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隐梭溯权绡
小猫六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翠莺自幼失恃,亦无兄弟姊妹相依。 父亲含冤离世后,家中寥寥田产与栖身之所便被族中亲戚强占,将她一个孤女逐出家门。 虽怀揣医术,奈何世道艰险,她那时不过稚龄弱质,又是女儿身,被赶出家门后不久便流落市井,尝尽人间冷暖。 也是翠莺时来运转,恰逢外出游学的李牧之途经此地。 彼时李牧之刚与柳清雅定下婚约,虽闻得这位未婚妻风评颇佳,却仍存了几分谨慎心思。 他暗自筹谋,欲在柳清雅身边安插一枚棋子,以便时时掌握其动向。 为免引起柳清雅反感,须寻一个与自己全无瓜葛的生面孔。 正当为难之际,流落街头的翠莺恰巧入了他的眼。 那时李牧之只是随手赠了一两银子,本不指望偿还。 不料这少女竟拾起炭块,在破布上一笔一画立下字据,言明日后必当奉还。 这般举动令李牧之刮目相看——他素来深谙人性,见这少女虽处境艰难,却仍保有这般气节,显是教养极佳。 细细打量之下,更觉此女资质不凡:年纪虽小,不仅识文断字,更通晓医理,尤难得的是知恩图报。 李牧之暗忖,若好生栽培,假以时日,必能将其打磨成一柄得心应手的利器,成为安插在柳清雅身边最隐秘的眼睛。 起了这番心思的李牧之,深谙施恩之道,首要之事便是对尚名白若的翠莺施以援手。 听闻白若遭遇后,他亲自携其返乡,不仅助她夺回被占的家产,更动用关系为其父翻案,彻底洗刷了“庸医”污名。 这般相助,自是存了栽培她为耳目的心思,但李牧之对待自己人向来不屑虚情假意。 待一切处置妥当,他便开诚布公地问白若可愿效力,同时言明绝不强求。 白若闻言垂首,心中百转千回——她何尝不知,即便重获家产,自己一个孤女终究守不住这份产业。 与其再沦落街头,不如寻个倚仗。 李牧之见她神色变幻,已知其心。 他素来慧眼识人,早看出这姑娘虽处境艰难,却是个明白人。 果然,白若沉吟片刻便应承下来,即便知晓是要去做眼线,也未显半分犹豫。 安排她进柳府,李牧之也是颇费了番周折。 他请托挚友朱炎代为周旋,朱炎虽无功名,但凭着修仙世家的人脉,辗转请托一位致仕太医收白若为徒,亦是不难。 这般安排既全了体面,又让白若得以精进医术,可谓两全其美。 白若本就天资聪颖,于医道更有根基,一点即透,故不出数年便已尽得真传,堪当大任。 为免引起柳清雅猜疑,即便彼时李牧之已与柳清雅成婚,他仍安排白若先往柳家担任医女,没入侯府。 彼时白若在柳家潜心数年,恰逢柳清雅因贪凉嗜甜落下病根,时常头痛难忍。 柳清雅闻得娘家有位医术精湛的医女,便亲自回府将白若要至身边照料。 此事原是柳清雅自行主张,倒非李牧之暗中设计。 当时医术高明的医女本就稀少,柳清雅既得知白若医术超群,自然不肯放过。 她将白若要至侯府后,便依着喜好,将其名改为“翠莺”。 对此安排,李牧之自是乐见其成。 自此,化名翠莺的白若便在柳清雅身边悄然蛰伏。 翠莺身为医女,平素并不在柳清雅跟前随侍,但对这位主母的种种动向却了如指掌。 她一面悉心调理主母的身子,一面在无人察觉的暗处,将柳清雅的日常起居、言行举止,皆化作密信,悄然送至李牧之手中。 加之她进入柳清雅身边时辗转多道环节,身份掩藏得极深,故而这些年始终未曾暴露。 按说以杨嬷嬷下人的身份,原不该劳动翠莺亲自诊治。但柳清雅此刻心系嬷嬷安危,哪里还顾得上这些规矩,当即命人急召翠莺前来。 翠莺匆匆赶到,她虽是一介凡人,却因缘际会见过被修士所伤的病例。 指腹才搭上杨嬷嬷的腕脉,心头便是一沉——这分明是修士手段所伤,凡间药材怕是难见成效。 翠柳不仅精通妇人杂症,于其他病症亦是手到擒来,奈何手边并无合用药材,只得先取出随身携带的金针,为杨嬷嬷施针止血,暂缓其五脏六腑的出血之势。 翠莺如实相告后,柳清雅眉心紧蹙。 寻常人家哪里会有灵植这等稀罕物 她手中虽珍藏着一株,却仍存着几分侥幸,盼着能在长亭县内另寻一株。 若能寻得,纵是倾尽所有也要为嬷嬷换来。 若实在寻不到......她已打定主意,便是动用那株珍藏的灵植,也定要救回嬷嬷性命。 柳清雅眸光一凝,沉声问道: “翠莺,若此刻你手中有灵植,救治杨嬷嬷能有几分把握” 翠莺垂眸斟酌片刻,恭声回禀: “回夫人,若有灵植入药,约有七成把握。 若得年份久远些的,便有十成把握可保嬷嬷无恙。” 她见柳清雅面露不解,又深入浅出地解释道: “嬷嬷的伤势用寻常药材虽能愈合,却会落下病根。关键在于修士残留在她五脏内的灵气,非灵植不能化解。” 烛影摇曳,映照着柳清雅愈发凝重的面容。 翠莺深知主母不谙药理,特意将这番医理说得浅白,每个字都透着医者的谨慎与周全。 柳清雅眸光微动,指尖无意识地攥紧袖口: “若单凭凡间药材,杨嬷嬷这伤……你能为她延捱多久” 翠莺虽隐约知晓夫人手中握有灵植,却不解其为何有此一问。 她垂首恭声,仍是据实以告: “回夫人,若仅以寻常药材调理,嬷嬷性命也当无虞。 少则两月,多则半载,伤口便可渐愈,行动亦能如常。” 她稍作停顿,语气转为凝重: “然则若无灵药化解体内残留的灵气,嬷嬷的五脏六腑恐会落下病根。每逢阴雨时节或劳累过度,脏腑间便会有隐痛发作,届时虽能以汤药暂缓痛楚,却终究难以根除。” 翠莺将这番医嘱说得格外细致,每个字都透着医者的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