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策论
太虚之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延和院,日子过得不错,时间过去还是非常快的。 一晃三年过去了! 可是我们没能如愿在外面过年,也没有出去。 九皇子倒是有很多次想带我出去玩玩,可是七皇子那状态,我也不敢出去呀! 只能老老实实待着! 待到春日,九皇子要行冠礼了! 如果七皇子身体无恙,应该先行冠礼。 可是他身体这个情况,根本没有办法离开,肯定是不行了! “想什么呢”七皇子问我。 “没有,我就是觉得殿下你的个头窜得太快了,都比我高两个头了。你看,我只能到你胸口。” 我站起来和七皇子比身高,他现在和九皇子不相上下了,体格也健硕了。 “我都是大人了,你还是小孩。再说,你是女孩,娇小可爱。”七皇子捏着我的脸。 “殿下,松手啊!”我准备挠他痒痒,结果他预判了我的动作,被躲过去了,跑得飞快。 “殿下,你别跑了。我这小胳膊小腿哪能追上你呀!”我才懒得追他,他一步跨出去抵我五步都不止。 “好,我不跑。你过来。”七皇子对我招招手。 “是。”我飞奔过去。 走到他边上趁其不备,我出招了! 七皇子也不含糊,见招拆招,我们两个一来二往,势均力敌。 “你们两个别比划了,过来我解困。”九皇子对着我们喊道。 我和七皇子对视一眼,都停了下来。 七皇子与我一起研习武功心法,他都快穿越我了,确实聪慧过人! “你干嘛丧个脸!不是快要行冠礼了吗”七皇子对九皇子温和多了。 “九殿下,冠礼以后你是不是就要娶亲了呀”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问 。 “那不要我操心,我现在操心的是这个!”九皇子拿出一个卷轴。 “什么呀”我好奇的凑过去。 七皇子接过卷轴,打开一看,是一个策论题目。 “这是为何”七皇子不解。 “父皇,让我在冠礼之前交于他。”九皇子面露难色。 “这是要考核呀!”我接了一句。 “那你就答呀!”七皇子也不以为然。 “可是,我不知道如何解答。”九皇子一脸为难。 “去请教太傅呀!大学士呀!朝里那么多有学之士。”七皇子说道。 “父皇下了口谕,不可找他们。”九皇子眉毛都拧到一起了。 “那可看书呀!查典籍呀!”七皇子又说。 “查了,不知道如何下笔。过来与你们探讨探讨。”九皇子也是无可奈何。 “不能求助他人,可以找我们吗那不是也是求助吗”我疑惑的问。 “你们不算有学之士!”九皇子也是率真啊! “确实,我只是小孩。好吧!我给你看看。”我凑近看了题目。 论皇嗣立身行事与宗社安定之要 古之帝王,必重皇嗣教养成德,以固国本、安宗社。今皇子将行冠礼,既为成人之始,亦当明自身之责。试论述:身为皇嗣,当以何道修己(如治学、修身、待人之道),又当以何心处世(如面对舆情、参与政务、维系亲族之法),方能上承君父之望、下孚宗室之信,进而为社稷长治久安奠定根基可结合经史典故或本朝故事为证,言其要略。 “好,我去书房给你写来,等着。”我拿着卷轴进书房了。 隐隐约约听到七皇子的声音:“你经常这样,迟早让父皇发现的。有些事情还是要自己亲力亲为的。” 我这枪手都当顺手了! 小意思!不在话下。 不就是个策论吗! 我这几年发现自己真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呀! 但是,唯一一点就是,我不知道自己是谁! 我肯定不是单纯的“小豆芽”! 不想这些,写完成策论吧! 论皇嗣立身行事与宗社安定之要 臣闻“皇嗣者,国之根本,宗社之寄也”。今臣将行冠礼,承君父之命论立身行事与宗社安定之要,谨以经史为鉴、本朝为范,陈其浅见。 夫皇嗣修己,当以“三端”为基。 其一在治学务“实”,非徒记诵章句,当求经世之用。昔汉昭帝研《尚书》辨霍光之忠,唐太宗习《贞观政要》明治国之要;本朝先帝亦命皇子习《资治通鉴》,盖因史中藏治乱之理。臣当以“日知其所亡”为志,于《礼》明尊卑之序,于《易》悟应变之智,庶几不负君父延儒讲学之教。 其二在修身务“正”,当戒骄奢、守恭谨。昔商纣以象牙为箸而失天下,汉文帝以弋绨之衣而安社稷;本朝太祖皇帝戒宗室“勿恃贵而骄”,此皆修身之镜。臣当日常省察,不以皇子之尊轻慢臣下,不以锦衣玉食忘黎元之苦,守“慎独”之戒,养浩然之气。 其三在待人务“诚”,待君父当尽孝,待兄弟当尽悌,待臣僚当尽礼。昔舜以孝悌感天下,周公以仁厚睦宗室;本朝仁宗皇帝待诸弟恩礼有加,未尝有隙。臣当以之为法,晨昏问安以承君父,与诸兄友恭以固宗室,接儒臣虚心请教以广见闻。 若论处世之心,亦有“三要”可循。 面对舆情当持“明辨”之心,不随流言动摇,不被偏听蒙蔽。 昔周成王闻“周公将不利于孺子”之语,未轻信而察其真;本朝真宗时,有流言涉宗室,帝命有司详查方止纷扰。 臣当学此智,遇外事先察其源,若关民生,当奏闻君父以察利弊;若涉宗室,当谨守本分不妄议,免生是非。参与政务当怀“辅翼”之心,非争权而助君父补阙。 昔汉武帝时,戾太子因擅权而祸及自身;本朝英宗为皇子时,每与大臣论事,必言“当禀父皇圣裁”。 臣今虽未预政,他日若承君命议事,当以“拾遗补阙”为任,不炫己能,不越本分,凡有建言必察民情、合国法,助君父成仁政。维系亲族当秉“和睦”之心,杜猜忌之隙,固宗室之脉。 昔汉景帝时,七国因隙而反;本朝太祖以“杯酒释兵权”安功臣,亦以“宗学”聚宗室,使亲族相睦。 臣当谨守宗规,与诸宗室共习礼义,遇亲族有困则量力相助,不恃宠而疏远,不以位而骄慢,使宗室为社稷之“磐石”,而非祸乱之端。 臣窃以为,皇嗣立身,在修己以成德;皇嗣处世,在存心以安国。修己则上能承君父之望,处世则下能孚宗室之信。 昔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服事殷”,以德行固周基;本朝太祖、太宗以仁孝传家,方有今日太平。 臣虽不才,愿以斯言为戒,行冠礼后更勉力修持,庶几为社稷长治久安效绵薄之力。 臣谨对。 写完了,是不是写太多了 不管,让九皇子自己删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