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杨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穆东道:“第一,咱爸,二叔,三叔,二姑和你们家,一共五户,我建议你们申请五户联保的贷款,像我去年那样,担保人我让大姑打招呼,尽量还用去年的那两个,这样估计有40万,你们五户平分,每户8万。”

穆晓霞道:“好。”

“第二,我出面宣传向村民借款,用大东公司的名义出具借条,你签字。借款额度,总体不能超过140万,多了的话,太引人注意。这140万,平均分成7份,每份20万,你们五户加上大姑,每户一份,多出的一份给你。你作为方案的提出者和管理者,这是应得的。”

穆晓霞道:“小东,这样不合适。”

穆东道:“姐,没什么不合适的,你要是不要这一份,这个方案我也就不支持了。”

穆晓霞无奈,说道:“好吧。”

穆东继续道:“第三,贷款方案向其他四户公布,你们一起协商。借款方案暂时不公布,我俩知道就可以。”

穆晓霞不解,问道:“为什么?这是好事啊!”

穆东叹了口气道:“好事有时候也会变成坏事。就我们俩知道的话,我们可以控制。大家都知道了,就可能会失控了。”

穆晓霞明白了,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穆东接着说:“第四,这些所有的投资,和你们的其他投资一样,我抽一成的收益。”说完顿了顿,想了一会,继续说道:“暂时我就想到这么多。”

穆晓霞心里哀叹,这么多还少啊,你这脑子怎么长的啊,这些我根本都想不到。

姐弟俩商量完毕,穆东给大姑穆虹打了电话,让她联系一下上次的两个担保人,问问能不能再提供一次担保。

穆虹很吃惊,问道:“怎么还要贷款,还缺钱吗?”

在穆虹的潜意识里,穆东的两次生意都很成功,手头应该很宽裕了。

穆东就给姑姑说了姐姐关于贷款的想法,对于大姑,穆东是绝对信任的,就像大姑绝对信任自己一样。

穆虹觉得穆晓霞的想法有可取之处,于是答应联系上次的两个担保人。

傍晚的时候,穆三叔和钟国栋一起回来了。带回的消息是,已经联系上了几个大蒜主产区的初级收购商,现在刚开秤,初级收购商对外的供货价格是通货每斤8毛钱,二级蒜每斤1.2元,一级蒜每斤1.8元。

所谓初级收购商,就是直接在大蒜产区收购大蒜的商贩。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当地村里的“能人”,在自家的院子里,收购自己村子或者附近村子的大蒜,进行分拣、装袋,然后销售给外地的商贩或者工厂。

外地客商,如果要去大蒜主产区收蒜,只能找这些当地的初级收购商,从他们手里采购。

如果外地客商胆敢私自在大蒜产区的大街上设点收蒜,十有八九要被当地人打出去。

这些初级收购商,胃口也不大,根据大蒜的等级,每斤加上2分到5分钱。主要是走量。

一斤2分钱,听起来微乎其微,其实细算一下,一吨就是40元。最忙的时候,一天走货几十吨,几百上千的钱就挣到手了。

当然,收购也是个辛苦活,经常要斗智斗勇,还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一般的农户,也搞不定,基本上都是村上有头有脸的人在干。

穆东对三叔带回来的价格有些吃惊,一是吃惊通货的价格竟然这么低,而是吃惊不同等级大蒜的差价竟然这么大。

看来,和三叔确定的收购高等级大蒜的计划是正确的,这样资金更集中,费用更低。同样是1000万元,一级蒜才不到3000吨,通货却有6000多吨,冷库的存储费用就要省下一大半。

晚上,穆东接到了制冷公司侯老板的电话,已经联系到了一个愿意出租的冷库。对方是个综合库,既有冷冻区也有保鲜区,保鲜区的综合存储能力有8000吨以上。地址在开发区,距离谭庄镇大约20公里。租赁的费用,需要面谈。原则上不会高于每天每平方米3元。

穆东很高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自己昨天下午为了冷库的事情着急忙慌的,在侯老板这里,根本不是事。

俩人约定,明天上午一起去冷库看一下,和冷库老板面谈价格。

当晚,穆东大体计算了一下手里的资金情况,如果姐姐的计划顺利实施,自己的各项资金累计,将达到2300万。现在暂且不知道冷库租金是多少,先预留300万,用于收购大蒜的资金就是2000万,即使全是一级蒜,也有5500吨。况且,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不保险。二级蒜和杂交蒜也需要存储一些。这样算下来,在现行的价格下,绝对要存到7000吨以上的库存,远远超过了穆东最初设想的5000吨的存储量。

哎,又遇上老问题了,弄不好,钱花不完啊!穆老板苦恼的摇摇头。

第二天上午,穆东带上三叔、钟国栋和谢东林,四人一起,驱车20公里,赶到了侯老板所说的冷库。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冷库,院子非常大,围着院子一圈,建设有十几个独立的冷库,每个冷库前都修建了高台,货车可以直接停靠在边上进行装卸,非常方便。

穆东一看,就非常满意,很正规,也很大气。

在保鲜库门口,穆见到了侯老板和一个瘦瘦的中年人。中年人姓孙,叫孙明福,是这家冷库的老板。双方相互认识,握手寒暄,就开始进入冷库实地查看,孙明福边走边介绍着冷库的情况。

孙明福现在还空着两座保鲜库,一座5000平米,一座3000平米。存储大蒜的话,可以分别存储5000吨和3000吨。

这两座冷库紧挨着,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存储大蒜设计的,为了通风,里面设计了重型的分层货架。成袋的大蒜,可以直接码放在货架上。

冷库是2006年建成的,2007年和2008年,有几个客商在这里存储大蒜,结果运气不好,都是抹着眼泪走的,据说连冷库的租金都没挣出来。

因为装了密密麻麻的货架,存储其他东西不方便,所以今年,孙老板就非常担心,这个冷库会空闲下来。

建设这些冷库,贷了不少贷款,现在还没还清呢,手头太紧了啊!

没想到昨天侯老板打电话,说有人想租3000吨到5000吨的冷库放大蒜,孙老板真是感觉喜从天降了。

所以他没直接报价格,让对方来面谈。这两个仓库,无论对方租下哪一个,孙老板都打算给出最优惠的价格。

一行人很快看完了相邻的两个冷库,然后去了办公室喝茶聊天。

孙老板就问穆东:“穆老板,冷库还行吧?您觉得怎么样?”

穆东道:“还不错,孙老板的冷库建设的很好,很专业。”

孙明福心里就是一抽,不专业就好了,还能放些其他东西。现在专业了,只能放大蒜,要不就得拆除或者重新布置这些货架,伤不起啊!

心里这么想,嘴上得另说:“是啊,穆老板,这两个库,都是专门放大蒜的,您看中了哪个库?”

穆东听了这话,心里就琢磨了,专门放大蒜的,那就是前几年也存了大蒜,这个库看着很新,时间应该不长,那就是最近两三年存储了大蒜。这两年的行情,可不咋地啊!

看来,这个库,如果只放大蒜的话,不好出租啊!

想到这里,穆东开口问道:“孙老板,如果我租下这个小的,3000平的,租金怎么算?”

孙明福心里就是一喜,太好了,整库出租,管理上太方便了,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想到这里,孙老板尽量掩饰着内心的喜悦,开口说道:“整库租用的话,价格可以优惠,按照每天两块八一平米。”

只优惠了两毛钱虽少,但是3000平米一天就是600元啊!

穆东哦了一声未置可否,接着问道:“那我要是租用那个5000平米的大库呢?”

孙老板有些吃惊,心想,看来小伙子实力很强啊。嘴上回答道:“两块七。”

穆东又哦了一声,接着说道:“那我要是这两个库都租了呢?”

“什么?”孙老板一下子站起来,惊叫道。

屋里好几个人,也为穆东的话吃了一惊。

孙明福迅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赶紧坐下,喝了口茶掩饰一下,尴尬的笑笑,不好意思的说道:“抱歉,被穆老板的大手笔吓到了。”

穆东没说话,只盯着他看。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医妃,她暴富了

医妃,她暴富了

谢灵月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军史 连载 147万字
北宋闲王

北宋闲王

北冥老鱼
闲王非贤王,赵颜穿越成为北宋英宗的第三子,本来声名狼藉的他也没什么争名夺利的心思,一心想要做一个清闲的王爷,喝着小酒、品着美食,身边再有几个美女相伴就更完...
军史 完结 332万字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小猫爱吃鱼老鼠爱大米
朱标之死,改变的是整个中原华夏的命运。为了替朱允炆扫清继位障碍,以蓝玉为首的新生代武勋集团被清洗,国家元气大伤。紧随其后的靖难之役,又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假如朱元璋泉下有知,他一定会后悔传位朱允炆。我是朱允熥,大明最尊贵的嫡皇孙,最纯正的大明继承人,给我三十年,我将还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大明,物阜年丰,世无饥馑,人人安居乐业,四海之内,万国来朝,美名传千年。
军史 连载 65万字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四海比邻
一场穿越,将他抛入大唐的盛世烟云。从无名之辈到搅动风云,却也在情义与权谋中彷徨。身世如谜,历史如网,试图挣脱却越陷越深。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战场之中,生死一瞬。以为能改变一切,却终究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当盛世的辉煌即将倾覆,选择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扞卫最后的荣光。这是一段关于权谋、爱情与命运的热血传奇,秦浩用他的智慧与勇气,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大唐经历!
军史 连载 212万字
泰拉:我成向导了??!!!

泰拉:我成向导了??!!!

乱世孤星
一觉醒来,张世发现成为了泰拉瑞亚里面的向导。对于这个游戏,他倒是经常玩,所以他知道自己是向导意味着什么...但随着涌入他脑海中的信息,他的脸色变得有点奇妙了起来。“有点意思!那就让我看看现在的新手是怎么样的吧。”
军史 连载 46万字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凌安羽
军史 连载 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