衷名利之人,见此橄榄枝,必会动心。” 骆养性心中暗叹皇帝对人心的洞察,连忙应下:“臣这就安排,定将陛下的诚意传达到位。” “还有一人,宋献策,河南永城人。” 朱由检继续说道,“此人原为卜者,精通术数,谋略过人,后来投效李自成,被奉为军师,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思索片刻,补充道:“此人与牛金星不同,虽出身低微,却有几分名士风骨。找到他后,同样以礼相邀,许以钦天监或军参谋议之职,告诉他,朝廷可提供平台让他施展才学,不必屈居流寇麾下,埋没了一身本领。” 骆养性一一记下,心中愈发感受到任务的重要性:“陛下放心,臣会选派不同风格的人手,分别应对这三人,确保万无一失。” “此三人关系未来局势,务必谨慎行事,尽可能悄无声息地将他们‘请’回京师。” 朱由检叮嘱道,“若有抗拒,可酌情施压,但不可伤及性命,毕竟是朕要招揽的人才。” “臣明白!定当分头行动,尽快将此三人带回!” 骆养性郑重领命,转身快步离去,殿外很快传来他安排人手的低语声。 安排完挖角农民军智囊的任务,朱由检的思绪又转向了东南海疆,那个雄霸一方的庞大海商 - 武装集团首领 —— 郑芝龙。 他走到悬挂的大明舆图前,指尖落在福建沿海一带。郑芝龙的势力范围有多庞大朱由检心中清楚:他掌控着数百艘战船,贸易网络从日本延伸到东南亚,垄断了丝绸、茶叶、瓷器的海上出口,富可敌国。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水师,不仅能抵御海盗,甚至能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抗衡。历史上,南明政权之所以能支撑多年,很大程度上依赖的就是郑氏家族的支持。 “若能将郑芝龙招安,其利有三。” 朱由检暗自盘算,“其一,可为拮据的国库开辟海上税源,缓解财政压力;其二,可借助其水师,组建大明自己的远洋舰队,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尤其是荷兰人的扩张;其三,可通过海运,将江南的粮食、物资运往北方,缓解边饷和赈灾压力。” 但朱由检也深知,招安郑芝龙绝非易事。此人久历风浪,精明狡黠,对朝廷早已失去信任,绝不会轻易离开他的海上老巢,踏入危机四伏的京城。稍有不慎,不仅招安不成,反而可能逼反郑芝龙,让东南海疆陷入战乱。 “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和保证。” 朱由检眼神坚定,转身对侍立在旁的王承恩道,“王承恩。” “老奴在。” 王承恩连忙上前躬身应道。 “拟一道中旨。” 朱由检沉声道,语气不容置疑,“内容如下:朕闻东南有义士郑芝龙,素有保境安民之心,掌控海疆,商旅称便,朕心甚慰。今特旨召卿入京陛见,共商海事。若卿愿为朝廷效力,朕必不吝封赏。” 他走到御案前,拿起朱笔,在纸上重重一点:“关键之处,务必写清楚:无论此番商议结果如何,朕以天子信誉担保,在卿安全返回海上之前,绝不加害卿及随行家人之性命!此诺,天地共鉴!但,卿必须亲至京师,与朕面谈!” 王承恩闻言,脸色微微一变,心中颇为迟疑,小心翼翼地开口:“皇爷,此诺…… 是否过于绝对万一郑芝龙心怀不轨,入京后再生事端,朝廷岂不是缚手缚脚” “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 朱由检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定,“郑芝龙之重要性,关乎海疆稳定,亦关乎大明未来的财源与武备。朕今日给他这份承诺,就是要打消他最大的顾虑 —— 人身安全。他久在海上自立,对朝廷的猜忌极深,若不拿出十足的诚意,他绝不会轻易动心。” 他看着王承恩,进一步解释:“只要他肯来京师,面谈一次,便是成功的第一步。无论他是真心招安,还是虚与委蛇,朕都能近距离观察其为人,占据更多主动。若能将其拉拢,东南海疆可安;即便不能,也能暂缓其与流寇勾结的可能,为朝廷争取时间。” 王承恩见皇帝决心已定,且考量周全,便不再多言,躬身应道:“老奴…… 遵旨。这就去草拟中旨。” “选派一名能言善辩、沉稳老练的使者,持此中旨,即刻南下福建,面见郑芝龙。” 朱由检补充道,“告诉使者,务必向郑芝龙传达朕的诚意,不可有丝毫傲慢,也不可过于卑微,拿捏好分寸。” “老奴明白,定当妥善安排。” 王承恩转身退下,快步前往文书房草拟中旨。 无声布局,风暴将起 殿内重归寂静,朱由检缓缓踱步到窗前,推开半扇窗,深夜的寒风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他望着南方的星空,那里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也是他棋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挖角李岩、牛金星、宋献策,是为了斩断未来农民军的智囊,让其变成一群无谋的乌合之众;招安郑芝龙,是为了争取海上霸主的支持,为大明增添一道重要的屏障。这一系列操作,都是在为那个依稀记得的、即将到来的乱世,做着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朱由检低声自语,眼神中带着一丝坚毅,“朕要在那火星溅出之前,要么扑灭引线,要么,就将能助燃的干柴,先一步搬走!” 夜色深沉,紫禁城的宫门悄然开启,数匹快马载着锦衣卫和朝廷使者,分别朝着山东、河南、福建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急促的声响,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中。一场无声的人才争夺战与战略布局,已然在大明帝国的暗处悄然展开。 安排完这一切,朱由检回到御案前,看着案上尚未处理完的奏疏,神色愈发郑重。他知道,暗中布局固然重要,但朝政的正常运转同样不可或缺。登基以来,他一直在暗中整顿锦衣卫、清理魏党余孽、交接兵权,如今初步稳住了内部,是时候正式走向台前,直面朝堂的风雨了。 他话锋一转,对刚草拟完中旨返回的王承恩道:“还有一事,你即刻去通政使司传朕口谕:明日,恢复早朝。” 王承恩闻言,浑身一震,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连忙躬身:“皇爷,您要恢复早朝” “正是。” 朱由检点头,语气坚定,“朕已暗中整顿了内部,如今是时候让朝臣们看到朕的决心,也让朕看看,这朝堂之上,究竟有多少忠臣,多少庸碌之辈,多少蛀虫。” 王承恩心中感慨万千,这位年轻的皇帝,虽然登基不久,却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沉稳与魄力。恢复早朝,标志着新朝的政务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皇帝要亲自执掌朝政,推动大明走出困境。 “老奴遵旨!这就去通传!” 王承恩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躬身领命,快步退出乾清宫,直奔通政使司而去。 朱由检看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走到御案前,拿起一份关于京营整顿的奏疏,仔细翻阅起来。明日的早朝,注定不会平静,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是暗中的布局,还是台前的交锋,他都将全力以赴,试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大明,寻找一条生路。 乾清宫的烛火依旧明亮,映照着皇帝年轻而坚毅的脸庞,也映照着案上那一份份承载着帝国命运的奏疏。夜色渐深,但新的希望,已在这无声的布局中,悄然酝酿。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变身之异度魔女

变身之异度魔女

震荡弹
被火刑烧死的黎璇,重生到黑长直少女的身体上。在这个只存在于异度虚空的医院里,她治愈了一个又一个被世界所抛弃的病人。医院也逐渐开始影响物质层面………点开这本书..
军史 连载 13万字
陈情魔道:当魏无羡觉醒神尊记忆

陈情魔道:当魏无羡觉醒神尊记忆

二凌幺幺
看了很多陈情魔道同人文,总觉得不过瘾,自割腿肉,只磕忘羡。本文由多个陈情魔道世界组合,有时怼金江,有时怼全修真界魏无羡:三千大世界的无烬天域之主,修为:神尊。神识畅游万界,被天道捕捉成为天道之子,本欲救世,却遭百般算计,一朝觉醒,改天换命,从此天堑变坦途蓝忘机:同为无烬天域之主,终极修为:神尊。同道侣魏无羡一起穿梭万界积累功德,最终恢复神尊修为。世界1:魏无羡不夜天坠崖后觉醒,怼全修真界世界2:蓝
军史 完结 197万字
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

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

公孙龙辰
穿越时空的裂缝,现代青年意外化身为大秦二世胡亥,面对赵高的权谋、民不聊生的困局和六国余孽的暗潮涌动,他将如何扭转乾坤,改写历史?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棋局中,胡亥必须智斗奸臣,稳固皇权,力挽狂澜。跟随他的脚步,揭开层层迷雾,见证一个帝国的重生。,带你进入一个充满阴谋与智慧的古代世界,体验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冒险。
军史 连载 201万字
寄生前夜

寄生前夜

俞伯牙
末日那天,女神的尸首倏然间消失。她没有沦为行尸,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死而复生。行尸,并非是最大的威胁。真正危及性命的是一种奇异的寄生体。它们会沿袭宿主的记忆、行为举止等任何你所拥有的一切,然后伺机潜伏在幸存者当中。待得时机一到,便会露出原形将所有人一口吃净。道德,是丰衣足食后的境界。而你首先要做的是活下去。
军史 连载 32万字
我的舰娘

我的舰娘

卢碧
国之将亡,遍地舰娘,唯有魔仙,兴国安邦!
军史 连载 97万字
北唐天下

北唐天下

蛤蟆吞地
末世乡飘雪万里,群侯夺世狼烟起诡谋千计定攘夷,犬侯国门忠不弃李思钰,字行乾,赤裸裸来到了这个世界,贞观之治已百年,天下节度使如天上繁星,中原之地将再次面临五胡乱华之境地,一个关外小子毅然建立史上第一个汉人部族——汉部,他能不能阻止一切悲剧根源?朱温弑帝,群雄逐鹿,谁主天下?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
军史 完结 30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