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从一开始,祖大寿就没打算投降,堂堂大明总兵,怎么能投降呢但不投降就出不去,所以他决定,投个降,先出去

换句话说,崇祯上台以后,是很想干事的,但有的事,干了也白干,有的事,干了不如不干,朝廷就是这么个朝廷,大臣就是这帮大臣,没法干。

所以他很失落、很伤心,但更伤心的事,还在后头。

因为上面这些事,最多是不能干,但下面的事情,是不能不干。

崇祯四年(1631),辽东总兵祖大寿急报:被围。

他被围的地方,叫作大凌河。

一年前,孙承宗接替了袁崇焕的位置,成为蓟辽总督。

虽然老头已经七十多了,但实在很靠谱,上任不久,就再次巡视辽东,转了一圈,回来给崇祯打了个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关锦防线非常稳固,但锦州深入敌前,孤城难守,建议在锦州附近的大凌河筑城,扩大地盘,稳固锦州。

这个报告体现了孙承宗同志卓越的战略思想。七年前,他稳固山海关,恢复了宁远,稳固宁远,恢复了锦州,现在,他稳固锦州,是打算恢复广宁,照这么个搞法,估计是想稳固沈阳,恢复赫图阿拉,把皇太极赶进河里。

想法好,做得也很好,被派去砌城的,是总兵祖大寿、副总兵何可纲。

在袁崇焕死前,曾向朝廷举荐过三个人,分别是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

他在举荐三人时,曾说过:

“臣选此三人,愿与此三人共始终,若到期无果,愿杀此三人,然后自动请死。”

袁崇焕的意思是,我选了这几个人,工作任务要是完不成,我就先自相残杀,然后自杀。

这句话比较准,却也不太准。

因为袁崇焕还没死,赵率教就先死了。袁崇焕死的时候,祖大寿也没死,逃了。

现在,只剩下了祖大寿和何可纲,他们不会自杀,却将兑现这个诺言的最后一部分——自相残杀。

投降

带了一万多人,祖大寿跟何可纲去砌砖头了,砌到一半,皇太极来了。

皇太极之所以来,也是不能不来,因为当他发现明军在大凌河筑城时,就明白,孙老头又使坏了。

如果让明军在大凌河站住脚,锦州稳固,照孙承宗的风格,接下来必定是蚕食,慢慢地磨,今天占你十亩地,站住了,明天再来,还是十亩,玩死你。

所以,他亲率大军,前往大凌河,准备拆迁。

但祖大寿辛苦半年多,自然不让拆,早早收工,把人都撤了回来,准备当钉子户。

然而,当皇太极气喘吁吁地赶到大凌河城下时,却又不动手了。

他只是远远地扎营,然后在城下开始挖沟。

皇太极很卖力,在城下待了一个多月,也不开打,只是围城挖沟,挖沟围城,经过不懈努力,竟然沿着大凌河城挖了个圈,此外,他还很有诚意地找来木头,围城修了一圈栅栏。

如此用功,只因害怕。

鉴于此前他在宁远、锦州吃过大亏,看见城头的大炮就哆嗦,所以决定,不攻城,只围城,等围得差不多了,再攻。

对于这一举动,祖大寿嗤之以鼻,并不害怕,事实上,得知围城后,他还派人在城头喊话:

“我军粮草充足,足以支撑两年,你奈我何”

皇太极听到了,并不生气,想了个很绝的回答,又派了个人去回话:

“那就困你三年!”

所谓粮食支撑两年,自然是吹牛的,几天倒还成,而且祖大寿当时手下的部队,有一万多人,虽然皇太极的兵力是两万多,但以他的水平,守半个月没问题。

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个指望——援军。

大凌河被围的消息传来后,孙承宗立刻开始组织援军,先派了几拨小部队,由吴襄带头,往大凌河奔,据说后来的著名人物吴三桂也在部队里。

可惜,这支部队刚到松山,就被打回去了。

皇太极早有准备,因为他的部队,攻城不在行,打野战没问题,反正这破楼拆定了,来几拨打几拨!

孙承宗也很硬,这城楼修定了,就是用人挤,也要挤进去!

崇祯四年(1631),最大规模的援军出发了。

这支援军由大将张春率领,共四万余人,奔袭大凌河,列阵迎敌。

大客户上门,皇太极自然亲自迎接,到阵前一看,傻眼了。

统帅张春是个不怎么出名,却有点儿水平的人,他千里迢迢赶到大凌河,却摆出防守的阵势,收缩兵力,广建营寨,然后架起大炮,等皇太极来打。

因为就双方军事实力而言,跟皇太极玩骑兵对砍,基本等于自杀。摆好阵势,准备大炮,还能打几天。

这是个极为英明的抉择,可惜,还不够。

战斗开始,皇太极派出精锐骑兵,以左右对进战术,攻击张春军两翼。

但张春同志很有水平,阵势摆得很好,大炮打得很准,几轮下来,后金军队损失惨重。

大凌河之战

在战场上,英明是不够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实力。

进攻失败后,皇太极拿出了他的实力——大炮。

由于之前被大炮打得太惨,皇太极决定,开发新技术,造大炮。

经过刻苦偷学,后金军造出了自己的大炮,共三十门,虽说质量如何不能保证,至少能响。

所以当巨大的轰鸣声从后金军队中传出时,张春竟然产生错觉,认为是自己的大炮炸膛,还派人去查,但残酷的事实告诉他,敌人已经马刀换炮了。

但张春认定,无论如何,都要顶住,他亲自上阵督战,希望稳住阵脚。

这个愿望落空了。

为保证此战必胜,张春来的时候,还带上了一员猛将——吴襄。按原先的想法,吴将军是本地人,跟皇太极也打了不少仗,熟悉情况。

应该说,这个说法是很对的,吴襄到底了解情况,一看仗打成这样,立马就跑了。

这种搞法极其恶心,并直接导致了张春的溃败。

明朝四万援军就此覆灭,而城内的祖大寿,基本可以绝望了。

但绝望的祖大寿不打算放弃,他决定突围。

突围的地点,选在南城,据他观察,南城敌人最为薄弱。

按祖大寿的想法,能突出去最好,突不出去就回来,也就是试试。但他万没想到,这一试,竟然解决了一个贝勒。

几天后,祖大寿发动突围,与后金军发生激战。

围困南城的,是皇太极的哥哥莽古尔泰,此人属于大脑很稀缺,四肢很发达类型,故被称为后金第一猛将(粗人代名词),但这次,他遇上了更猛的祖大寿。

战斗非常激烈,祖大寿不愧为名将,带着城里的兵(并非关宁军)往死里冲,重创城南军队。

莽古尔泰感觉不对,便向皇太极请求援兵,但出乎意料的是,援兵竟然迟迟不到,莽古尔泰只能亲自督阵,用上所部全部兵力,才挡住了祖大寿的突围,损失极为惨重。

莽古尔泰在四大贝勒里,排行第三(皇太极第四),被弟弟忽悠了,实在是气不过,所以他立即找到皇太极,说自己损失过重,要求换防。

但皇太极压根儿不答理他,莽古尔泰气不过,就把刀抽了出来,要砍皇太极,幸好被人拦住,才没出事。

搞笑的是,莽古尔泰同志回去后,居然了,且越想越怕,连夜跑到皇太极那里承认错误。

皇太极倒也干脆,把莽古尔泰直接绑了关进牢房,不久后莽古尔泰就死了,死因不明。

这已经不是皇太极第一次耍诈了,他老人家虽然靠兄弟上台,却很信不过兄弟,按照他的想法,四大贝勒是没有必要的,只要一个就够了。

为达到这一目的,每到打硬仗时,他都故意安排兄弟上阵,所谓“打死敌人除外患,打死自己除内乱”。

比如崇祯三年,他听说孙承宗出兵关内四城,明知敌人很猛,就派二贝勒阿敏出征,被打了个稀里哗啦回来,趁机撤了兄弟的职。

这次也差不多,如此说来,他大概还差祖大寿个人情。

但祖大寿的情况并未改变,他依然出不去,援军依然没法来,他依然不投降。

皇太极想招降祖大寿,很想,所以他费尽心机,先是往城里射箭,夹带信件,可是祖大寿的习惯很不好,总不回。

打了个把月,回信了。

这也是迫不得已,当初被围的时候,实在太过突然,按照明朝规定,军事部队执行任务时,身边只带三天干粮,现在都三十天了,吃什么

吃人。

参考消息

仙侠修真推荐阅读 More+
挑战魔王殿下

挑战魔王殿下

慈慈
一千万,嫁给我!某天,自大骄傲的皇太子殿下对我说。哇卡!他以为他是皇太子就可以强抢良家妇女啊,本大姐心里早就已经有喜欢的人,管他什么皇太子,本大姐我就是不..
仙侠 完结 16万字
全球豪宠:薄少爱妻如命

全球豪宠:薄少爱妻如命

沈清之
她是最不靠谱的海归女,为了赚回国的路费居然跑赌场碰运气,却不想遇到了一位豪门阔少。两人一对眼,立马火星撞地球,她出口惊人道:你输了,就脱下你的内裤!再..
仙侠 连载 90万字
军婚也缠缠

军婚也缠缠

安染染
【已出版】他是精英中的精英,她是父母双亡的小孤女,他的战友受伤,她初出茅庐站上手术台,术后竟丢下病人逃得不见踪影。第二天,他以玩忽职守罪将她骂了个狗血淋头。本..
仙侠 完结 73万字
觉醒后小师妹拿稳女主剧本

觉醒后小师妹拿稳女主剧本

轻肆
作为掌门独女,上有谦谦君子大师兄和侠肝义胆二师兄,下有贴心棉袄小师弟,沈清清的十六年可谓是顺风顺水,称心如意,日子过的恣意潇洒。只是当青梅敌不过天降,沈清清恍然觉醒,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一本书,天降是书中的女主角,而自己便是给女主角使绊子的女配。在书里,她那公子如玉的大师兄是男主,废了她的丹田;她那义胆侠肝的二师兄是深情男二,剜了她的双眼;就连她那小棉袄的小师弟都破了洞,断了她的双手双脚……沈清清:
仙侠 连载 36万字
凤倾天下之腹黑太子妃

凤倾天下之腹黑太子妃

凝望的沧桑眼眸
她是冷清杀手,绝美妖艳看似无害,实则腹黑无度手段狠辣。一次意外不慎坠入异世,是命运的重生还是转角的玩笑? 乱世天下,金戈铁马,政权更替,王者枭雄。看她如何在这一..
仙侠 连载 230万字
重生之长公主

重生之长公主

灰灰白
重生前她是五大诸侯国之一的蔷国的长公主,在父皇的宠爱中长大,生来就尊贵的身份嫁给恒宇的太子,成为恒宇国最为尊崇的王后。战乱四起,蔷国战败依附于恒宇,她才发现他..
仙侠 完结 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