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关圣帝君
唯唯而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出师表》内容是什么一篇表文真能治理国家吗”嬴政也好奇诸葛亮写了什么东西。 天幕提起的次数越多,必然代表了它的不凡。 但是,这次他没有先说“大话”去看不起了,怕再遇到打脸情节。 「公元253年,费祎遇刺离世,这是《出师表》人才库里最后一位在世的大臣,也是丞相嘱托阿斗可用哪一批人治国治军中的人选。 相父推荐的人才用完了,阿斗便开始重用宦官黄皓。 没错,就是那个在季汉四相逝去后,屡次反对姜维北伐,并联合朝臣施压阿斗撤姜维大将军职的宦官。」 “完了......” 不敢睁开眼,希望是我的错觉。 刘备张嘴就骂:“我屡屡想起桓灵二帝时,就为国家倾覆之乱感到痛心!” “我深知汉衰之根源,宦官之祸为其一也!” “阿斗如此重用宦官,甚至要谋害我汉家大将军,这不是公然违背了祖训,陷害了忠良吗” “和桓灵二帝有何区别!!” 即使天幕还未正式介绍过姜维的生平,刘备从只言片语中也了解的差不多了。 主持北伐十一次,汉家大将军,前线长官......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的这一年。 姜维提前探查到钟会在关中练兵。 当即上疏刘禅,建议成都朝堂提前调兵遣将,早做准备。 然而......」 「北宋时期,金人南下围攻开封城时,宋钦宗听信方士“点豆成兵”之术,令道士做法手守城,结果不言而喻,发生了罄竹难书的靖康耻。」 「黄皓做的事和这个差不多,他让巫师占卜做法。 随后将巫蛊预言告诉了刘禅: 敌人不会打来,不必理会姜维之言,也不要告诉群臣以免惊动朝堂。 这件事,始终只有姜维、刘禅、黄皓三人知道。 史书记载,邓艾攻来的时候,成都群臣破口大骂,每年节衣缩食供给姜维的军士,特么的居然让人给偷家了! 老子辛辛苦苦养你的大军是干什么吃的 武侯培养你多年,你本事喂狗了 在剑阁收到成都被围消息的姜维,毫无疑问人是懵逼的! 邓艾一个农家子居然这么强 打败了成都准备多日的防守!!! 甚至姜维到死都认为成都朝堂已经筹集兵马,做好防备了......」 啊 方士做法守城 还有比这更荒谬的吗 刘邦惊讶的从坐上猛然跳起,“还有高手!” 他家的季汉昏君只是听信巫蛊之术,没有提前做准备,仅仅依靠一个所谓的预言就安心了。 后世的赵宋貌似更加离谱啊! “本来乃公都要吐血了,还好有宋朝之丑垫底。” 当你出丑的时候,你最好祈祷有人比你还能惹眼。 南郡 众人哑然,实在难以想象阿斗昏聩至此。 “子龙,当年你直接给他扔井里,其实也行......” 刘备木然的开口,“我一世英名毁于小儿之手!” “大哥,阿斗忒不争气了!”张飞大声道: “教育孩子就得用棍棒,就跟养狗一样,记打才行....欸...二哥你瞅我干啥.....二哥,停!别拔刀啊!” 直到关羽将张飞轰出了公事堂后,屋内再次宁静。 孔明才开口:“能抓住倏忽一逝战机者,如长平侯卫青,如张辽者,皆有名将之姿。” “能预知战场形势,并做出行动的,才可称为真正的名将战帅,姜维已有此态!” “姜维是军师的学生”关羽道。 诸葛亮摇晃着手里的羽扇,轻笑一声:“不知。” “但天幕说亮培养他多年,料是有传授本事的过往,说是师生也不为过。” 「可惜,姜维不在《出师表》中有名,没法让阿斗全身信赖。 当时费祎去世后,黄皓就开始抬头了。 姜维多次上疏劝诫刘禅,让他亲贤臣远离宦官。 但没什么用,黄皓声势愈隆,怂恿着阿斗大兴土木,奢靡享受。 曹魏灭蜀汉之战,孙吴也想趁乱分一杯羹。 着名的三国末期战神罗宪,曾在蜀汉灭亡后仍以两千人马坚守孤城,抵御了吴国半年。 直至弹尽粮绝,才向曹魏投降。 如此战神人物,怎么就跑到了东南边城了呢 黄皓权势成为国内第一人,力压一众文武包括姜维时,朝中大臣纷纷攀附,唯独罗宪不肯依附他的权势,故此被贬斥到了边城。」 【“问题是,当时南中六郡太守霍戈已经带兵驰援成都了,并且飞信朝堂告诉刘禅:邓艾只是一支奇兵,无有退路。但是刘禅不让霍戈勤王,说他自有办法。 结果就是听信成都派官员谯周的话,投降!” “霍弋也是名将了,他爹霍峻是随先主入蜀的老臣,父子俩对季汉忠心耿耿立了很多功劳。刘禅率领成都府投降后,其余各郡仍在反抗拒不投降。 直到确认了先帝一脉在洛阳被好好对待后,霍弋等将才率所部投降。”】 堂中的众人听得脑溢血都要犯了。 刘备觉得自己的怒气值已经升满了,教子三拳的大招可以释放了。 阿斗啊阿斗,《出师表》到底是什么 你还真就靠着《出师表》治国啊 里面推荐的贤臣死完之后,你就开始昏聩,你的本事呢 刘备感觉脑袋有些晕眩,天幕的讲解还在继续“战神罗宪....不肯攀附....惨遭贬斥...” 他想到了老师卢植,想到了中流砥柱皇甫嵩......也想到了桓灵以来天下人的偶像——陈蕃。 他们都是因为不肯攀附宦官,要么飘零地方蹉跎,要么被害至死...... 眼见刘备脚步虚扶,几欲摔倒在地,孔明和关羽赶忙上前搀扶他左右。 “竖子尔敢啊!”刘备哆嗦着嘴唇,恨阿斗的不争气: “十常侍之祸不过几十载,竖子就敢重蹈覆辙耶!!!” 但是,天幕讲解的是已经发生的历史,刘备无力去改变,他甚至做不到干预那个时空里的任何事情。 这一刻,刘备只能像一具尸体一样,直挺挺的被众人搀扶着,闭上双眼...... “大哥,今晚让三弟将阿斗带到军营历练历练吧。” 关羽出声提议,却被刘备猛然睁眼打断:“尽做无用功!” 刘备看得很明白:“此子非昏庸也,实则无能!” 落地有声,众人心底骇然,一时也不敢接话。 刘备仍在不断吐出重话:“朕...我死之后,此子前赖孔明及诸文武班臣。” “老臣凋零,倚仗孔明所养蜀汉四相。及至无人可用,方显本能——宠爱宦官奢靡享乐,听信巫蛊耽误国事。” “我汉家开国以来四百余年,未有此等之君也!” 这话说得可太重了,关羽深秋大枣的脸色也不禁失红: “大哥,切莫此言!阿斗现在还小啊......” “主公,阿斗如今才几岁他懂什么”赵云也连连加入劝慰道: “从现在起好好教育,未免不能让阿斗有高帝、武帝之风!” 「昭烈庙主殿说完了,东西侧殿咱们简单说几句就可以了。」 「东侧殿为关羽庙,由于历代对关羽追封极多,到了现代我们看到的情况,关羽一身帝君打扮。 宋朝始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后改为“崇宁真君”,再到“武安王”.... 元朝追封的就太多了,全说完的话会被读者老爷认为说字数,如:齐天护国大将军、崇宁护国真君...... 明朝时期,官方追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这是关羽第一次被官方神格化,此前神格化多是道教、佛教和民间的信仰。」 「关羽庙中上书殿匾“义薄云天”,两侧陪祀为部将周仓赵累,以及儿子关平关兴。」 关羽这位往常沉默寡言,一向冷面的山西大汉见到自己的塑像也没露出什么表情。 眯缝着丹凤眼仔细观察了半天: “帝王装扮,这不符合礼制!” “关某为大哥之臣陪祀昭烈庙,又是武将,岂能着此番打扮” —— — 搞笑的是,你在百度百科上搜“昭烈庙”是搜不出来的,你要搜“汉昭烈庙”。 然后,最搞的来了,蹦出来一个武侯祠,下有小字解释成都武侯祠,另有括弧: (汉昭烈庙) 更戏剧性的是,你从电脑打开这条百科,开屏大图展示三秒牌匾:武侯祠。 贴脸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