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容词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两年后,张居正参加乡试,湖广巡抚顾璘巡视考场时,见他年少气盛,故意压下他的考卷,让他落榜——— 意在打磨他的锐气,让他明白“厚积薄发”的道理。 1540年,张居正卷土重来,顺利中举。 顾璘亲自解下身上的犀角腰牌赠予他,叮嘱道: “日后当如伊尹、颜渊般,尽忠报国,莫负天赋。” ?初入官场,蛰伏待机~ 1547年,23岁的张居正以二甲第九名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科举名列前茅者进入翰林院的实习职位)。 当时的翰林院,正是内阁首辅严嵩、礼部尚书徐阶、国子监祭酒高拱三方势力拉锯的角力场,而徐阶是张居正名义上的“座师”(科举阅卷恩师)。 三年考核后,张居正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式踏入明朝官场。 初入仕途的他,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深知官场如履薄冰,没有急于崭露头角,而是选择隐忍积累,静观其变。 彼时的明朝,已废除丞相制,由内阁总揽国政。 嘉靖帝醉心修道,不理朝政,朝堂成了各方势力的“密奏战场”。 严嵩父子把控内阁,权倾朝野; 而徐阶作为严嵩的头号对手,只能步步为营。 张居正面临第一次抉择,却展现出惊人的政治天赋: 他坚定站在徐阶一边,却从不与严嵩公开决裂,始终保持“中立”姿态。 期间,张居正曾满怀热忱地向嘉靖帝递上《论时政疏》,以隐晦笔法谏言,影射吏治败坏、财政虚耗等弊病。 但因资历尚浅,文字过于含蓄,既没直击严嵩之流,也没点破帝王过失,最终石沉大海。 这次经历让他认清“人微言轻”的现实,从此闭口不谈国事,继续“充电”等待时机。 看着严嵩父子把持的内阁日益腐败——— 权贵挥金如土,大兴土木,沉溺声色,凡直言抨击者必遭严惩,连徐阶都只能隐忍退避。 29岁的张居正写下诗句: “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暂违金马署,聊卧石磷峋。” 他什么都懂,什么都看见,却什么都做不了。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