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漕河督查的差事定了下来。高铭远与监察御史周大人同行,启程那日,王大人特意派来一辆马车,车厢里铺着兰考产的桑锦垫,这是家里表亲托人捎来的,说兰考的料子扎实。高铭远指尖抚过锦面上的麦浪纹,忽然想起蚕农们缫丝时哼的小调。 江南的雨比京城绵密,漕河沿岸的芦苇荡绿得发沉。高铭远站在船头,望着正在清淤的河工们弯腰劳作,动作竟与兰考修渠时的后生们有几分相似。高大人,前面就是采石场了。周御史的声音从舱内传来,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紧张。 采石场的石料堆得像座小山,却在表层之下藏着不少碎石。高铭远拿起一块敲碎,内里的沙砾簌簌往下掉——与粮仓那批货色如出一辙。管事的官吏赔着笑递上账本:大人您看,都是按户部定的标准采的。高铭远没接账本,只问:这些石料运去漕河,能经住几场汛期管事的脸瞬间白了。 入夜后,周御史在舱内翻查押运记录,忽然拍着桌子道:找到了!上个月有批石料改道运去了张侍郎的老家。高铭远凑过去看,那页账册的墨迹比别处深,像是被水浸过又晒干。窗外的雨打在船板上,噼啪声里混着远处隐约的脚步声。 有人在盯咱们。高铭远吹灭烛火,借着月光往舱外望。芦苇丛里闪过几点星火,随即又隐入黑暗。他摸出怀里的木牌,穗满两岸的刻痕里还留着兰考的尘土,周大人,明日咱们去河工棚看看。 河工们住的草棚漏着雨,墙角堆着发霉的糙米。一个瘸腿老汉见高铭远进来,忙把藏在草堆里的半块麦饼往身后藏。老人家,我尝尝这麦饼。高铭远笑着伸手,麦饼的粗糙口感让他想起兰考的新麦。老汉愣了愣,忽然红了眼:大人是来真查事儿的 原来河工们领的粮饷被克扣了三成,石料以次充好更是常事。前几日有个后生多嘴,被拖去芦苇荡打了一顿。瘸腿老汉抹着眼泪,咱们只求修条结实的河,对得起手里的力气。高铭远把带来的兰考麦种分给众人:明年开春种种看,兰考的麦子,耐涝。 回程的船上,周御史望着舱里堆的证词与样本,忧心道:张侍郎在朝中势力不小,这些怕是扳不倒他。高铭远正用小刀在木牌背面刻漕河的河道图,闻言抬头道:扳不倒也要说,就像兰考的渠,哪怕只能通十里,也比堵着强。 船到京城时,漕河的水痕已漫上船头。高铭远刚下船,就见王大人的随从候在码头,递上一封密信。信里只有一行字:张侍郎在查兰考渠的账目。他捏紧信纸,忽然明白王大人的用意——这京城的暗流,终究要扯上兰考那片干净的水土。 府邸的灯亮到后半夜。高铭远将漕河查得的证据整理成册,末了附上兰考渠的收支明细,每一笔都记着麦秆若干茶苗几株,还有沈清和画的用料示意图。天边泛白时,他把木牌放在卷宗上,牌上的麦穗与茶芽,在晨光里像是活了过来。 早朝的钟声穿透薄雾,高铭远捧着卷宗走向太和殿。石阶上的露水沾湿了朝靴,他却走得格外稳。就像当年在兰考第一次踏上河堤,脚下的土地或许泥泞,但只要方向没错,总能走出一条通途。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神级算命摊

神级算命摊

LO流光舞者
主神亲,这是你订购的试炼者,别看他们昏迷不醒,其实个顶个的身强体壮。这个秃顶的年轻人?咳咳,这叫聪明绝顶,绝不是未老先衰,我的信誉你放心。李衍拍着胸脯对着..
军史 连载 2万字
唯有星河

唯有星河

楚剑狂
独眼老太,以泪酿酒,饮了这碗酒,从此浪迹星崖。一块方糖,一个赌约,六十年孤独,无怨无悔。三万光年的奔袭,跨越七个星河帝国,只为送你一朵玫瑰。一柄剑,一首歌,总..
军史 连载 24万字
食戟之最强吃货

食戟之最强吃货

曾经何时
欢迎来到吃货的世界,请准备好爆米花、可乐、辣条,本书即将开往食戟之灵的世界,请看客们自备食物,避免途中饥饿。
军史 连载 51万字
Mary夫人

Mary夫人

木柒少爷
她的心又何尝不是融化掉了呢?十年的时间,她对他的怨恨早已做了转移,对他只有繁华褪去无穷无尽的怀念与深深的爱意。如今他竟也一眼就将她认出来,她是有多么欣喜若狂呐?那一..
军史 连载 9万字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穿越到了天启二年发现自己成了相声角色张好古从此朱由校多了一个师傅。从技术上带着他搞各种奇奇怪怪的小发明。从政治上带着他搞新政,搞变法。不知不觉,朱由校返祖现象越来越严重。杀狗官,废宗亲,绝勋贵,灭建奴大明的版图不知不觉就超越了巅峰。朱由校:我本来就想当一个木匠皇帝,怎么就成千古一帝了?张好古:因为有我!
军史 完结 2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