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总结胜仗靠运气
小书僮952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京方面很快回电,同意了陈洪范的请求,并正式发布了委任状。 独立第八师摇身一变,成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陈洪范如愿戴上了中将军衔。 五十万大洋的改编费也很快通过重庆的银行拨付到位,乐得陈洪范几天合不拢嘴。 紧接着,陈洪范宣布了整编扩军方案。 原有的三个旅番号取消,直接升格为师。 张阳的新编第九团,隶属于第三师,番号不变,但团长张阳,军衔从中校提升为了上校。 然而,最让各部军官们心跳加速的,是陈洪范接下来的扩军命令。 议事厅里,陈洪范站在巨大的地图前,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后怕和狠厉: “诸位!第二次自贡之战,你们都经历了!惨不惨老子一万五千人,差点被打光!为什么就是因为咱们占了自贡这块肥肉,却牙口不够硬,谁都想来咬一口!” 他目光扫过众人: “刘自乾这次退了,下次呢其他龟儿子会不会眼红指望南京远水解不了近渴!咱们要想守住这份家业,就得靠自己!就得有足够的实力,让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动咱们!” “所以!” 他猛地提高音量。 “我决定,全军大扩编!原有的九个团,编制从现在的一千五百人,全部扩大到两千人!另外,军部直属,新建一个特务团!一个手枪团!再加上炮兵、工兵、辎重等技术兵种,老子要在三个月内,把二十二军的总兵力,扩大到两万五千人!” “两万五千人!” 台下响起一片惊呼和吸冷气的声音。 这几乎是翻了一番的扩军!野心太大了! 王奎第一个站起来表示支持: “军座英明!就得这么干!兵强马壮,看谁还敢龇牙!” 他盘算着,他的第一师肯定是扩编的重点。 其他军官们也纷纷激动起来。扩军意味着更多的职位,更大的权力! 唯有张阳,心里却只能苦笑,他知道陈洪范的嘴巴上吼得震天响,一旦涉及到饷弹粮秣,都是紧着自己的嫡系部队用。 给他们这样杂牌部队的那点嚼谷,顶多也就是让你吊着命饿不死。 他现在连六百人都快养不起了!之前吃空饷的那点结余,这次大战的抚恤、赏金一发,已经所剩无几。 还要招一千四百新兵武器从哪里来军饷粮食从哪里来 陈洪范虽然得了五十万,但分到新编第九团的头上,鬼知道能有多少。 但他不能表露出来,只能跟着众人一起起身: “谨遵军座命令!” 会议结束后,张阳怀着沉重的心情,带领着伤亡过半的新编第九团,奉命在自贡又驻守了半个月,防备刘文辉反扑。 直到十月中旬,确认局势暂时稳定后,才得以率部返回宜宾。 宜宾团部,气氛肃穆。 作战总结会在这里召开。 所有排级以上军官全部到场,人人脸上都带着大战后的疲惫和一丝尚未散去的悲恸。 张阳坐在上首,没有穿那身崭新的上校军服,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胳膊上还戴着黑纱。 他目光沉痛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声音低沉而沙哑: “弟兄们,都回来了。能坐在这里开这个会,是咱们的造化,是牺牲了的弟兄们,用命给咱们换来的!” 一句话,让所有人的眼圈都红了。 李拴柱更是低下头,用袖子狠狠擦了擦眼睛。 “这一仗,咱们新编第九团,打没了五十三个好兄弟!重伤三十七个,不知道最后能活下来几个……轻伤的,几乎人人带彩。” 张阳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心里……难受!” 会场里一片寂静,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压抑的抽泣声。 良久,张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难受归难受,仗打完了,咱们得总结经验,得吸取教训!不能让他们白死!都说说,这一仗,咱们凭什么能活下来凭什么能打赢又有什么教训” 军官们沉默了片刻,开始陆续发言。 “团长,我觉得,就是运气!运气好!” 一个脸上带着伤疤的排长率先开口。 “要不是恰好撞上那帮龟儿子新兵蛋子,要不是他们自己乱了阵脚,咱们那点人,早让人包了饺子了!” 不少人默默点头,心有戚戚焉。 李猛嗡声嗡气地补充道: “也不全是运气!咱们弟兄们敢拼!不怕死!子弹嗖嗖飞,没一个后退的!这才是关键!” 陈小豆则思考得更深,他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道: “团长,各位。我认为,我们能取胜,能活下来,有三条至关重要。第一,是情报。如果不是斥候提前发现了那支穿插部队,如果不是我们果断决定伏击,后果不堪设想。战场情报,是打胜仗的关键,是咱们的眼睛耳朵!” 张阳赞许地点点头: “小豆说得好!继续说。” “第二,” 陈小豆继续道: “是平时严格的训练。团长您一直强调按《步兵操典》来,挖工事、练射击、练战术配合。这次守阵地,咱们的机枪火力配置、士兵的射击精度、班组协同,都比敌人强一截。这是咱们能顶住敌人反复冲锋的基础。” “第三,” 他语气沉重下来。 “就是挖工事。正面阵地战,如果没有那些战壕和掩体,我们的伤亡会大得多!挖工事,流汗不流血,这是减少伤亡最最重要的手段!” “对!说得对!” 军官们纷纷附和。 这些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真切体会。 张阳站起身,总结道: “弟兄们说得都很好!运气,很重要,但不能总指望运气!严格训练、重视情报、拼命挖工事,这才是咱们活下来、打胜仗的根本!以后,这三条,要给我刻在每个弟兄的脑子里!落实到每一次训练,每一次作战中去!”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更加凝重: “仗打完了,活着的弟兄,要对得起死了的弟兄。我宣布几件事。”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第一,所有阵亡弟兄的家属,每人发放一百块大洋的抚恤金!派专人,亲自送到家里,确保一分不少地交到他们亲人手上!” “一百块” 台下响起一片低呼。 这在这个时代,是一笔巨款了!省着点用,够一个普通家庭用好几年!团长这是下了血本了! “第二,所有重伤弟兄,每人发放五十块大洋的伤残补助!希望他们能好好养伤,以后……团里尽量安排。” “第三,所有轻伤弟兄,每人发放十块大洋,算是团里的一点心意。” “第四,所有参加了这次作战,没受伤的弟兄,每人发五块大洋作战津贴!” 四条宣布完,会场里鸦雀无声。军官们都惊呆了。 这么算下来,又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开销!团长哪来这么多钱 张阳看着他们,沉声道: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寒了弟兄们的心!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这是我们新编第九团的规矩!” 良久,不知道是谁带头鼓起了掌,很快,掌声响成一片。 许多军官的眼眶再次湿润了,但这一次,除了悲痛,更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感动和归属感。 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军。当士兵们得知团长如此厚待伤亡弟兄,还有作战津贴可拿时,整个营地都沸腾了! 感激、激动、自豪的情绪在蔓延。 第二天,李拴柱照常带着人去乡镇招兵。 令他惊讶的是,以前需要敲锣打鼓吆喝半天才来几个人打听,今天,招兵点刚一设下,就围上来不少青壮年。 “老总,你们真是新编第九团的就是那个打跑了刘文辉,还给阵亡弟兄家里发一百块大洋的第九团” “听说你们团长说话算话,从不克扣军饷,天天能吃干饭” “……我想报名!俺哥去年没了,家里就我一个劳力,要是我……我也能给家里留点指望……” 询问和报名的人络绎不绝。一天下来,竟然招收了二十多人,是往常的好几倍! 李拴柱回来后,兴奋地向张阳报告: “团长!团长!神了!真是神了!现在不用咱吆喝,好多年轻娃儿自己跑来问!都说冲着你说话算话,厚待弟兄!今天一天,就招了二十三个!” 张阳站在窗口,看着操场上那些新加入的、眼神中带着期盼和信任的新兵,又看了看远处默默操练的老兵,心中感慨万千。 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心疼吗心疼。但换来的,是军心,是凝聚力,是千金难买的信誉和号召力。这条路,他走对了。 只是,扩编两千人的压力,像一座更大更沉的山,压在了他的肩上。 那隐秘的工业计划,必须更快地推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