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小呆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銮殿内,空气如同凝固的冰。 端王那句诛心之问,如同最阴毒的枷锁,将林玥儿、甚至是将意欲彻查的皇帝,都死死钉在了“不忠不孝”的耻辱柱上。 质疑先帝质疑当今任何一个罪名坐实,都是万劫不复。 承德帝端坐龙椅,冕旒下的面容看不清表情,但紧绷的下颌线和微微泛白的指节,泄露了他内心的剧烈翻涌。 他不能轻易认同林玥儿,那等于承认先帝有误,动摇皇室威信;他更不能在证据初现时断然驳回,那会寒了功臣之心,坐实昏聩之名。 骑虎难下。 楚凌霄双拳紧握,青筋毕露,他几乎要踏前一步,哪怕拼着这身王爵不要,也要为林玥儿辩白。 林玥儿本人,却依旧站得笔直,只是抱着白雪的手臂微微收紧。 白雪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噜声,幽绿的眼眸警惕地扫视着端王及其党羽。 郑源等端王党羽脸上,已经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得意的、阴冷的笑容。 大局已定!任凭这妖女有通天之能,也翻不出孝道与皇权这两座五指山!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太后娘娘驾到——!” 一声更加高亢、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通传,如同九天凤鸣,骤然从金銮殿外传来! 轰! 如同冰层炸裂! 所有人,包括龙椅上的皇帝,都猛地一震,难以置信地望向殿门。 太后深居简出、多年不问政事的太后娘娘,怎么会突然驾临金銮殿! 沉重的殿门被缓缓推开,清晨略显苍白的光线涌入,映照出一行人影。 为首者,身着明黄色凤穿牡丹朝服,头戴九龙九凤冠,珠翠璀璨,华贵不可逼视。 她年过花甲,鬓角已染霜华,但腰背挺直,面容威严,一双凤目开阖之间,精光内蕴,那是历经两朝、母仪天下数十年积淀下的气度。 正是当朝太后,慕容氏。 她手持凤头拐杖,步伐沉稳,在一众嬷嬷宫娥的簇拥下,缓缓步入这只有皇帝和朝臣议政的至高殿堂。 她的到来,瞬间改变了殿内所有的力量对比。 “儿臣参见母后!” 承德帝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刻起身,绕过龙案,快步迎下台阶,躬身行礼。 他心中惊疑不定,母后多年不管事,今日为何…… “臣等参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满朝文武,无论派系,齐刷刷跪倒一片,山呼之声震耳欲聋。 端王的脸色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那是一种计划被打乱的阴沉与惊怒。 他不得不随众跪下,低下头,掩去眼中翻滚的戾气。 太后没有看皇帝,也没有看跪倒的群臣。 她的目光,如同有了实质,穿透人群,精准地落在了殿中央,那个抱着白狼、独自站立的少女身上。 那目光,复杂难言。 有关切,有审视,有追忆,更有一丝决绝。 她一步步走向御座,却没有坐下,而是站在了龙椅之旁,凤杖顿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都平身吧。”太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定鼎乾坤的沉稳力量。 众人谢恩起身,垂手肃立,心中皆是惊涛骇浪。 太后亲临,所为何来难道…… 太后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被内侍捧在手中的那本《变法十策》和几封密信之上。 “哀家在后面,听了有一会儿了。”太后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吵吵嚷嚷,不成体统。” 她的目光转向脸色变幻不定的端王,慕容渊。 “端王。”太后直呼其封号,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你方才说,林清风之案,乃先帝钦定,铁案如山,不可动摇” 端王心头一紧,不得不硬着头皮出列,躬身道:“回母后,正是。此案卷宗……” “卷宗” 太后打断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哀家倒是记得,当年负责审理此案的三法司主官,后来不是暴毙,便是获罪流放。这卷宗,干净吗” 轻飘飘一句话,却如同惊雷,炸得郑源等人面无人色! 太后她……她知道! 她竟然知道得如此清楚! 端王瞳孔骤缩,强自镇定:“母后此言,儿臣不解。当年之事……” “你不解”太后凤目陡然锐利,声音拔高,带着积威已久的怒意,“哀家看你是太明白了!” 她不再看端王,目光转向全场文武,声音朗朗,带着沉痛与追忆: “林清风,哀家还记得他。当年殿试,先帝钦点的状元郎!文采斐然,胸有沟壑!他提出的《变法十策》,哀家也曾看过!哪一条不是针砭时弊,利国利民!说什么结党营私,动摇国本分明是有人嫉贤妒能,容不下这等栋梁之才!” 她猛地伸手指向那本《变法十策》,语气斩钉截铁: “此书,绝非谬论!乃是救国良方!先帝晚年,病体沉疴,被小人蒙蔽圣听,以至于忠良含冤,奸佞当道!这是先帝之憾,更是我大晟之痛!”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太后竟然……直接指出了先帝晚年可能被蒙蔽! 这等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当年案件的绝对正确性! 为翻案,提供了最强大的法理依据! 端王脸色铁青,急声道:“母后!慎言!先帝……” “你给哀家住口!”太后厉声呵斥,凤杖直指端王,威仪尽显,“慕容渊!别以为哀家久居深宫,就不知道你那些手段!构陷忠良,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其心可诛!今日,你还想借着先帝之名,继续堵塞言路,迫害功臣之后吗!” “其心可诛”四个字,如同四把重锤,狠狠砸在端王心头,也砸在每一个端王党羽的心上! 他们浑身冰凉,如坠冰窟! 太后这是……要彻底撕破脸了! 承德帝站在一旁,心情复杂无比。 母后的出面,解了他的围,但也将他逼到了必须表态的角落。 太后不再理会面色惨白、浑身微颤的端王,她转身,看向龙椅旁的儿子,目光深沉而带着期许。 “皇帝。” 承德帝躬身:“儿臣在。” 太后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决断,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 “林清风之冤,沉埋十数载,天道不昭,忠魂难安。” “如今,其女携功归来,证据确凿,民心所向。” “是时候了。” 她一字一顿,如同金玉交鸣,为这场惊心动魄的朝争,一锤定音: “拨乱反正,彻查此案!” “还忠臣一个清白!” “正我大晟朗朗乾坤!” 声音落下,余音绕梁。 整个金銮殿,落针可闻。 唯有太后威严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志。 翻案,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