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青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文独家发表晋-江, 保护原创, 支持正版, 从我做起。

而话题又是如此的合适及恰当。

——毕竟下过罪己诏,对年幼的帝王而言, 这件事会是他毕生的污点, 永远都抹不去。而事情的后续处理和安排, 自然也就十分重要。他会开口关心,虽然出乎朝臣的预料,却也可以理解。

京兆尹很快出列, 表示赈济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如今在雪灾之中损毁的房屋都已经修葺完毕, 接下来会给他们发下新的牲畜和农具以及种子,确保春耕不受影响。户部的官员也保证所需的钱粮会第一时间拨下。

李定宸微微颔首, 道, “诸卿辛苦了。朕连日来总是梦见先帝, 目中似有忧色, 因此心下不安。天降雪灾,乃是警示之意。单是这般处理,只怕无法令上天满意,不知诸位臣工可有别的办法为朕分忧?”

这个话题就有些敏感了, 朝臣们迟疑了一瞬, 都将视线转向了王相。

皇帝今日两次开口, 虽然说的都是不甚紧要之事, 但却也可以看做是他打算向朝政伸手的先兆, 如此一来,王相的意思就很关键了。

但是皇帝既然开了这个口,他们就必须要给出回应。所以王霄沉吟片刻,道,“此次天灾示警,如今看来,乃因陛下身侧有奸佞乱权,之故,来宝既然授首,陛下只需祭祀太庙,想来便可无碍。”

“单只祭祀田地,只怕还不够。”李定宸道,“朕欲效仿前朝帝王,立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上禀朕之衷心,不知诸卿可有以教?”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礼部的几位老大人闻言大惊,立刻异口同声的反对。

“为何不可?”李定宸微微皱眉,不解的问。

礼部尚书出列道,“祭祀天地,自然是应有之义。然而修建天地坛,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恐非社稷之福。”

大概是李定宸这个提议太吓人了,所以接下来朝臣们纷纷开口劝谏,竟是打定主意要反对了。须知前朝修建天地坛,乃是仿皇城制式,而因为修建在城郊,又是祭祀天地之所,其占地之广、建筑之盛,还要远胜城内的皇宫。

因为前朝距今已经十分久远,因而天地坛早已废弃上百年。要将这上百顷的宫殿群重新修筑,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简直难以估算。即便如今的大秦还算风调雨顺,但世宗晚年修建皇陵耗费甚巨,因此国库并不丰盈,根本拿不出那么大一笔钱来。

但是他们劝谏的语气却也不甚激烈,大抵这个提议过于荒谬,所以反而推翻了之前他们关于皇帝想要夺权的推测,都认为小皇帝是被这件事给吓坏了,所以想要弄个仪式来安定人心——尤其是安定他自己的心。

这个他们很拿手啊!根本不用那么费钱费力,完全可以采用更加经济的方式嘛!

所以在劝谏过后,又有人提出了作为替代的解决办法,“《礼记·祭统》:‘天子亲耕於南郊,以共齐盛。’古之帝王亦常有亲耕之记载,陛下若要效仿先贤,莫如于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时,亲耕于南郊,即可令天地感殿下之诚心,又可为天下劝农之本,岂不善哉?”

李定宸尚在犹豫,其余众臣已经纷纷开口称赞附和,表示这就是最好的方式,与其大张旗鼓兴建土木,倒不如以诚动人。

最后王相也开口相劝,李定宸便犹犹豫豫的答应了下来,命有司负责安排此事。

因为现在距离二月初二已经很近了,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而帝王亲耕,各种礼仪是绝不能荒废的,所以朝臣们下了朝之后,便立刻回衙门去翻阅典籍,制定流程了。

李定宸脚步轻快的回了长安宫。

他接下来其实还要去听经筵,但这会儿心情实在是太兴奋,必须要跟皇后分享一下,所以一下朝就迫不及待的回来了。

越罗也才刚刚请安完毕,从万年宫回来,见他兴冲冲的样子,便含笑问,“陛下这样高兴,可是有了好消息?”昨晚李定宸要她看着他的表现,不想竟这样快。

李定宸点了点头,拉着她的手回了内室,又屏退众人,才凑到她耳边,压抑着兴奋道,“礼部和户部已经在准备,二月初二,朕要去南郊亲耕!”

越罗还真有些惊讶,“陛下怎么做到的?”

虽然自古就有这样的仪制,但本朝却是从未有过的。“祖制”二字,可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那些朝臣顽固得很,即便有足够的理由,也未必能说服他们,何况李定宸看起来也不像是能舌战群儒的。

李定宸面上露出几分得意的神色,笑道,“若是朕开口,他们必定不许,所以朕让他们自己提的。”

便将今日早朝的情形对越罗说了一遍,说到高兴处,不由得手舞足蹈,对越罗道,“还是皇后提醒我,有些事只要稍微迂回,效果便截然不同。只要揣摩清楚朝臣们的想法,要因势利导,一点儿也不难嘛!”

“这只是因为此事于他们无损。”越罗正色提醒他。

李定宸浑不在意道,“朕知道,不过这种事,有一就有二,总有让他们都无法反对朕的那一日。”

整个朝廷都运转起来,事情安排得自然很快,最后定下来的流程之中,非但有李定宸这位帝王于南郊亲耕,还有越罗这位皇后亲蚕于北郊之礼。

李定宸在越罗面前越发得意,越罗却是哭笑不得,怎么这还有捎带的?

不过,能够出宫,越罗还是高兴的。虽然她很清楚,这样的仪式之中,所有行事都有人跟着看着,根本不会有半点自由,而且也会很累,但还是高兴。毕竟是在这平静如水的日子之中增添的一抹亮色。

提前数日,帝后二人便开始斋戒。至二月初二这日,两人一早就起身,梳洗打扮之后,便分别领着不同的队伍出门了。

其实所谓“亲耕”与做戏无异。一切流程都是安排好的,身为皇帝的李定宸穿着为今日特制的衣物,左手执鞭、右手扶犁,前面有官员牵牛,两侧是耆老相扶,身后则跟着经过挑选、手执各种农具的农人,如是在田里来回犁三次地,就算完成了亲耕的任务。而后内阁重臣、各部高官依法炮制。

但第一次玩这种“角色扮演”游戏的李定宸兴致勃勃,扶着犁只恨那牛儿走得不够快,三次结束之后,还有些意犹未尽,看得周围的朝臣胆战心惊。

这要是皇帝在地里摔一下,谁担待得起?

玩得很尽兴的小皇帝回到皇宫之后,才傻了眼。皇帝亲耕是一天就能结束的,皇后亲蚕却不是那么回事,因为谁也无法保证蚕宝宝什么时候孵化出来,所以在祭拜的蚕神之后,就只能等着它们孵化,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躬桑礼。

所以越罗还在北郊的先蚕坛里住着呢!也不知道几天才能回来。

大抵是江太后教得太好,虽然李定宸平日里也时常会有些小小的抱怨,但那都是些孩子式的烦恼,讲经筵的某某学士太严肃从来没听过他夸人,今日讲的内容有些地方没听懂,尚食局最近准备的菜色不合口味……而这些抱怨,他也同样说过就算,并不放在心上。

越罗从未见过他在提起某人时露出这样的表情,可见心中对来宝厌恶之甚。

这样子,瞧着倒真有几分帝王的威严了。

她捏了捏李定宸的手,权作安慰,又拉着他进了内室坐下,这才问道,“可是来宝说了什么?惹得陛下这般生气。”

按照李定宸那不记仇的性子,事情只要一过去,也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气性了,这样气冲冲的,明显是才受过刺激不久。而来宝刚刚从太平宫出去,方才李定宸去接自己时,来宝主动避让一旁,李定宸也权当没看到他。

果然李定宸听见她问,脸色越发难看,却是抿着唇不肯言语。

越罗便将视线转向了殿内侍奉的内侍们。太平宫侍奉的人多,但平日里时常贴身跟随的却只有四个。韩嘉和李元年纪小,只比皇帝大不了两岁,因而跟在身旁跑腿侍奉,而李德和赵用都是三十出头,太平宫中日常诸事都是他们在管。

此刻见越罗看过来,李德埋着头不说话,倒是赵用上前道,“回皇后娘娘的话,中常侍大人听说了昨日在西苑的事,因而特意前来劝谏陛下。”他说到这里,抬眼看了一下越罗,才继续道,“言语间还牵涉到了娘娘。”

因为两宫那边松了口,所以如今越罗陪伴李定宸前往西苑,也是常事了。短短一个月间,李定宸的骑术已经大有长进,因而昨日就在西苑的小猎场里行猎玩儿。

说是猎场,其实不过是圈出一块林地来,又散养了些山鸡兔子羔羊小鹿之类的动物在其中。既没有危险,也没啥惊喜,在越罗看来,根本就是过家家一般,哄孩子玩儿的。

即便如此,对李定宸而言也是很难得了,因而不免玩得疯了些。越罗因想着这是入冬前的最后一次,也就没有拘束他,还陪着他闹了一阵。

仙侠修真推荐阅读 More+
黑道学生6:王者重临

黑道学生6:王者重临

画地为牢(清纯大魔王)
简介:超血腥很暴力,很自由很梦幻,请带好你的节操,准备好你的一腔热血.章章刺激,卷卷高能,王者重临,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也是一本完全不受束缚的书.阅读这本书,即便你失去..
仙侠 连载 680万字
阴阳道修

阴阳道修

魔都外来户
黄土高原上的白流,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出了意外,从小就跟着爷爷生活,好在爷爷是远近闻名的阴阳,生活虽然艰辛但也不算太糟糕,从小就跟着爷爷行艺,大学毕业后还没找到工作,爷爷就突然走了,白流彻底成为了孤家寡人一个,心情低落的他选择了学着网红们的徒步旅行,去往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在后山的险道上被一个失足的孩子撞了一下,然后就体验了一把自由落体,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白流感觉自己裂开了,掉下来之前还是个二十五岁的
仙侠 连载 91万字
穿越:想复婚,没门

穿越:想复婚,没门

陈小错
想她一职业女杀手,莫名其妙穿越到一个豪门少奶奶的身上,以为可以吃香喝辣的,想不到却是一个可怜的下堂妻,瞧!她那所谓的老公虽帅气非凡,但又霸道又花心,竟然当着她..
仙侠 连载 20万字
半熟少女火辣辣:恶魔偏执宠!

半熟少女火辣辣:恶魔偏执宠!

劲宝宝
初潮时,杜擎笙对着她的嘴亲了一口,她惊:为什么要亲我?为老不尊!这是在给你疗伤。&她害怕,便躲着他,他却将她关在房间宠了整整一个月……杜小雅怕两样东西..
仙侠 连载 58万字
重回六零:种田发家养崽崽

重回六零:种田发家养崽崽

南方荔枝
林青禾穿进了小说里成为书中一个炮灰女配,小说背景架空了要吃没吃,要穿没穿的六零年代,虽然物资匮乏生活单调,但这并不是她所担忧的,因为她有一个不大的随身空间,里..
仙侠 连载 152万字
愿你与我度时光

愿你与我度时光

华子奇
小说分为三段时光,为纯情、动情、真情。纯情是小学毕业之前,那很纯很傻很天真的时光。动情是在初中开始,那情窦初开的时光。真情是长大后那在人海之中,找..
仙侠 完结 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