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少88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翌日清晨,皇极殿内旌旗仪仗森然排列,鎏金柱上的蟠龙在晨光中透着威严。文武百官分列丹陛两侧,朝服的衣袂摩擦声轻不可闻,气氛庄重得近乎凝滞。经历了前番锦衣卫清洗的震荡,今日的早朝格外引人瞩目 —— 官员们或低头敛目,或暗自交换眼神,都在揣测这位年轻的新帝,又将抛出怎样的雷霆之举。 朱由检高坐龙椅之上,帝冕垂旒轻轻晃动,遮掩了眼底的锐利,却掩不住那份日渐沉稳的帝王威仪。待常规礼仪完毕,几件地方灾异、漕运琐事奏对结束,他终于开口,声音清晰洪亮,穿透大殿的寂静:“众卿家,辽东乃大明北疆门户,建奴猖獗,边备弛废,百姓流离,此局若再不收拾,恐危及社稷根基!朕夙夜忧叹,未尝安枕。非德高望重、深谙兵事者,不足以担此重任,稳定危局。”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群臣,最终落在班列中身形清癯却脊背挺直的孙承宗身上,声调陡然提高:“朕思虑再三,决定起复前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加太子太师衔,总督蓟、辽、昌、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赐尚方剑一柄,准其便宜行事,总揽辽东防务,为朕镇守北疆!”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哗然,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孙承宗的资历与能力无人质疑 —— 当年他筑宁锦防线,逼退努尔哈赤,功绩彪炳史册。可争议也同样尖锐:一是他年近七旬,辽东苦寒之地,军务繁剧,怕是难以支撑;二是 “便宜行事” 的大权,近乎将北方防线的军政财权尽数托付,难免让人联想到前朝藩镇割据的隐患。 “陛下三思!” 话音刚落,御史王兆熊便出班跪倒,声音急切,“孙阁老忠心体国,老臣敬佩!可辽东冬日酷寒,风沙漫天,军务无一日清闲,阁老年近七旬,若有不虞,非但于国无益,反损栋梁!望陛下另择年富力强之将,辅以阁老谋略,更为稳妥!” 紧接着,兵部给事中李逢甲也出列附和,语气带着几分隐晦的担忧:“陛下,孙阁老确为帅才,然辽东局势错综复杂,军政、粮饷、人事交织,授予如此过重事权,恐…… 恐有尾大不掉之虞!前朝藩镇之祸,殷鉴不远啊!” 这番话直指核心,瞬间让殿内的议论声又高了几分。 支持者亦不甘示弱。翰林院侍读倪元璐出班反驳:“陛下圣明!孙阁老当年经营辽东,三年筑城九座,练兵十一万,宁锦防线固若金汤,建奴数年不得寸进!如今危局,唯有孙阁老能镇住军心、统筹全局!所谓年高,廉颇八十尚能披甲,黄忠七十亦可斩将,阁老精神矍铄,心系社稷,正是老成谋国之时!” “李给事中此言差矣!” 户部主事周镳紧随其后,“孙阁老公忠体国,陛下授以专权,正是‘用人不疑’的明君之道!辽东距京城千里,战机稍纵即逝,若事事请示,往返数月,早已误事!所谓藩镇之虑,乃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不休,各执一词。朱由检端坐在龙椅上,不发一言,只是静静听着,目光却悄然扫向文臣班列前排的首辅施凤来;这位不久前才被他 “策反” 的前阉党成员,此刻正低头沉思,显然在权衡利弊。 施凤来感受到皇帝的目光,心中一凛。他知道皇帝决心已定,此番争论不过是走个过场,自己这个首辅若不出面稳定局面,便是失职,更辜负了皇帝的信任。他清了清嗓子,手持玉笏,迈步出班,沉声道:“肃静!” 这一声喝止带着首辅的威严,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施凤来转向御座,朗声道:“陛下!老臣以为,陛下任命孙阁老总督辽东,实为当下唯一可行之策!” 他环视群臣,侃侃而谈:“孙阁老之能,举世公认,无需赘言。论资历,他三朝元老,威望足以震慑辽东诸将;论兵事,他亲筑宁锦防线,熟知辽东山川地形、建奴战法;论忠诚,他当年因不附魏阉而被排挤,耿耿忠心,天地可鉴!” “至于年高之虑,” 施凤来话锋一转,“老臣昨日曾与孙阁老会面,见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谈及辽事,条分缕析,不输壮年!且陛下赐尚方剑,既是授权,亦是约束;便宜行事非为专断,而是为应对突发军情,阁老深明大义,必不滥用职权!” 首辅一锤定音,分量极重。那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官员,见首辅都明确表态,又想起前番锦衣卫清洗的雷霆手段,心中忌惮,纷纷转变口风,躬身表示附议。 朱由检见状,脸上不动声色,淡淡道:“既然众卿无太大异议,此事便这么定了。” 他目光再次投向孙承宗,语气带着托付国运的郑重:“孙师,北疆重任,朕便托付给您了。” 孙承宗出列,躬身跪地,声音洪亮如钟:“老臣孙承宗,领旨谢恩!必当竭尽残年,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定不负陛下重托,不负朝廷厚望,守好大明北疆!” 定了主帅,朱由检话锋一转,又抛出另一项任命,语气依旧沉稳:“然,辽东百废待兴,仅靠现有兵力不足以破局,需编练新军,以固根本。朕闻原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熟知辽事,勇于任事,昔年坚守宁远,以红夷大炮击伤奴酋努尔哈赤,立下奇功。朕意,起复袁崇焕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赞理军务,专司负责招募辽民、编练新军一事,为孙师之副贰,众卿以为如何” 若说任命孙承宗的争议是 “担忧”,那任命袁崇焕的争议便是 “反对”。此人能力虽有,却性情刚愎,眼高于顶,当年宁远大捷后,便因与经略王在晋政见不合而直接上书天子,丝毫不顾及官场规矩;更曾私下与后金议和,引发朝中诸多非议。 “陛下三思!” 御史毛羽健立刻出班反对,语气急切,“袁崇焕性情急躁,刚愎自用,当年与同僚多有不和,恐难与孙阁老协同办事,反而误了新军编练!” “陛下,此人野心勃勃,当年擅议议和,已属越权!若授以巡抚之职,手握兵权,恐生事端!” 另一名给事中也连忙附和,言辞激烈。 反对之声此起彼伏,比刚才任命孙承宗时更为汹涌。这次,不等朱由检示意,施凤来便再次出列,力排众议:“陛下!袁崇焕虽有瑕疵,然其知兵敢战,于辽事确有独到见地!当年宁远孤城,兵不满万,面对努尔哈赤数十万大军,正是他力排众议,坚守孤城,才创下‘宁远大捷’的奇功!” 他顿了顿,补充道:“如今令其专司练兵,正可发挥其长,避其短!且有孙阁老在上统筹全局,居中调和,必能驾驭得当,使其不敢恣意妄为!用人当用其长,若因些许瑕疵而弃良将,实乃国之损失!老臣以为,此任命妥当!” 首辅再次力挺,加之皇帝明显属意,反对的声音终究未能掀起太大波澜。朱由检见状,不再给群臣争论的机会,直接拍板:“既如此,此事便定了!” 他看向吏部尚书王永光,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王尚书,孙师与袁崇焕的任命文书,由你吏部即刻办理!行文袁崇焕,不必来京述职,直接奔赴辽东,听候孙师调遣!” “臣,遵旨!” 王永光出列领命,心中暗自感叹 —— 这位年轻皇帝,行事果然雷厉风行,不容置喙。 然而,辽东最大的难题,从来不是人事,而是钱粮。朱由检适时地抛出这个沉重的话题,眉头微蹙,语气中满是忧虑:“孙师即将赴任,袁崇焕编练新军,皆需钱粮支撑。朕听闻,辽东各镇欠饷已达半年之久,士兵无粮无饷,军心浮动,随时可能生变,此乃燃眉之急!户部,如今国库情况如何能否拨付一笔饷银,以解辽东燃眉之急”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户部官员身上。如今的户部,尚书黄运泰因渎职刚被罢免,新任尚书毕自严尚未到任,只有左右侍郎在场。两人面面相觑,脸上满是苦色,仿佛瞬间老了好几岁。 户部左侍郎李起元硬着头皮出班,躬身奏道:“启禀陛下,国库…… 国库如今空虚异常!各地税银因灾荒、战乱,迟迟未能解送,截至上月,仅到账三成!九边军饷已拖欠三个月,陕西、山西赈灾款尚缺口百万两,实在是…… 实在是拿不出额外银两供给辽东啊!” 右侍郎周士朴连忙补充,声音带着几分哀求:“陛下,非是臣等推诿,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户部度支,全靠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辽东欠饷累计已达一百八十万两,若要补发欠饷、支撑新军编练,至少需三百万两,臣等实在筹措无门!或可待毕尚书到任后,再行商议开源节流之法,或许…… 或许能寻出些头绪!”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核心意思只有一个 —— 穷。并且不约而同地将希望寄托在尚未上任的毕自严身上,仿佛这位新尚书是能点石成金的财神爷。 朝堂上的其他官员,无论是东林党人、阉党残余,还是中立派,此刻都默不作声。谁都知道国库空虚是事实,谁也不想把这个天大的烂摊子揽到自己身上,更不想触皇帝的霉头。殿内一片死寂,只有殿外传来的风声,格外清晰。 朱由检看着这一幕,心中冷笑 —— 他早料到户部会哭穷,却没想到竟穷到这般地步。他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脸上渐渐露出一种仿佛下了极大决心的 “肉痛” 表情,长长叹了口气:“唉…… 罢了!国库艰难,朕亦知晓。可辽东乃国之门户,将士们浴血奋战,岂能让他们饥寒交迫动摇军心,便是动摇国本!”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决然,声音陡然提高,几乎是咬着牙说出的:“王伴伴!” “老奴在!” 王承恩连忙应声,躬身上前。 “传朕旨意,从朕的内库中,拨出白银二百万两!” 朱由检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 这内库的银子,是皇室的私房钱,是用来供养后宫、修缮宫殿、赏赐近臣的,如今为了辽东,他不得不忍痛拿出大半,“即刻解送辽东,交由孙师统筹!优先补发欠饷,稳定军心;剩余部分,用于整备军械、招募兵勇,作为新军编练的启动资金!” 二百万两!还是从皇帝的内库中拨出! 满朝文武瞬间哗然,倒吸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谁都没想到,皇帝为了辽东,竟然肯下如此血本!要知道,自万历年间以来,历任皇帝无不看重内库私财,万历皇帝为了省钱,甚至连官员俸禄都敢拖欠,而这位年轻的皇帝,竟然愿意拿出自己的 “私房钱” 填补军费窟窿! 这一刻,无论是之前支持任命的,还是反对的,看向御座上年仅十七岁的皇帝,目光中都多了几分复杂 —— 有震惊,有钦佩,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愧。那些平日里高喊 “为国分忧” 的官员,此刻在皇帝的决绝面前,竟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孙承宗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再次出列,双膝跪地,以头触地,声音哽咽:“陛下!陛下节用爱民,竟自掏内帑以济军国!老臣…… 老臣代辽东数十万军民,叩谢陛下天恩!此恩此德,辽东将士必以死相报,誓死守护大明疆土!” 额头撞击金砖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内格外清晰。 朱由检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脸上依旧带着那副 “肉痛” 却强自镇定的表情,语气诚恳:“孙师,辽东稳固,胜过朕私库充盈。朕不求别的,只望你与辽东将士,莫负朕望,莫负大明百姓!” 他再次看向吏部尚书王永光,语气带着几分急切:“王尚书,速行文催促毕自严,让他不必等候交接,即刻轻车简从,火速进京赴任!朕等不及了,大明也等不及了!” “臣,遵旨!” 王永光躬身领命,不敢有丝毫耽搁。 朝会至此,尘埃落定。孙承宗与袁崇焕的任命在皇帝的坚持和首辅的配合下强行通过,辽东的燃眉之急也由皇帝咬牙自掏腰包暂时缓解。散朝时,官员们步履匆匆,神色各异,心中都清楚地感受到:这位少年天子,正在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前路依然布满荆棘,国库空虚、外患未除、内弊仍存。但皇极殿内那股敢于破局的决绝,那番君臣同心的动容,已然让一股新的气象悄然勃发 —— 大明的命运,正在这位年轻帝王的手中,缓缓转向新的航向。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大仙厨

大仙厨

茶语饭后
一次偶然,林天得到了仙厨系统,完成各种奇葩任务,获得诸多厨艺,并一步步向第一仙厨迈进!什么?想要高薪招聘,不同意就人身攻击?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
军史 连载 165万字
让你替公子科举,你直接官拜宰相?

让你替公子科举,你直接官拜宰相?

佛系的鳄鱼
重生之后,钟懿直接懵了!怎么人家穿越不是王侯公卿就是旷世奇才,自己就是个低微的仆人?!不但如此,他还要替自己主子去考试,被发现要直接杀头!钟懿感觉天塌了!坏消息,自己是替考的。好消息,考上了,自己还得去替主子上班!什么?户部想让我去做尚书?钦天监先让我做大监正?皇帝让我亲自给他修宫殿?!本以为进京之后是灭顶之灾,结果钟懿却成了全朝堂的争夺对象!从此之后,钟懿武能疏国策,文能治天下,逐渐迈入人臣巅峰
军史 连载 44万字
原神:我以凯文形态出击

原神:我以凯文形态出击

修之月光倾城
‘凯文’穿越时空来到稻妻,成为宵宫哥哥的他在天火圣裁“希儿”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改变未来。有剧情魔改,不过大部分依然遵循原着主角外挂天火+冰系神之眼,多女主(应该?)慢热,无系统。练笔之作,请多多包容。
军史 连载 60万字
未知世界大穿越

未知世界大穿越

命卦天择
一个普普通通的山区少年,一次神秘的机遇,让他得到了逆天的本领,穿越各种未知的世界。从此少年逆天改命,挑战一切强者!(本书慢热,情节有事幽默,但有时也会伤感。另外新建一个讨论群。如果有感兴趣的话,可以加进去,群聊号码:805248541)
军史 连载 43万字
海贼:无敌的我,加入了草帽团

海贼:无敌的我,加入了草帽团

对肉情有独钟
『跟船+日常+随主角团冒险+搞笑,感谢支持。』苏木意外进入到了海贼世界!恰好来到顶上战争的他,觉醒了神之手,能复制一切触碰过的人的能力并强化!于是,顶上掀起了一阵风波......赤犬:“这是哪来的小子,怎么能力和我一样?”卡普:“他的武装色居然比我的强!”鹰眼:“这世界第一剑豪你来当吧......”黑胡子:“你到底吃了几个果实???”最后路飞露出两排牙齿向苏木笑道路飞:“锅盖头,我已经决定要你做我
军史 连载 78万字
出差到明朝

出差到明朝

黄沙乡人
穿越技术日趋成熟,一个历史研究部门创意的开展了一次穿越行动。主人公带着研究课题,来到了“明朝”遇到了一系列古怪事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单位交给的任务。
军史 连载 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