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寸关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间就是金钱,这些钱哪怕是捐了,也比损失要强太多了。
以信号分子对下游事件分析的这一类的研究,也与此同时快速展开。
杨广业和齐欢两人都是专业的实验员,他们对于这一项技术可以说是如饥似渴。
这次对于肖红军的项目,已经成了他们是否能够成功创办企业的关键所在。
而本次实验能否成功,他们能否掌握下游事件分析的相关技术,却在陈恭这里!
当天,肖红军就送来了包含啤酒酵母在内的相关原材料。
而杨广业和齐欢也发挥人脉渠道,采购或者想办法借来了各种设备以及试剂。
包括了微波炉、离心机、高效液相色谱仪、数控超声、水膜过滤器、微孔纤维素滤……等在内的各种仪器都准备就绪。
位置就在陈恭隔壁的一间办公室内。
所谓信号分子的下游事件分析,便是通过下游产物,利用生物工程的手段,对信号分子进行分析探究,寻找到问题所在。
而啤酒的口味变化,除去糖类的工艺之外,最大可能就在于三羧基循环的中间产物碳源上。
陈恭之所以有把握的原因其实就在这里。
本身陈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理论。
而且,本次的研究内容,还是三羧基循环。
所以他自信可以在他的带领下,让杨广业和齐欢掌握这样的技术。
其实,这一类的检测实验,并不需要消耗太多时间。
主要的难度就在探寻上面。
陈恭很快设计了实验的目标。
首先,需要对菌种进行培养,也就是把新鲜的酵母泥样品,通过六千转每分钟的离心速度洗涤。
这些工作,陈恭在进行。
而一旁的杨广业和齐欢两人坐在一旁,配置有机酸标准溶液。
等待的功夫,杨广业忍不住说了句:
“呵呵,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胆小了,生怕失败!”
齐欢点头:“是啊,这次要是成功了,我们真的……可能遇到崛起的机会。”
“只是……小陈真的掌握了下游事件的技术”
“他啥时候掌握的”
杨广业闻声,苦笑摇头。
“你忘了这个课题了”
“你知道啥时候小陈把泡沫细胞分析了”
“这孩子……你真的不能用常规思维去看他。”
“他的理论基础是我见过最为可怕的。”
“有时候想想,我都很难相信,我们目前是以小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
“但是,这又千真万确!”
“而且,你难道没发现吗学校那边,似乎对于陈恭的态度也开始发生了转变。”
齐欢闻声,也点了点头。
陈恭自从拿到上一次课题的第一负责人以后,学校对于陈恭的态度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这时候,陈恭走了过来。
“齐主任,这次的实验你负责进行碳源的标记,我们需要在中间碳源上进行标记,看看酵母在哪方面存在问题。”
齐欢点头:“好,这个没问题,交给我就行。”
陈恭转身看着杨广业:“杨院长,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有机酸进行测定。”
“分析来源,并且测定含量。”
“监测器波长:215nm;柱压:100kpa;柱温:室温;灵敏度:0.04;进样量:20μl/次”
杨广业也点了点头。
实验很快开始了。
这些技术显然都是三级四级的实验员才能掌握的。
但是,陈恭一个初级实验员,他怎么知道这些实验效果的
对于这个疑惑,两人显然都没有找到答案。
但是……
伴随着实验的深化,他们发现一件恐怖的事情,陈恭就连一些六级实验的具体效果都很清楚。
最重要的是,陈恭对于实验效果的把握,有些让人震惊。
这个实验,最快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出来结果。
杨广业和齐欢,不断的按照陈恭的思路,去研究下游事件,然后通过中间产物的标记,开始了探寻工作。
下游事件的分析,本就是难点。
线索就在于信号分子上。
这些需要精准的计算、分析、探寻工作。
可以说,这一次的工作中。
杨广业和齐欢完全是在学习和观察,以及打工。
而核心工作,就在陈恭那里。
当天晚上十一点,陈恭就找到了关键的信号分子:“柠檬酸!”
随后的时间里。
两人毫无睡意。
因为他们很清楚,继续研究下去,就能找到真正的原因了。
第二天,在大家忙碌了48个小时以后。
结果出来了!
“培养基中代谢a酮戊二酸的趋势基本一致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代谢量始终维持在0~4mg/l。”
“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而苹果酸的代谢趋势发生改变由空白产生的单一峰值变为两次峰值。”
这个结果,让大家喜出望外。
最后,当陈恭尝试的对空白培养基中加入柠檬酸后,顿时改变了代谢酒石酸的趋势。
这说明添加的柠檬酸抑制了酵母向胞外代谢酒石酸。
于是!
陈恭做了个胆大的测定。
他在酵母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柠檬酸,很快……
啤酒催化发酵完成之后,味道完全正宗了!
当三人饮用完一杯之后,大家都兴奋的手舞足蹈。
成功了。
杨广业看着他们的研究成果,自然是兴奋无比。
“我们成功了”
齐欢笑着拿着一个玻璃管,把里面的啤酒一饮而尽,兴奋的说了句。
“没错,我感觉,你的五级实验员,问题不大了!”
的确,对于杨广业而言,他真的能找到五级实验员的晋升途径。
说完之后,两人都有些惊喜的看着陈恭。
他们没有想到,陈恭竟然真的带领做到了。
这个实验,只是一个契机。
只要寻找到合适的机会,勤加练习,势必会成功的掌握这一项技术。
要知道,大多数的公司,都是在这种模式下发展。
杨广业忍不住激动的起身后,一把抱住陈恭。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陈恭也很开心。
这是他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次尝试。
齐欢这时候说道:“对了,陈恭,冒昧问一句。”
“下游事件分析上溯到信号分子。”
“你是怎么找到柠檬酸这个关键点的”
陈恭想了想,掏出一张纸放在桌子上:“这也是我总结出来的一套公式。”
“但是,我建议你们看看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