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登莱新任
君雨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月的京郊皇庄,军工生产的节奏愈发紧迫。 在工部右侍郎毕懋康的主持下,新扩建的火炮生产线终于完成最后调试。 随着这条生产线的投产,大明火炮的月产量正式突破五十门大关。 这一日,崇祯特意驾临皇庄视察。 在震耳欲聋的锻锤声中,毕懋康详细汇报着生产进度: 陛下,新生产线采用水力驱动的大型锻锤,炮管锻造效率提升三倍。按照现在的产能,半年内为五万武卫营换装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崇祯满意地点头,目光扫过忙碌的工坊,突然问道:孙侍郎现在何处 孙大人正在试射场测试新一批野战炮。 传他过来。 片刻后,工部左侍郎孙元化匆匆赶来,官袍上还沾着试射时留下的硝烟痕迹。 孙爱卿,崇祯看着这位忠心耿耿的臣子,你在军工上的才能,朕很满意。但现在有更重要的差事要交给你。 孙元化立即跪地:臣谨遵陛下旨意。 朕任命你为登莱巡抚,即日赴任。 这句话让孙元化猛地抬头。登莱巡抚统辖登州、莱州两府,不仅地位重要,更是直面辽东前线的重要岗位。 毕懋康将全面接管军工生产。崇祯继续说道,而你,要到登莱去,为朕训练一支新军。 他示意侍从取出兵符印信:这支新军,要全部装备最新的燧发枪和野战炮。朕要你把它打造成大明的利剑。 孙元化深吸一口气,郑重接过印信: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此外,朕再给你配两个帮手。 崇祯轻轻击掌,两个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工坊的阴影处。正是影卫中的李由和李嘉南。 李由,李嘉南,朕命你二人为登莱新军参将,辅佐孙巡抚练兵。 末将领命!两人齐声应道。 李由上前抱拳:末将必当竭尽全力,护卫孙大人安全。 李嘉南紧接着表态:末将定将所学倾囊相授,助孙大人打造精锐之师。 孙元化打量着这两位年轻将领。李由目光如电,站姿沉稳;李嘉南则显得更为内敛,但双眼透着机敏。 崇祯特意叮嘱:这二人都是中唐名将李晟的后人,家学渊源。有他们相助,爱卿如虎添翼。 三日后,孙元化带着皇帝的嘱托,在李由和李嘉南的护卫下启程前往登州。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十车最新生产的燧发枪和两门样炮。 一路上,孙元化与两位年轻将领深入交谈,越发感到皇帝用人之明。 李由分析道:孙大人,登州卫现有兵员不足三千,且多为老弱。若要组建新军,首要之事就是招募精壮。 李嘉南关注装备训练:新军装备燧发枪,训练方法也要革新。末将以为,当重点训练齐射战术。 一个月后,队伍抵达登州。孙元化立即着手整顿防务,开始新军的组建工作。 在李由和李嘉南的协助下,他们首先从登州、莱州两府招募了五千名年轻力壮的士兵。 随后,又从原有卫所兵中挑选出三千精锐,共同组成新军骨干。 训练场上,李嘉南亲自示范燧发枪的使用方法。 他设计了一套标准的装填射击流程,让士兵们反复练习。 装药、压实、装弹、瞄准、射击!每个动作都要整齐划一! 李由则负责操练阵型。他将新军分为多个方阵,训练他们在保持阵型的同时进行轮番齐射。 第一排,跪姿射击!第二排,立姿准备! 震耳欲聋的枪声在训练场上空回荡。孙元化站在点将台上,看着这支正在成型的新军,心中充满期待。 这天傍晚,孙元化正在巡抚衙门审阅文书,李由匆匆进来禀报: 大人,水城传来消息,郑芝龙将军在闽海大破海盗李魁奇,现已肃清东南海域。 孙元化放下文书,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好!海疆平定,我们也能专心整顿陆防了。 李嘉南指着地图上的旅顺口说:如今海路畅通,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海运,从天津调运更多装备。 三人一直商议到深夜。 烛光下,孙元化看着这两位年轻将领坚毅的面容,不禁感慨万千。 皇帝不仅给了他练兵的机会,更派来了如此得力的助手。 有二位将军相助,何愁新军不成! 李由正色道:大人过誉。末将等必当尽心竭力,助大人练就虎狼之师。 窗外,登州城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这座面向大海的城池,正在成为大明军事改革的前沿。 而在不久的将来,这支正在成型的新军,必将在这片土地上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