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上西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至九月,秋意渐浓,观云城愈发的热闹了起来。

德宗皇帝今岁革新科考,取消了数百年的举荐制度,而采用科举招纳贤材。

这对于武朝学子而言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也因为今岁是正式施行科举的第一个年头,翰林院请了陛下旨意,今岁所有学子无须秀才或举人身份皆可参加会试——以往三级科考制度名存实亡,放眼整个武朝也没几个正儿八经的秀才或者举人,文沧海一想,这肯定不行。

傅小官一听,很有道理,于是这别开生面的科考就这样定了下来,傅小官还将原本定于九月初八的科考时间给推延到了十月初八。

太仓促了。

得给学子们和翰林院多一些时间。

“我是这么想的……”傅小官搓了搓手有些为难,翰林院收到了从各地传来的报考名单,足足十八万人之多!

这简直令傅小官惊掉了下巴,这不禁让他想起前世恢复高考第一年的情景,何其相似。

可那时候是在全国设考场啊,而现在……大意了啊,这么多的人涌入观云城,哪里能找到那么大的地方容纳十八万考生?

“要不然就在离落原露天考试?叫工部抓紧弄点木板,大家都席地而坐?把考题弄少一点,一天的时间考完,如何?”

这破事莫要说文沧海,就是卓一行南宫一羽和孟常平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

以往科考不过走个形势,参加者最多不过千人。

现在这一改革,改出来了十八万的考生!

卓一行三人面面相觑,还能怎么办呢?

文昌海却摇了摇头:“而今深秋,寒露极重,离落原可都是草,那么多的露水,怎能安心考试?莫如……”

他眼睛一亮,“莫如将考场设在寒灵寺那上面?就是当年文会那地方?”

是啊,那地方的广场极为宽阔,还极为平整,“那就这么定了,就放在寒灵寺。但开考的时间得晚点,从观云城往寒灵寺可要走上一些时间。另外就是得解决考生们中午的用餐问题,我记得那上面有许多房舍,暂且用作厨房吧,十八万人的饭……你们去找御膳房问问,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准备。”

好吧,这第一次总是有些草率。

“十八万考生这淘汰率肯定高出了天际,这样,明儿去张贴一张公告,所有落第者,若有一技之长,若对科研感兴趣,可去科学院应聘。”

而今的科学院比之当年在西山已经扩大了十倍有余,但人才在傅小官看来依然严重不足。

这和教育相关,以往没有这方面的教育,科学院这个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是一群匠人组成。

他们或许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心,也或许具有创新精神,但他们的文化不高,还根本没有系统的学习。

他们更多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比如现在已经装备到部队的第二代后装式燧发枪。

科学理论知识的积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傅小官有天大的本事对此也无能为力。

秋闱这事就如此定了下来,文昌海离开了御书房去着手落实此事,卓一行这才问道了一个他颇为担心的问题:

“陛下,这两个月以来,四通钱庄通过四家印钞厂日夜不休的印刷银票,至今未停。如此下去……会不会造成武朝物价的飞涨?”

“放心吧,武朝的经济正在复苏,市场需求的货币在日益增加,原本的货币存量跟不上经济的增长。物价会出现短时间缓慢上涨的迹象,但无需担忧,适当的通货膨胀对而今武朝的经济是有利的,何况……我也不是在乱印。”

各国银票皆是以黄金为本,国家储备了多少黄金才能够印制多少银票,这是而今各国达成的基本共识,因为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因为胡乱印制银票最终导致货币崩溃,国家覆灭的惨痛教训。

“另外呢,虞问道曾经给我来过一封信,说虞朝有许多矿石木材桐油棉花之内的商品,所以我让边城的商业局将这些商品统统买了下来,这需要大量的银票。”

“现在正在和樊国十三皇子樊天宁谈一项双边贸易协议,基本上彼此都达成了共识,只是樊国想要买红衣大炮和燧发枪,我还在考虑。”

“这项协议若是签了下来,我们将大量向樊国出口白盐、钢锭,还有火器等等。而樊国将会向我朝出口玉器、矿石以及木材等等。”

说着傅小官起身,在这御书房里来回走了几步,“我的意向是将红衣大炮和燧发枪卖给樊国,当然,卖的是第一代,而今咱们科学院在研究第三代的火器了,我已经告诉了秦成业研究的方向。”

“以后会用到大量的矿石和大量的木材,资源这种东西未来只会越来越贵,能够买来就得相应减少国内的开采。”

“炼钢炼铁啥的对环境污染极重,所以通往北宵六州的路,得尽快修好,以后北宵六州就规划为武朝的重工业基地。就连这科学研究院,未来也得迁往北宵六州。”

“尚书省派去南方海岸探查港口有没有消息传回来?”

孟常平摇了摇头,“工部还未能得到消息,陛下需要的那种海港恐怕不容易寻到。”

“无妨,叫他们继续找,一定要在咱们的海岸线上找到至少两处那样的海港。”

顿了顿,傅小官又道:“江城船坞那边,你告诉他们一声,明年八月,我需要至少五艘无畏级的战舰。”

“陛下当真要出海?”

“算不上出海,但我必须去将上野那地方给打下来。”

“上野在哪里?”

傅小官嘴角一翘,“就在长江出海口,那是一处天然良港,打下来之后将在那地方建造码头和船坞,所以江城船厂还得尽快造出商用货船,以便于运输物资至上野。”

这是要把触手伸到海上去了?

卓一行却微蹙了一下眉头,低声说了一句:“国内的陈氏、周氏和吕氏,这三大宗族正在向虞朝移民,陛下当真就放任他们离去?”

他又补充了一句:“就算陛下仁慈让他们人走,也应当将他们这数百年积攒下来的家业留下吧?”

傅小官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们去吧。”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无限之开荒者

无限之开荒者

倾世大鹏
武侠世界,灵异世界,仙侠世界,洪荒世界……肖鹏一步一个脚印,向无上天道……进发。……新书《轮回开端》已发布,拜求大大们继续支持大鹏。书友交流群...
军史 完结 344万字
大宋的变迁

大宋的变迁

浓雾行者
为民请命,大宋革新。北宋大中祥符三年,皇宫李氏诞下双胎,大孩儿被皇后抱为己子,小的却传说是一团状似狸猫的肉块......十数年后一名穿越者带着弟子们在海外逐步崛起,北宋的科技、经济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剧变之下皇室、官吏、商贾、地主、百姓的权利如何保证、又如何制衡?各种思潮的碰撞日趋尖锐......本书三观极正,弘扬人间正气和团队精神。
军史 连载 153万字
我给神仙送外卖

我给神仙送外卖

望川秋裤
宁浩表示自己只是个苦逼的外卖小哥,怎么就跟神仙搭上关系了呢。太上老君点了个不要鱼的酸菜鱼、嫦娥妹妹叫我给她送六块钱的麻辣烫、天蓬元帅要吃隆江猪脚饭……这神仙也..
军史 完结 154万字
鹦鹉缘农场

鹦鹉缘农场

地奘
闲时树下垂钓,顺便养点锦鲤、龙鱼。你问我干什么的?张云很自豪的回答,养鹦鹉的。以赚钱的目的养鸟,以玩鸟的心态赚钱。斗鸡遛狗养鹦鹉,骑马打猎训雄鹰,这才是生活。
军史 连载 18万字
大家家风

大家家风

朱云乔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品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这些..
军史 连载 10万字
我家猫的日常果然有问题

我家猫的日常果然有问题

破产兔
这是一段由女主人变成女佣人的悲催历程。这是一件由家猫变异成一代兽王的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与兽同居的故事。
军史 连载 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