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游玩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传到青石镇时,正是夏末最炎热的时节。镇上的广播喇叭里反复播报着战事新闻,原本热闹的集市渐渐冷清下来,商户们纷纷关门歇业,连林记铁匠铺门前的 “招收学徒” 红纸,也被林建业匆匆揭了下来 —— 他站在铺子里,看着墙上挂着的铁锤和铁砧,眉头拧成了疙瘩,心里满是不安。 这年,林建业的长子林卫国刚满十八岁。他继承了父亲的稳重,也有着年轻人的热血,前几天还跟父亲商量,想去县城参加抗日救亡宣传队。可如今战火逼近,青石镇随时可能面临日军侵袭,守护家族和铁匠铺,成了更紧迫的事。 “爹,镇上的人都在往山里逃,咱们也赶紧收拾东西吧!” 林卫国跑进铺子里,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传单,上面印着 “日军即将进犯,乡亲们速避” 的字样,“听说日军在邻县烧杀抢掠,连铁匠铺的铁器都被他们抢走做武器,咱们的铺子里有那么多铁料和工具,可不能被他们发现!” 林建业点了点头,脸色凝重:“卫国,你说得对。但咱们不能慌 —— 铁匠铺的铁料和工具是林家的根,不能丢;家里的长辈和弟妹也不能出事。你现在就去通知二奶奶和三爷爷,让他们赶紧收拾贵重物品,到咱们家后院集合;我和你娘、你弟弟妹妹,先把铺子里的重要物资藏起来。” 林卫国立刻领命,转身跑出铺子。他先去了二奶奶家,帮老人把被褥和衣物打包好,又骑着自行车赶去邻村的三爷爷家 —— 三爷爷腿疾复发,行走不便,林卫国二话不说,背起老人就往家里赶。路上遇到逃难的乡亲,有人劝他:“小伙子,别管那么多了,自己逃命要紧!” 可林卫国只是摇摇头,脚步没停 —— 他记得父亲常说,家族的人,一个都不能少。 与此同时,林建业和王氏也在紧锣密鼓地收拾物资。铺子里的铁料中,有一批刚从县城运来的优质熟铁,是准备用来打制农具的,要是被日军抢走,不仅损失惨重,还可能被用来制造武器。林建业指挥着小儿子林卫东和小女儿林卫兰,把熟铁一块块搬到后院的老槐树下 —— 那里有个早年挖的地窖,原本是用来储存粮食的,如今成了隐藏物资的最佳地点。 “小心点,别弄出声响!” 林建业一边搬铁料,一边叮嘱孩子们,“把铁料码整齐,上面盖些干草和粮食,别让人看出破绽。” 王氏则把铺子里的账本、工具和少量银元,小心翼翼地装进木箱,藏在地窖最里面的角落,还用泥土把木箱盖好,伪装成地窖的地面。 就在大家快要收拾完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几声枪响,紧接着是乡亲们的呼喊声:“日军来了!日军来了!” 林建业心里一紧,连忙对王氏说:“你带着卫东和卫兰进地窖,我去门口看看情况,等卫国回来,咱们再一起躲进去!” 王氏拉住他的手,眼里满是担忧:“你自己小心点,别跟日军硬拼!” 林建业点了点头,拿起墙角的一把铁锤 —— 这把铁锤跟着他十几年,如今成了他唯一的防身武器。他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林卫国背着三爷爷、扶着二奶奶,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爹,日军已经到镇口了,咱们快进地窖!” 林建业立刻让大家躲进地窖,自己则最后一个进去,还特意把地窖口的木板盖好,上面铺了些杂草和树枝,确保从外面看不出任何痕迹。地窖里空间狭小,空气也有些浑浊,二奶奶和三爷爷年纪大了,很快就有些喘不过气。林卫国连忙把自己的水壶递过去,又让弟弟妹妹靠在自己身边,尽量给长辈腾出空间。 “别害怕,有我在。” 林卫国轻声安慰着家人,眼神却格外坚定 —— 他紧握着父亲递给他的一把小匕首,耳朵贴在地窖的木板上,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 没过多久,外面传来了日军的脚步声和呼喊声,还有铁器被翻动的 “哐当” 声 —— 日军果然闯进了铁匠铺,开始四处搜查物资。林建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紧握着王氏的手;二奶奶和三爷爷则闭上眼睛,默默祈祷。 “里面有没有人快出来!” 一个日军士兵用生硬的中文喊道,还用枪托砸了砸铁匠铺的铁砧,声音刺耳。林卫国屏住呼吸,手紧紧攥着匕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家人和物资出事。 日军在铺子里翻找了半个多时辰,砸坏了不少工具,还抢走了一些不值钱的废铁,却始终没发现后院的地窖。或许是因为地窖伪装得太好,或许是因为日军急于追赶其他逃难的乡亲,他们很快就离开了铁匠铺,脚步声渐渐远去。 等外面彻底安静下来,林建业才小心翼翼地掀开地窖口的木板,探出头观察了一会儿,确认安全后,才让大家出来。看着铺子里被砸得乱七八糟的工具和散落的废铁,林建业心疼得直皱眉,却还是安慰大家:“没事就好,物资没丢,人也没出事,以后咱们再慢慢收拾。” 接下来的几天,日军在青石镇四处巡查,抢粮抢物,不少乡亲的家都被洗劫一空。林建业一家不敢轻易离开地窖,只能靠地窖里储存的粮食和水度日。林卫国主动承担起了外出探查的任务 —— 每天趁日军不注意的时候,他都会悄悄爬出地窖,去镇上看看情况,顺便帮其他躲起来的乡亲传递消息。 有一次,林卫国在镇上遇到了合作社的张小树,他告诉林卫国,日军正在寻找铁匠,想让铁匠帮他们打制武器,要是不从,就会被杀害。林卫国心里一紧,连忙跑回地窖,把消息告诉父亲:“爹,日军要抓铁匠,您可千万不能出去!” 林建业点了点头,脸色凝重:“我知道了。咱们就待在地窖里,等日军走了再说。要是他们发现了地窖,我就跟他们拼了,绝不能让他们把你和弟妹抓走!” 林卫国却摇了摇头:“爹,不能跟他们硬拼。我有个主意 —— 咱们可以把铺子里的废铁和一些没用的工具搬到外面,让日军以为咱们的物资都被抢光了,这样他们就不会再盯着咱们家了。” 林建业觉得这个主意可行,便趁着夜色,和林卫国一起把铺子里的废铁和破旧工具搬到门口,还故意弄出被洗劫一空的样子。第二天,日军再次巡查时,看到铁匠铺门口的废铁,果然以为这里已经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是踢了踢废铁,就转身离开了。 就这样,在林卫国的机智应对和林建业的沉稳指挥下,林家一家人和铁匠铺的重要物资,都安全地度过了日军侵袭的危机。几天后,日军因为要攻打其他城镇,离开了青石镇。林建业一家从地窖里出来时,看着满目疮痍的小镇,心里满是感慨 —— 不少乡亲的家被烧毁了,还有人失去了亲人,相比之下,他们能保住家人和物资,已经是万幸。 接下来的日子,林建业带领家人和乡亲们,开始重建家园。林卫国主动帮乡亲们修补房屋、整理物资,还和父亲一起,用铺子里剩下的铁料,为乡亲们打制农具和生活用具 —— 经历了战火,大家更明白,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早日恢复往日的生活。 有一天,二奶奶拉着林卫国的手,笑着说:“卫国这孩子,真是长大了,比你爹当年还能干。有你在,咱们林家就有希望。” 林卫国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看向父亲:“都是爹教我的,要守护好家族,守护好乡亲。” 林建业看着儿子,眼里满是欣慰。他知道,经过战火的洗礼,儿子已经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能扛起家族责任的男子汉。林家的传承,不仅有手艺的传递,更有勇气和担当的延续 —— 从他的父亲林守义,到他自己,再到儿子林卫国,这份守护家族、守护乡亲的精神,就像老槐树上的根,深深扎在每一个林家人的心里。 这年冬天,青石镇的老槐树虽然经历了战火的摧残,却依旧抽出了新的枝芽。林记铁匠铺的炉火再次燃起,“叮叮当当” 的打铁声在小镇上回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力量。林卫国站在铁砧前,跟着父亲学习打铁,抡锤的动作虽然还有些生疏,却格外认真。他知道,战火虽然残酷,但只要家族的人团结一心,只要这份守护的精神不丢,林家的铁匠铺,还有青石镇的乡亲们,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而这份战火中的守护,也成为了林家传承中最珍贵的记忆。后来,林卫国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始终记得当年在地窖里的誓言 —— 守护家族,守护身边的人。他把这份精神传递给了自己的子女,让林家的 “守护” 基因,代代延续,永不磨灭。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霸图武业

霸图武业

存在的消失
终于来到了一个武学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一定要走上巅峰,迎娶小师妹,留下一段传说。可是,我可以么?我有神器在手,我可以。可是我做到了之后,感觉又是什么?
军史 连载 94万字
我在虞朝有钞能力

我在虞朝有钞能力

竹空见道
“她死了,你也别想活!”只见一个皮肤黝黑的赤膊大汉恶狠狠地对眼前的少年吼道。说完他又低声温柔安慰起怀中的兽衣女子:“别怕,他一定会治好你的,别怕,没人会找来这里的。”身着麻衣的少年叹了口气,走近再次察看兽衣少女的伤势。少女右手手掌应该是被利器切断,切口平整,不可能是普通石刀石斧所为,难不成是得罪了什么部落首领?因为只有那些部落权贵才有锋利的兵器。……目光来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虞朝,那时候大部分人
军史 连载 40万字
一丹神医

一丹神医

不是个姑娘
不问病症,一丹可救人于将死。无论强弱,一毒让尔命丧黄泉。
军史 连载 2万字
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

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

肝火旺
突然穿越到了古代,身边有个漂亮老婆。可小娇妻竟然怕他这个酗酒嗜赌的烂人!那不行!怎么能让自己女人受罪!先从深山打猎开始,把老婆和全家养活!
军史 连载 87万字
门阀风云

门阀风云

蜡笔疯叔
故事发生在唐朝灭亡后的一个乱世之中,架空历史,并非五代十国。纯粹的战争小说,高度还原古代战场的方方面面,详尽描写战争的台前幕后。主角是一个刚入伍的新兵,用他的视角为主要视角,亲身参与到战争当中。同时也有对皇室和各大门阀的各个角度的描写,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个全方位的阅读体验。收复燕云十六州;辽东鏖战;收复河西走廊;入西川;下江南。故事环环相扣,情节跌宕起伏,值得一看。
军史 连载 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