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吼吼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得益于南方的人员补充和官府的扶持,东北土地上的房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官道上,时不时会有商队来往。 哈兰城也有不少人口涌入,其周边的土地在农户的手中被开垦,在人类的合作下,野生猛兽不断被猎杀,驱赶出人类的领地。 高炉库库冒烟,从出水口流出橙亮的铁水,经过模具,冷却后成了毛坯,再经过工人的打磨,一批批铁制农具分配到了农户手中,而本地土着,除了农耕外,渔猎也可以得到更加先进的工具。 除了无法控制天气和温度,大明百姓在靠着双手,创造出适合人类生活的地区。 林北在商铺中检查哈兰城的各种账目。 哈兰城不可能以部落的城主制运行,南边带来了人口,同时也用官员来代替本来的城主。 原本的士兵逐步回到茂山周围,取而代之的是地方治安所。 哈兰城周围,烧山伐木,朝廷的工匠将泥土烧成砖,矿石炼成铁,只要是白天,好似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 绿意被灰白的土地所替代,坑坑洼洼的地面,看似杂乱无章,可沟壑有秩,立起来的木桩预示着新的房屋正在建设。 为了抵抗东北的寒冷,这里新建的房屋,家家都建有土炕,内里的炕道连接着灶台,烧火做饭的同时,也能提供地暖的功效,让土炕床在也就保持温暖。 这是大明北方诸多城镇通用的房屋结构,以前辽地并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百姓得不到工匠的技术支持,因此难以熬过苦寒之地的夜晚。 哈兰城的官府通过出资,招聘来此的移民,分出其中身负技艺的百姓,组建工程队,再由驻留在此的军队管理,让工程队组织建设。 其中,商贾的作用,便是不断从外面向哈兰城运送生活物资,以布匹换皮毛等这类土特产。 林北主持着京城商会在哈兰城的众多商铺,特别是随着城市的扩大,商铺也需要逐步增加扩建。 和沈阳城那种靠近北平大明中枢的城市不一样,哈兰城作为关外第一城,愿意在这里投资的商会也不是很多。 仅仅是在京城商会的带动下,也就是像晋商这样的商会会跟随其步伐。 更多的商会是在沈阳城,等着汇集到哈兰城的各类土特产流通到沈阳,他们再集中批发购买,最终运往全国各地来换取更高的利润。 检查完账目的林北,还需要巡视一下商铺。 脚踏着砖石,这条路前不久还是泥土路,那时候,哈兰城的道路到处都是泥土,一旦遇到雨天,百姓就没有上街的欲望,连同各种轮式工具都前进困难。 而现在,窑炉日以继夜的燃烧,一批批砖石在建设房屋之余,也被铺到街头巷尾之中。 朝廷投入哈兰城的建设资金并不多,但与沈阳城一样,因为不用建设高大绵长的城墙,本身就节省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 走在街道上,林北明显就能感觉到上街的百姓比以前还要多上几倍。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谍战:开局叛逆者,谁有我更拽!

谍战:开局叛逆者,谁有我更拽!

初恋栀子花
孟浩川魂穿二战时期,在最隐蔽的战线上,坚守着自己的红色信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他是戴老板又爱又恨的军统王牌特工梅花!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他是忍辱负重,长期潜伏,等待时机的秋蝉!同时也是鬼子的特勤处主任,在鬼子和汉奸眼里,他是有名的贪官,拽里拽气,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听君一席话,胜听一席话,归根结底,言而总之,杀鬼子,除汉奸,扬我军魂,扬我国威!主角内容虚构,历史节点不虚构,尊重历史,
军史 连载 40万字
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

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

阿童木的木
本文非穿越文。作者出生的江南小村,祖辈口口相传曾出了这么一位江洋大盗“绿胡子”。从一个小土匪变成江洋大盗,绿胡子经历了什么?老一辈的传说已经几乎无迹可循。乡野志怪经常引起人们津津乐道。事实已经无法考证,作者也没机会写正经历史书。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极大摧残帝国最富庶的征税来源地,暴露老大帝国风烛残年的体质。众多殖民帝国群狼环伺周围,紧紧盯着眼中的肥肉。湘淮军杀良冒功,洋枪队纵横租界,太平天国童子营的
军史 连载 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