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铁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

那些背叛明朝降我大清的官员其实没有什么过错,有过错的是他们曾效忠的明朝皇帝。

和珅这话说的很仗义,也十分通情达理。

贾六什么感想且不提,反正他爹贾大全听了和侍卫这话,那胸口就跟被万春楼的小菊花用舌尖子舔过似的,贼他娘的舒坦。

本来就是嘛,你朱家皇帝要有本事的话,我爷爷他能降大清么!

既然我爷爷降大清没有错,那凭啥说我爷爷是贰臣咧?

要么是皇上不厚道,要么是皇上身边有小人啊!

这人呐在遇上事彷徨无助时,哪怕来人实际帮不上他忙,但只要说的话中他的意,入他的耳,便顿觉这人就是极好极好的。

贾大全现在就是这心态。

可当爹的刚想趁热打铁为老太爷诉个委屈,以增加人家和侍卫对贾家的同情心时,边上的儿子却冒出句叫他摸不着头脑的话来,顿时不高兴的瞪了儿子一眼道:“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

贾六心想我几年前就大人了,有什么不能插的。

却是没空跟这傻爹顶嘴,而是很认真的问被他所言吸引过来的和珅:“不知和侍卫可知我所说的话出自何处,又是何人之过错?”

“这...”

和珅虽熟读经典,但忍不丁被人这么一问,一时还真没想起这话出自何处。

“此《论语》季氏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朱文公给出的批注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所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论责的话当然是看守者的责任。”

贾六说这番话时声音明显提高了许多,尤其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这句话。

他也没给和珅多想的时间,因为他知道和珅一定能想到出自何处,也能想到答案是什么,那样的话便突显不出他贾六爷“提点”的重要性。

经贾六这么一提醒,和珅顿时想到了,微一点头,道:“确是出自《论语》季氏篇中的季氏将伐颛臾。”

旋即有些奇怪,不知这位贾公子何以提起圣人之言,这跟他贾家如今面临的困境有什么关系吗?

原本是没有关系的,现在却有关系。

你和珅说贾家老太爷做贰臣不是他的过错,乃是从前效忠的朱明皇帝之过错。

那猛兽从笼中出来把宝玉弄坏了,又是谁的过错?

两个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此时无形之中有所呼应。

“我家太爷仕清之后忠心耿耿,又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如今皇上却定我家太爷为贰臣,这于情于理都不合,故我以为此皇上之错。”

贾六迅速点题,天大人情已经不经意间送给和珅,此时自是不能再多做强调,否则着迹太深也是不好。

这会,得将话题拉回事件本身。

涉及皇帝对错,和珅显然不会随口便言,更加不会附和贾家这位公子,思索一番后道:“我以为皇上之所以要国史馆编撰《贰臣传》,本意还是希望能将这些人仕明及仕本朝诸多事迹据实直书,好崇奖忠贞,风励臣节,如此使我朝子民皆以忠君为己任,而不复其它。”

这是个很狡猾的说法,属于两不得罪。

但有一点还真被和珅说着了,当日乾隆传旨国史馆要定贰臣传时,曾言清初那帮降官“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实是大节有亏。辄复畏死幸生,忝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即或稍有片长足录,其瑕疵自不能掩...”

意思是尽管如洪承畴等人为大清朝立下过汗马功劳,甚至大部分人的子孙都在旗内做官,但于这些人本身而言他们在道德上是有亏的。

乾隆本人崇尚儒家学说,儒家学说所提倡的“忠臣不事二主”之说就深得他心,而历朝历代评价人臣的最重要标准就是一个“忠”字。

那日乾隆陪太后看昆曲《桃花扇》,初始对戏中出现的马士英深恶痛绝,待知此人为明朝殉节,为我大清兵生生剥皮于太湖后也是不由感慨进而感动。再想国初那些汉官降臣,虽说于我大清有功,但无一人与“忠”字沾边,心中遂更加不齿。

再三思虑之下,乾隆这才决定着国史馆修撰贰臣名录,意以此教化世道人心,同时进一步缓和大清帝国满汉对立的矛盾。

从汉人的角度出发评判明季以来降清的汉官,在乾隆看来就是教化世道人心的一个好法子。

正所谓使贰臣不能纤微隐饰,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而为大清子民立万世臣子纲常矣!

乾隆定贰臣也好,定三姓也好,贾六都无所谓,他关心的是贾家出旗这件事。因此话锋一转道:“崇奖忠贞,风励臣节自是好事,皇上素来重教化,修文德以怀人...”

恭维了一番乾隆,贾六又道,“我贾家太爷早年确是明臣,这一点我等后人也不否认。然便是我家太爷道德有亏,国史据实直书,我等后人也不好说什么。可我后人又有何错要使我出旗为民?”

贾六明确指出,贾家自太爷贾汉复以来三代,皆生在大清、死在大清,于旗中矜矜业业,又为大清流过血、流过泪,更有世爵在身,因此不管从哪方面看让他们贾家出旗都毫无道理可言。

“和侍卫可知,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若皇上所定贰臣诸家一概出旗,我贾家倒也没什么可说。但有人家出,有人家不出,叫我等又作何想?”

究竟有多少贰臣后代给出了旗,贾六知道个屁,但他眼下要指着和珅帮忙,就得拿这寡不寡、均不均说事。

二姐夫高德禄不住点头道:“对,对,不患寡而患不均,要出旗就一起出,要不出大伙就都不出,光逮着贾家算个什么事?”

和珅未语,具体汉军出旗的事他又哪里知道多少,但贾家人说的也在理,毕竟让功臣之后出旗确是不在理。这功臣之后又要分个三六九等区别对待,那就更有些不像话了。却是不知究竟是谁在主持出旗的事。

正想着,那贾公子又说话了。

“和侍卫,君子有三畏,一为畏天命,二为畏大人,三畏圣人之言。而圣人曾言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么这种人又怎么指望有人辅助呢。

贾六对和珅说这句话,可是隐藏大恭维之意了。

也符合当前现实,他贾家不就跟那盲人一样?

所以,和中堂你看在党国份上,怎么也得拉兄弟一把啊。

...........

诸位社会知名人士及贤达们,看在贾中堂份上拉骨头一把,收藏务必要,月票务必给,打赏就随意。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花间一笑醉春风

花间一笑醉春风

江山影
当爱情成了利益,无利则散。他亲手设计了一场皇后无德的大戏……“哼,皇后?你也配?残花败柳,你可莫要侮辱了这两个字,朕不杀你,便是天恩浩荡,你该感激涕零。”八年后……“呵……皇上,本宫不杀你,也是天恩浩荡,你更应该感激涕零,痛哭流涕。”某皇帝:“…………”“你这皇帝也当得够久了,从今往后,本宫就是这江山的皇,至于你嘛!赏你个婕妤当当,好歹还是个主子。”某皇帝婕妤:“…………”女人称帝,宫中才俊遍地,
都市 完结 46万字
支海民文集

支海民文集

支海民
这是一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随笔集。主要收集了作者四十年来所创作的几十篇文章。
都市 连载 38万字
娇娇重生要跑路,疯批太子急红眼

娇娇重生要跑路,疯批太子急红眼

林惊月.
谢知月身为荣国公千金,为了保全家族门楣,嫁给太子七年,在东宫受尽蹉跎。太子登基后卸磨杀驴,父亲被斩首,家族惨遭清剿,她在绝望中带着腹中胎儿自尽,没想到睁眼竟回了十五岁那年。这次,她还没有嫁给太子,那位幼年曾发誓要娶她为妻的萧小将军也尚在人世。重来一世,谢知月只有两个想法,一是绝不要再嫁给太子,二就是阻止萧小将军上战场。可她越是想避着太子,就越是适得其反。当她与萧小将军订亲那日,那人手持圣旨不请自来
都市 连载 42万字
后悔晚了,校花小哑巴网管在家

后悔晚了,校花小哑巴网管在家

青竹粽子
++++李敬言:“今天吃什么好呢?”方糖目光注视着他。李敬言:“你想吃什么呢?”方糖还是看着他,随后抓住了他的手,强调了自己的回答。原本的清冷校花一点点成长,之后却变得占有欲极强,每天主动狂撩还往他嘴里撒糖。李敬言:“方糖同学,没谈恋爱前你不是这样的啊!”方糖:“就是因为你,我才会这样,也只会对你这样。”偏慢热双向救赎,20w字之前男主救赎女主,20w之后攻守转换。盐加冰只会消耗自己融化他人,但盐
都市 连载 58万字
王爷娇宠小医妃

王爷娇宠小医妃

空谷绿兰
穿越前,冷芸是闻名全球的神医,人冷话少医术高。穿越后,却成为爹不疼、哥不爱的包子弃女,懦弱无能,任人欺辱。冷芸想笑,怕是没听见社会我冷姐,人美路子野的传说?渣男无情,一针让你变无命,继母嘴毒,一灸让你变哑巴,二奶小三,狠爹庶妹,黑心奴才,医毒针灸手术刀,任你选择!只是,路子太野,就不怕一下子闪了腰,跌到某王爷挖的巨坑中?众目睽睽之下被拖进山洞,是何滋味?吴青纯表示往事随风走,不堪回首!人前他冰山高
都市 完结 224万字
傲风

傲风

风行烈
女主腹黑强大,冷酷狂妄,男装行天下秦傲风,威震大陆诸国的庞大世家,秦氏家族的三代直系血脉,与大哥天才傲天一样闻名遐迩,却是秦城著名的废物七少爷。宅门深深..
都市 连载 28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