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黄河的冰碴子刚顺着水流淌,兰考的堤坝上已爬满了人影。周石头带着河工们削竹片,青黄相间的竹篾在阳光下翻飞,渐渐编出半里长的竹笼,里面填着掺了秸秆的夯土,比往年的草袋结实三倍。 “高大人,沈先生的信!”一个背着茶篓的信使踩着薄冰过来,篓里的新茶用荷叶裹着,还带着江南的水汽。高铭远拆开信,见沈清和的字迹沾着茶渍:“茶苗已备妥,待黄河开冻,便北运兰考。茶性喜温,或难抵朔风,然百姓手暖,或可护其生根。” 信末附了张茶苗移栽图,画里的茶田埂竟与周石头新画的灌渠图隐隐相合。高铭远把图递给少年,见他在渠边添了排小竹棚,“给茶苗搭个窝,就像河工们的窝棚那样挡风。” 正说着,李老汉扛着块青石板过来,石板上刻着新字:“茶渠共生”。“这是按您说的,把江南的茶田和兰考的渠凑一块儿。”老汉粗糙的手掌抚过刻痕,“沈先生说茶能固土,渠能引水,两样搁一块儿,咱这黄河滩也能变宝地。” 忽有快马从南边来,是都察院的文书,说王显在狱中供出了驸马府的贪腐账册,宫里已派钦差来兰考核查河工款。“钦差还带了样东西,说是给高大人的。”文书从行囊里取出个木盒,打开竟是那方嵌铜丝的砚台,砚台里盛着半池墨,墨面上浮着片新茶。 “是王翰林托人捎的。”文书笑道,“他说这砚台补好了裂痕,就像黄河的堤坝,得靠百姓的手一点点糊结实。” 周石头忽然指着远处的河面,冰裂处漂来些绿芽,竟是沈清和寄的茶苗,被水流冲得正往堤坝这边靠。“水把茶苗送来了!”少年跳起来,带着河工们用竹篮去捞,茶苗的根须沾着江南的河泥,与兰考的沙土一混,竟生出层细密的白绒。 高铭远蹲下身,看着茶苗在竹篮里舒展叶片,忽然明白沈清和信里的意思。他取过砚台,在青石板上研墨,墨汁混着茶苗滴下的水,写下“南北同渠”四个字。风一吹,字迹边缘晕开,像黄河与江南的水流交汇在一起。 钦差的官船到了,船头立着位穿绯色官袍的老者,竟是告老还乡的周御史。“皇上说,最懂黄河的还是治河人。”老御史笑着走下船,手里捧着个陶罐,里面是兰考的河泥,“我把这泥带给江南茶农,让他们看看,北方的土也养得住好茶。” 河工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说要给茶苗搭暖棚,要把灌渠引到茶田边。周石头却拉着老御史看他新做的水车,车轴上刻着“转引江南水,灌溉兰考田”,转起来时,竹片带起的水花落在茶苗上,溅起细碎的光。 高铭远望着这热闹景象,见李老汉把“茶渠共生”的石碑立在堤坝最高处,碑下的茶苗正对着南方,仿佛在朝江南的茶田点头。他摸出袖中的青雀木雕,木雕上的茶渍已与黄河的泥痕融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南哪是北。 夜里,窝棚里点起油灯,周御史教河工们认字,高铭远则在灯下整理账册。周石头趴在旁边,给竹渠模型加了个小小的茶树苗,苗下刻着“民安”二字,正是当初黄河泥罐底的字。 “你看,”高铭远指着模型,“茶苗要扎根,堤坝要扎土,民心也要扎在实处。” 少年似懂非懂,却把模型往油灯边挪了挪,让光把茶苗的影子投在账册上,像给那些枯燥的数字添了片新绿。 窗外,黄河的冰彻底化了,水流拍打着新修的堤坝,发出温柔的声响。远处的茶田里,周石头搭的竹棚透出微光,像散落的星子落在人间。高铭远忽然觉得,这兰考的夜色里,竟也飘着江南的茶香,与黄河的泥土气缠在一起,酿出种让人安心的味道。 他提笔在账册最后一页画了只青雀,嘴里衔着茶枝,翅膀掠过黄河水面,翅尖的水珠滴在茶苗上,晕开一圈圈涟漪。那涟漪扩散开去,竟把江南的茶田与兰考的堤坝都圈在了一起。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重生之宠妻依依

重生之宠妻依依

雨笑一夏
一个普通家庭主妇因意外重生,坚决不再只做一个家庭主妇,她要带着老公和家人把日子过个风生水起。让别人尽情的羡慕嫉妒恨吧……
军史 连载 9万字
如梦录

如梦录

血染倾城.QD
如梦之梦,梦境起始,幻想开篇。由梦境产生的一系列小故事。
军史 连载 1万字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喵帝大人
(前面节奏稍慢了,但整体剧情不错,不套路鸭)穿越大明洪武年间,陆知白迎娶一名容貌有瑕的小姐,成为富家翁。每天带领一群工匠攀攀科技树,悠闲搞钱。然而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家娘子竟是当朝公主。什么,老朱竟是他岳父?!那他可就不客气了。大明,快回到世界强国的正轨上!……这一次。朱元璋多了一个叫陆知白的女婿。朱雄英、马皇后、朱标都没有早逝。朝堂少了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国号大明,山河无恙。太阳升起,便不曾落下
军史 连载 198万字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苏牧牧
特种兵秦起穿越到蛮夷犯边,朝野震荡,民不聊生的乱世,开局便坐拥美娇妻成为人生赢家。凭借着前世知识打熊猎虎,养活娇妻,成为地主,纳三妻四妾,建立自卫武装,逐渐立足乱世……
军史 连载 1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