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哥,贤弟 (第5/6页)
手握寸关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恭微微一笑:“一刀流!”
“自创的。”
这一句话,让现场众人,除了赵曦之外,都傻眼了。
他才经过几台手术
竟然自创了切开术。
而赵雷接下来的手法,让陈恭眼睛一亮。
只见他轻松的分离肌肉,整个瘤体暴露出来。
瘤体拳头大小。
赵雷手法轻巧,绕过瘤体,循着血管,很快摸索起来。
没多久!
吨锐结合的手法下,快速解剖出近端的股总动脉及远端的股深动脉、股浅动脉。
“准备结扎!”
听见赵雷的话,叶爱国不疑有他,连忙动手,分别绕过橡皮带以备控制血流。
这个手术,并非是要绝对截断血流。
而是需要控制住血流的流速,为手术保留缓和的余地。
绝对的控制血流后,若是手术中间发现意外,万一长时间不能进行吻合,很容易出现组织缺血情况发生。
虽然下肢区域这部分血管截断不会对脑组织和心脏造成缺血。
但是……
手术的严谨性,就是如此。
每一根血管,都有着独特的使命。
控制血流,是最佳方案。
手术继续!
动脉瘤体和周围粘连紧密,不容易分离。
叶爱国作为韩世峰的得意门生,自然是开始了他的操作。
没多久,瘤体分离,他对着赵雷点了点头。
赵雷见状,正准备切除!
忽然这个时候……
他看着血管,眉心紧促。
“把人工血管拿过来。”
此话一出,顿时叶爱国和付韬脸色微微一变。
付韬把人工血管拿来之后,赵雷皱了皱眉:
“不行!”
付韬一愣,连忙看向赵雷:“什么意思”
赵雷认真说道:“误差超过了2毫米!”
“人工血管和这里端端吻合的话,会有2毫米左右的误差出现。”
陈恭闻声,顿时瞪大眼睛。
他看着付韬手里的人工血管,又看了一眼赵雷指着端口区域。
他很惊讶!
对方是怎么发现的
若是陈恭,他使用自己的鼠目寸光,是可以实现放大和微操效果的。
但是……
赵雷没有啊!
他怎么就如此精准的判断出来了呢
这时候,他注意到了,赵雷用双手触摸血管,就发现了这里的区别了。
这一刻,陈恭不禁肃然起敬。
果然,成功从来没有偶然。
这得是多么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用双手和肉眼,瞬间判断出来血管吻合的粗细存在差别呢
众所知周!
在进行股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的前提,就是选用的人造血管口径必须与股动脉口径要一致。
虽然说……
这个要求是基本一致。
因为很难出现圆满契合的血管。
可是……
这个误差,是存在一些考究的。
付韬皱眉看向赵雷:“赵主任,2毫米的误差……危险吗”
赵雷点了点头:“你听过血管危象吗”
“当这个误差存在2毫米的时候,其实缝合难度,对我而言,并不大。”
“我是担心,出现存在血管危象。”
“这里……你瞧,这个区域的血管流速是比较快的。”
“如果进行不完美的吻合,会影响血管流速,甚至,在这个区域,造成血管危象。”
“而且,你们记住,血管吻合,从来不存在完美这种说法。”
“因为只要是吻合,就要有伤口的出现,这意味着,当血管流速出现以后,说不定……会形成动脉瘤!”
“到时候……真要是形成了,麻烦可就大了!”
“我们不能冒险。”
陈恭这时候,问了句:“就没有足够完美的人工血管吗”
赵雷不禁一笑:“没有!”
“你要是有办法,我觉得用不了几年,你就会成为国内的首富!”
陈恭不禁错愕。
好吧!
赵雷解释道:“全球每年有超过60万人需要进行血管重建手术。
其中大于6毫米的“人造血管”现在的确是已经实现了商品化了。
但是……而小于6毫米的小口径血管制备则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难题。
而且,进口的人工血管价格很高!
国内的人工血管,都得上万元,可想而知……”
“bj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采用丝素蛋白为基本原料,制备出了35毫米抗凝血材料及小口径血管样品。”
“但是……你知道,这仅仅是35毫米,也仅仅依然在试验阶段吗”
“所以说!”
“6毫米以内,每一毫米,都是历史性的一步!”
“手术,特别是血管手术,这是牵扯全身的一种介入设备,千万不能大意的。”
赵雷的话,让众人纷纷点头。
陈恭对于这个看似粗鲁莽夫一样的赵主任,多了一种新的认识。
还真的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啊!
如此精密的细节,也能考虑到。
属实有些厉害。
这时候!
付韬看着赵雷问了句:“那……怎么做”
赵雷沉默起来,淡淡的说了句:“我想想!”
可是……
想想,得有多困难
而陈恭盯着血管,内心陷入了思考之中。
他本身对于解剖学的掌握就很高,而且……刚才结合赵雷的思维,他脑海里忽然想成了一种特殊的血管解剖学的思路。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陈恭闭着眼睛,脑海里对这个区域的血管循环,血液供应区域,以及多方面开始思考了起来。
就在众人都陷入纠结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