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从心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

古今中外,偶像之于崇拜者,都是带着光环的。初唐四杰也是如此。

初唐四杰太有名了,以至于派出遣唐使学习大唐文化的日本念念不忘,在现代整出了一个“f4”组合,日本漫画家神尾叶子的着名漫画《花样男子》中的四位大集团继承人──道明寺司、花泽类、西门总二郎、美作玲,通称“f4”(即flower 4、花之四人组)。

后来,中国台湾出了个男子偶像组合也叫“f4”,由言承旭、朱孝天、周渝民、吴建豪四名成员组成。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初唐四杰的排名在当时却已有定论。《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文苑上》:“(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可以看出,当时舆论都认为排名依次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事实上也非常公允,从流传至今的四人的诗词歌赋来看,确实应以王勃为首。

然而,在《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文苑上》紧随其后,有一句“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意思是当排名传到杨炯耳中时,杨炯认为自己排在卢照邻前面有点惭愧,然而排在王勃后面则感到羞耻。而议论的人也同意杨炯说法,这和前面“海内公论”有出入。

杨炯(650年-693年),字令明,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常山郡公杨初曾孙,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为何杨炯会说出“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这样的话

其实,四人的生卒年月给出了答案。

骆宾王最大,生于628年;其次卢照邻,生于634年;然后杨炯和王勃大致同岁,生于649年左右。因而闻一多先生的考据部分为真,那就是卢骆属于同辈人,王杨属于同辈人,前者是后者的前辈。

古人讲究长幼有序,也就是“序齿”。以年龄长幼排名,应为骆宾王、卢照邻、杨炯、王勃,可是当时评论排名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杨炯认为自己年龄小,排在卢照邻前面,确实有愧不敢当的意思;为何“不愧”排在骆宾王之前因为卢照邻比骆宾王还小,自己说了愧在卢前,自然是连骆一起。当然这不是说的文采,而是年龄。对杨炯的话,宰相张说曾有评价说:“‘愧在卢前’,谦也。”

这可能是“愧在卢前”的正因,那么“耻居王后”呢

人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杨炯因为和王勃同龄,排在王勃后面,自然心有不甘,于是说“耻居王后”,也是有点羞愧的意思,并非耻辱之意。张说也有评价:“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知耻而后勇,这也是杨炯的自我激励。

人人都爱看热闹,看热闹不怕事大。其实,杨炯和王勃是好友。杨炯此语话,更可能是两个人闹着玩的。也许是某个酒局之后,两个人都说了醉话。

总章元年(668年),王勃在沛王府供职,与杨炯结识。秋天,两人一块儿登高抒怀。王勃深深佩服杨炯的才学,在离别之时评价道:

“杨学士天璞自然,地灵无对。二十八宿,禀太微之一星;六十四艾,受乾坤之两卦。论其器宇,沧海添江汉之波;序其文章,玄圃积烟霞之气,瓷神之外,犹是卿云,陶铸之余,尚同秘阮。接光仪于促席,直观明月生天;响词辩于中筵,但觉清风满堂。”

而王勃死后,杨炯将其遗文遗诗收集起来,汇编成卷,并亲为作序:“以兹伟鉴,取其雄伯,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反诸宏博,君之力焉……君之所注,见光前古……嗟乎促龄,材气未尽,殁而不朽,君子贵焉!”

可见,两人还是互相欣赏的。

(二)

王、杨、卢、骆四人以文章着称于时,慢慢地影响越来越大。据《唐诗记事》载,吏部侍郎李敬玄对他们颇为欣赏,推荐给典选大员裴行俭。

裴老先生略一沉思,便给四人预测前程,语出惊人。大意是,才名是有的,但官爵福禄很少。

原因是什么呢裴老先生以为,这几个人性情浮躁,喜出风头,怎能安享爵禄不过,他倒是对杨炯格外垂青一些,说“炯颇沉默,可至令长,余皆不得其死。”

一面之交,三言两语,就说定了四个人的终生

这位精于阴阳、算术的裴行俭先生还真有这本事。自执掌吏部,他先后向朝廷荐举了若干官员,都很准。

有一个例子,当时苏味道和王勮还不知名,在调选之时,裴先生一见,“深礼异之”,还说了一番违背“组织原则”的话,大意是,我晚年膝下有一子,担心不能对他的成长有所帮助,据老夫观察,你们两位十多年后便会出人头地,希望把我的小儿子裴息托付给你们,将来请记得多多关照啊。

后来,两人果然都做了大官,苏味道还做了宰相,位极人臣。

于人未飞黄腾达之时,先下预言,裴先生可谓相面有术,看人很准,识人之道可谓出神入化。

对于初唐四杰,裴先生的话此后果然不幸言中:四杰之中的三个,真的没有好结局。

王勃早年历经人命案,二十几岁便溺水早逝;卢照邻一病十数载,最后投水自尽;骆宾王随徐敬业起事,兵败之后,生死不明。只有杨炯倒是真的做了县令,直至最后病死任上。

都说性格即命运。杨炯性情耿直,恃才倨傲,看不惯某些官员趾高气扬、矫揉造作,故讥讽一些伪善的朝官为“麒麟楦”,“每见朝官,目为麒麟楦”。

“朝官怎么像麒麟楦呢”别人问他。

“他们就像戏里的麒麟,哪里是麒麟,只不过是一头驴子,刻画头角,修饰皮毛,看起来像麒麟,脱了马甲,还是一头驴子。”杨炯回答觉。

得这话不过瘾,又补了一句,“那些没有德行学识的家伙,披着朱紫色的朝服,和驴身覆盖麒麟皮,又有什么区别呢。”他的这些言论被当朝者所记恨,也为他后来仕途的不如意埋下伏笔。

(三)

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的身世比起来,杨炯的生活似乎要相对平静得多。就像一株兰花,暗香浮动,孤芳自赏。

杨炯与王勃同龄,也同样聪明,小小的年纪就考上了神童举。后来又考中进士。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年仅十岁的杨炯应弟子举及第,并于第二年进入弘文馆,成为当时声名大噪的神童,风头一时无两。

这样的成就,即便是翻阅有唐一代所有数得上名的诗人,也无人能出杨炯之右。

也许是超出常人太多的缘故,偌大的唐帝国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官职来对待这位神童;而对于当时年仅十一岁的杨炯来说,入朝为官也太过遥远。

于是,从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起,到上元三年(676年)之间的十六年里,杨炯一直守着“予出身”的身份和待遇,在弘文馆赋闲了十六年。

在弘文馆待制十六年后,杨炯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在京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据《新唐书百官志》二载:秘书省有“校书郎十人,正九品上,正字四人,正九品下,掌雠校典籍,刊正文章。”

心怀经国理想的杨炯,年近三十,才获得一个“雠校典籍”的九品小官,对自己仕途上的这种蹇滞不畅,杨炯心里很郁勃不平,期间创作了《浑天赋》,以示自己的情志。

永隆二年(681年),经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杨炯为崇文馆学士。永淳元年(682年),杨炯被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充弘文馆学士,掌太子东宫庶务。

为东宫太子服务期间,杨炯曾经呈献过一篇很有影响的《公卿以下冕服议》,也有过诸如《从军行》《战城南》《紫骝马》等慷慨激昂、风骨遒劲的诗歌作品,声名响于当世。

杨炯从秘书省里过了六七年郁沉岁月后,终于从九品末僚一跃而成为太子詹事司直,而且还充任声望甚隆的崇文馆学士,开始了仕途上的一大腾跃,据《新唐书百官志》载:东宫詹事府有“司直二人,正七品上,掌纠劾官僚及率府之兵。”詹事司直是太子的贴心官员,掌管东宫内务,职务颇为重要。

面对这样一次仕途飞跃,杨炯的内心是兴奋的。期间创作了《庭菊赋》等文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庭菊赋》有言:“和其光,同其尘,应春光而早植。及夫秋星下照,金气上腾,风萧萧兮瑟瑟,霜刺刺兮棱棱。当此时也。弱其志,强其骨,独岁寒而晚登。”

“伊纤茎之菲薄,荷君子之恩遇。不羡池水之芙蓉,愿比瑶山之桂树。岁如何其岁已秋,丛菊芳兮庭之幽,君子至止,怅容与而淹留。岁如何其岁将逝,丛菊芳兮庭之际,君子至止,聊从容以卒岁。”

《庭菊赋》借高洁芬香之秋菊来颂扬中书令薛元超。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寻途

寻途

六月红羊
一个偶然的事件,让参加抗联的土匪头子李青山接触到了苏联的最高机密。从而让李青山等人意外的参与到了苏军的寻找黄金的行列。经过在东北等地的寻找,李青山带着他的团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些苏联当年让日本人抢走的黄金。漫长的寻找之路,让李青山等人陷入了为寻找而寻找的困境。随着一个又一个秘境的揭开,李青山他们究竟是为寻找什么?最后他们寻找到答案了吗?请走进《寻途》,给出最后的答案。
军史 连载 241万字
美人一叹

美人一叹

许遇
那年春风和煦,桃花灼灼,他身穿白衣从一树桃花下走出来,璞玉以为她遇上了命中桃花缘,而他早已心有所属,璞玉还是爱得无法自拔,倾情相伴,分厘寸毫用心用情。岁月流转..
军史 连载 12万字
宋史之美少年英雄

宋史之美少年英雄

李成悦
山东郓城宋家庄宋江人称呼保义,也叫及时雨,在少林、武当、华山、陕西及山西等各地行走,在少林正式向圆通禅师拜师学艺,又先后学了武当、陕西及山西各门武功,并自创子..
军史 连载 10万字
美漫:咸鱼一条,挂机就成圣

美漫:咸鱼一条,挂机就成圣

武艺5555
林楠穿越到漫威世界。开局接受古一法师的邀请,加入卡玛泰姬。现在林楠还没有系统,有个保障无疑是最好的。不过,林楠发现自己的天赋好像极差。基本的一些魔法还不会,于是自然而然就遭到了挑衅。“啧啧,你来卡玛泰姬不用魔法,用拳法?”“真是丢了古一法师的脸。”哈德自是对林楠十分轻蔑的说到。两人为此约战,两个月之后开始。但好巧不巧林楠系统觉醒,开始绑定自动修炼系统。林楠欣喜,激动,但更多的是即将打脸哈德的解气。
军史 连载 109万字
我的绝美老婆是天仙

我的绝美老婆是天仙

十八火火
常十八,啊!长十八,大人,你真逗。一个20左右岁的小仙女羞答答的看着眼前的这个猥琐少年,还特意的向他的中间瞄了一眼。我真的是常十八,常常的常,十八厘米的十..
军史 连载 16万字
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

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

公孙龙辰
穿越时空的裂缝,现代青年意外化身为大秦二世胡亥,面对赵高的权谋、民不聊生的困局和六国余孽的暗潮涌动,他将如何扭转乾坤,改写历史?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棋局中,胡亥必须智斗奸臣,稳固皇权,力挽狂澜。跟随他的脚步,揭开层层迷雾,见证一个帝国的重生。,带你进入一个充满阴谋与智慧的古代世界,体验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冒险。
军史 连载 2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