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容词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各朝各代的老祖宗们看完评论区对于韩愈的介绍后,也是纷纷赞叹不已。 毕竟,这次的天幕视频讲解得相对详细,用的也都是他们听得懂的古文,而不是像前几期那样有很多现代的词语~ 虽然他们也能猜得到一二,但还是看古文更顺眼。 就比如后面那两个小视频,就有很多他们听不懂的词儿,大概是一些比喻之类的。 唐太宗李世民二凤陛下已经有点emoj了,又是他们唐朝的大才呀,还被称为“百代之师”,“文坛顶流”,这样一个大才居然被一直贬贬,贬,贬,贬…… 后世的皇帝都是干什么吃的,而且迎什么佛骨,莫名其妙~ 简直是劳民伤财,上行下效,百姓都不事生产尤其那些卖儿捐香火钱的更是无力吐槽。。 虽然韩愈上奏折那句话确实有点大逆不道,挑战了皇帝的威严,但他说的好像也没错,而且最关键是还应验了。 不过暗指皇帝短命,还是触犯了某些昏君皇帝的雷区,纷纷在破口大骂~ 但又不得不承认其功绩,着实憋屈~ 一些明君还是能明面上附和着夸夸韩愈的,开玩笑是夸天幕提到的人等于广纳贤才。 毕竟天幕上可都是历朝历代的名人,既然是名人,那当然有他出彩和突出的一面,否则怎么能青史留名呢 而韩愈让韩愈广受好评的大概就是宋朝了。 宋朝的文人士大夫们可是一个个向韩愈看齐呢,他们可是把昌黎先生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 最郁闷的莫过于明清了,他们难道不是最发达的吗 怎么他们的朝代就没有什么名人 天幕天天讲的都是唐宋的,唐朝就算了,反正是“盛唐”,有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万国来朝。 而宋朝,有什么一个国土都不完整的分割政权罢了。 但他们也必须得承认,宋朝是科技文化相对发达的朝代。 还是比较靠前的朝代比如说,秦朝秦始皇嬴政,咱们的政哥,心里又在求贤若渴了,这要是他秦国的人才该有多好呀~~ 而汉武帝刘彻也是一样的,自从讲过他们的东汉的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后都没怎么讲其他的皇帝,除了明朝的什么朱元璋,其他人好像都没怎么讲过~ 他更希望讲一点帝王的,或者说是讲一讲他们大汉的名人。 最好是他所在这个时期的名人就更好了。 那他一定把他征兆入朝为官。 绝对不会让他像天幕那些名人一样郁郁不得志。 宋朝就比较画风一致了,大家都在夸昌黎先生,不愧是大才呀。 你夸一句我夸一句,现场都快成了昌黎先生的粉丝评论会了。 尤其以唐宋八大家之中的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父子三人,曾巩几人最为活跃。 而每每被提到的苏轼更是义父的眉眼含笑的样子。 特别是他评价韩愈先生的那句更是被周围的同僚们频频眼红~ 薛雪在《一瓢诗话》中称颂韩愈“匡君之心,一饭不忘;救时之念,一刻不懈”,肯定了韩愈匡扶君主、拯救时局的急切心情和不懈努力。 陈寅恪:韩愈对《大学》的发现和阐释,其对《大学》的标榜为宋代理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朱熹也赞赏韩愈援《大学》以为说的做法,称“《大学》之条目,圣贤经传,所以教人为学之次第,至为纤悉。 然汉魏以来,诸儒之论,未闻有及之者。 至於韩子,乃能援以为说,而见於《原道》之篇,则庶几其有闻矣” 。 当然了,历史名人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好评。 印证了那一句“你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 -比如,司马光就在不少文章中对韩愈有微词,在《颜乐亭颂》中批评尤为集中。 他觉得韩愈写三封信给宰相求官,还在《与于襄阳书》里把先达、后进之士相互推援的关系说得像商人交易,只是为了求生存的资本; 且喜欢为人写墓志铭来获取钱财,认为他急切追求富贵,为贫贱而忧愁,不理解颜子的作为。 朱熹也有在《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记载,朱熹评价韩愈“每日功夫,只是做诗博弈,酣饮取乐而已; 至于其做官临政,也无甚可称,其实只是要讨官职而已”,认为他日常只知玩乐,做官也没什么值得称赞的,目的只是求取官职。 甭管这些大佬们怎么神仙打架,但天幕并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大多数皇帝对于韩愈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只有少部分昏君暴君会在明面上大肆诋毁,心里暗戳戳骂上个千八百遍。 而多数文人们爱惜羽毛,一般都会谨言慎行。 也有的甚至随波逐流,别人夸他也夸,别人骂他也跟着骂。 主打就是一个合群。 叫他墙头草都是抬举他了。 时间已经快凌晨了,七玥赶紧收了手机,准备睡觉了。 而各朝各代的老祖宗们看到天幕又暗了下去,宛若从未出现过一般,不管看了多少次,依旧觉得非常神奇。 这般神仙手段,世界上真的没有神仙吗 特别是明朝的嘉靖帝,更是深信不疑,他不相信这是后代的人做出来的,更相信这是某种仙家手段。 至此,明朝修仙皇帝更是对于修道更入迷了。 每日除了待在自己的摘星阁,就是在撸猫和在天幕开启时看天幕。 好在他还会晚上批批奏折缓解身心。 这个明朝修仙皇帝对于朝堂的掌控还是很强的,真是很有权谋的一个皇帝,帝王之术被他玩的炉火纯青,众人都猜不透他的心思,在他面前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被波及。 ~~~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