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王府夜宴
萌小呆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半月后的镇北王府,灯火通明。 新府邸坐落于京城最显赫的地段,朱门高墙,气派非凡,这是皇帝对楚凌霄赫赫战功的赏赐,亦是无上的荣宠。 今夜,府中正举行一场小范围的庆功宴,没有外客喧嚣,只有最核心的几人。 宴设在后花园的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初冬的寒意。 雕花木窗外,几株晚桂尚有余香,混着酒菜的香气,氤氲出几分难得的温馨与惬意。 楚凌霄褪去了战场上的冷硬铠甲,换上了一身墨色暗纹锦袍,玉冠束发,更衬得他面如冠玉,眉宇间虽仍有挥之不去的凛然之气,但神色舒缓,眼底带着浅浅的笑意。 他坐在主位,身姿依旧挺拔,却少了几分杀伐,多了几分居家的雍容。 林玥儿坐在他身侧,穿着一身湖水绿的襦裙,外罩月白绣银丝梅花斗篷,乌发简单地绾起,簪着一支素雅的玉簪。 她洗净了北疆的风尘,面容白皙清丽,那双曾指挥万兽、洞悉生死的美眸,此刻在温暖的灯火下,显得格外沉静柔和。 狼母白雪安静地伏在她脚边,巨大的身躯像一团柔软的雪丘,金色的眼眸半阖,警惕却放松。 苏云裳坐在林玥儿下手,历经磨难重获自由,她气色好了许多,穿着一身绛紫色衣裙,风韵不减当年,眉宇间既有属于母亲的温柔,又沉淀着大家闺秀的从容与智慧。 镇北侯——苏云裳的兄长,一位不怒自威的老将军,坐在楚凌霄另一侧,面色红润,笑声洪亮,正举杯畅饮。 还有几位在平定端王之乱中出力甚多的将领和文官,如王御史等人,亦在席间,气氛融洽热烈。 “凌霄,玥儿,这一杯,老夫敬你们!”镇北侯满面红光,端起酒杯,声若洪钟,“若非你们二人,北疆难安,朝局难定!痛快!真是痛快!” 楚凌霄举杯,谦逊道:“舅父过誉,此乃将士用命,众人同心之果。”他目光转向林玥儿,眼底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柔情,“尤其玥儿,居功至伟。” 林玥儿微微一笑,端起面前的果酒浅啜一口:“侯爷言重了,分内之事罢了。” 王御史抚须笑道:“王爷与圣女过谦了。如今北疆平定,端王伏诛,朝野肃清,实乃我大晟之福。陛下对二位信赖有加,往后必是海晏河清,国泰民安啊!” 众人纷纷附和,暖阁内洋溢着胜利后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苏云裳却轻轻放下了手中的银箸,她温婉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不高,却让热闹的宴席稍稍安静下来。 “霄儿,玥儿,诸位大人,”她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切莫因眼前之胜,便松懈了心神。” 楚凌霄神色一正:“母亲有何见解” 苏云裳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缓声道:“慕容渊(端王)虽已伏诛,但其母族在江南经营数十年,盘根错节,势力不容小觑。他在南方根基本就深厚,这些年,更听闻其与海外一些……势力,往来密切。” “海外”一位将领皱眉,“娘娘是指……倭寇还是那些红毛番商” “或许皆有。”苏云裳目光沉静,“慕容渊此人,心思缜密,手段狠辣,惯会留后手。他在京城经营多年,岂会不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如今他在北疆和京城的势力连根拔起,难保其在南方的余孽不会狗急跳墙,或另立山头,或与海外勾结,再生事端。” 林玥儿:“母亲担忧得是。端王就像一条毒蛇,即便斩了蛇头,蛇身未必不会垂死反扑。江南富庶,若生乱子,波及甚广。”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袖中的骨笛。 楚凌霄眼神锐利起来,点了点头:“母亲提醒的是。南方……确需警惕。我已接到一些零散消息,江南近来似乎并不太平,漕运、盐务,都有些异常动静。” 镇北侯重重放下酒杯,哼了一声:“怕他作甚!一群宵小之辈,若敢作乱,老夫亲自带兵,再平了他便是!” “兄长,”苏云裳无奈地看了自家兄长一眼,“武力固然重要,但江南情势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需得谨慎,谋定而后动。” 楚凌霄沉吟片刻,道:“母亲所言极是。待京城诸事稍定,我需亲自南下巡查一番,看看端王到底留下了多少暗桩。” 就在众人凝神思索南方局势之时,暖阁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扑翅声。 一道灰影精准地穿过未完全闭合的窗缝,落在了林玥儿面前的桌案上——是一只风尘仆仆的信鸽,腿上绑着细小的竹管。 这信鸽的到来十分突兀,打断了宴席的讨论。 林玥儿微微一怔,认出这是桃花村与京城之间传递紧急消息所用的信鸽。 一种不祥的预感悄然掠过心头。 她歉然地看了众人一眼,伸手解下竹管,取出里面卷得细细的纸条。 楚凌霄、苏云裳等人的目光都关切地落在她身上。 林玥儿展开纸条,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字迹。 那是由周先生亲笔所书,字迹略显匆忙。 随着阅读,她原本舒缓的眉头渐渐蹙起,脸上轻松的神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与冷意。 暖阁内安静下来,只听得见炭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玥儿,出了何事”楚凌霄察觉不对,沉声问道。 林玥儿抬起眼,将手中的纸条递给他,声音带着一丝寒意,清晰地说道: “桃花村传来消息——村中后山,发现了陌生的、大规模人员活动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