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情愫·四
沅容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主子,你可终于来了。”
在永和宫门口东张西望的若水见到缓缓而来的宛儿时暗自松了一口,掏出手帕拭去额头上的一层汗珠,然后一路小跑跑向宛儿。
宛儿瞧着气喘个不停的若水道:“怎么慌慌张张的,你且喘口气再会话,发生什么事了”
“主子,皇上……皇上来了,等主子很久了。”
“皇上”
宛儿心下一惊,心里不是滋味。康熙已经差不多有五六天没有来永和宫了,她有些庆幸,她甚至希望这个霸道至极的帝王永远都不要再出现了。
“主子,还愣着做什么,快随奴才来吧。”
若水急切道,生怕皇上恼了主子。
“是啊,主子,莫要让皇上等久了。”
抱月也是一脸急切,语气中还带着一丝喜悦。
若水和抱月两人推着宛儿走进永和宫。
“参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宛儿行礼请安道。
“宛儿,快起来吧。”
康熙扶起宛儿,握住了宛儿的手。他的脸上带着笑意,唇角轻抿,丹凤眼微勾,漆黑的眸子璀璨如星,他就这样盯着宛儿,直把宛儿看得面红耳赤,又羞又怒,脸上泛起一阵红晕,如一朵醉海棠一般。
“皇上。”
宛儿羞赧地想要挣脱出康熙的手。
“宛儿,宛儿。”康熙用低沉的声音不断低喃着宛儿的名字,一把将宛儿搂进怀中,“朕好想你。”
低沉的声音从耳边传来,伴随着灼热的气息灌入她的耳中,她可以听见他厚重的呼吸声,可以闻见他强烈的男性气息,更可以感觉到他炙热的体温包围着她。
“皇上,这青天白天的,成何体统”
宛儿挣扎着想要挣脱出康熙的怀抱。
“宛儿的意思是只要不是白天就可以”
康熙从胸膛处发出一声闷笑。
“皇上!”
宛儿嗔了一眼男人,这人怎么也说出这种荤话。
“宛儿,别动。朕只是想要抱抱你。”康熙将头抵在宛儿的肩膀上,“宛儿,朕决不食言,朕答应过你不会强迫你就绝不会食言。”
“宛儿相信皇上。”
宛儿窝在康熙炙热的怀里一动不动,这个男人虽说霸道,但的确言而有信。
许久之后,康熙开口问道:“宛儿在想什么”
“我在想家中额娘和弟妹如何了。”
她当日选秀,本以为可以落选回家的。没有想到最后会进了宫,更没有想到她会成为后宫中的一员。
“宛儿有几个弟妹”
康熙将宛儿鬓间的乱发别到耳边,手指掠过宛儿的面颊。
“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宛儿答道,嘴角微微上扬,也不知博启、容华和容仪如何了。尤其是容华和容仪两姐妹,日后也是要进宫的。一想到妹妹们也要进宫受苦,宛儿的心里就不好受,笑意也没了。
“哦弟弟今年多大了”
康熙饶有趣味地问。
“我长博启三岁,博启今年也该十四岁了。”
那个皮猴似的博启如今怎么样了呢没有了顾先生,不知道书读的如何了,武艺有没有长进。
“十四岁了也该当差了。”康熙笑道,“不如让他进宫当差吧。”
宛儿一怔,皇上的意思是要让博启进宫做御前侍卫御前侍卫没有固定的员额和等级限制,由皇帝亲自选授,大多数都是满洲、蒙古王公勋戚子弟、宗室子弟。按理来说,博启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再者,伴君如伴虎,以博启那性子,免不了要闯下什么祸端。
“皇上博启那孩子从小就莽撞惯了,是个没有规矩的……”
宛儿刚想回绝,抬头就撞进了那一双漆黑如墨的眼眸。
“宛儿,这件事朕心里有数。”康熙眼睛直直地盯着宛儿,“朕改日派人去乌雅府邸看看,若是个有才的,就让他进宫当差。”
“那就多谢皇上了。”
这人还真是霸道,明明很她有关,却不允许她发表意见。
“宛儿要怎么谢朕”
康熙唇角轻抿,眼儿微勾,墨黑的眼底蕴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皇上没来之前我做了一些点心,皇上要吃吗”
宛儿微微一笑,眼波流转间添了几分明媚艳丽。
“宛儿做的点心,朕自然是要尝一尝的。”
“那我去给皇上拿点心。”
宛儿正欲起身,却被男人按住了。
“让红蓼去拿吧”
“是,奴才这就去。”
红蓼去小厨房拿来了点心,青花碟上装了三块粉嫩的红豆松糕,煞是好看。
康熙扫了一眼:“这是什么点心”
宛儿还未开口,抱月就答道:“回皇上的话,这是红豆松糕,主子做了好久才做好的。”
红豆万斛相思红豆子,凭寄与个中人1。宛儿又在思念着何人康熙压下怒意,沉声道:“撤了吧。”
“皇上不喜欢吃甜的”
“朕不喜欢吃红豆。”
“这本是我为了皇上专门做的点心,皇上若是不喜欢,红蓼,抱月,你们几个丫头拿去吃了吧。”
康熙一听面色回暖,笑道:“即是宛儿专门做的,朕还是尝尝吧。”
“皇上不是不喜欢红豆吗”
康熙咳了一声:“为了宛儿的这份心意,朕这么说也要尝尝”
康熙拿起一块点心,口感绵密松软,甜而不腻。
宛儿问道:“皇上觉得如何”
“不错。”
说话间,康熙又拿起一块点心。
“皇上,我前些日子偶得一妙对,至今无解。”
“哦是什么样的妙对”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皇上,你觉得如何可有什么妙对”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果然是一个妙对。”
康熙也是一个喜欢琢磨文字的人,有如此一个妙对在眼前,自然想要对出来。
“皇上,不如看我们谁先对出妙对来吧”
“好啊,若是宛儿先对出来了,朕有赏;若是朕先对出来了,宛儿便答应朕一件事可好”
宛儿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康熙政务繁忙,哪有这么多的时间来琢磨对子。宛儿没有想到康熙竟抢先她一步对出了对子。
因为康熙并没有一个人想,他让满朝文武大臣陪他一起想。
就在两人定下赌约的一个月前,皇上就曾下旨谕示大学士勒德洪、明珠:在翰林内选择博学善书者二名,常侍左右,讲求文义。命在城内拨给房屋,停其升转,在内侍从几年后,酌情优用。
大学士等遵旨议覆,设立南书房,张英入侍,食正四品俸,赐其宅于西安门内。高士奇加内阁中书衔,食正六品俸,与张英同入南书房,并由内务府拨给住房。
正是张英和高士奇两人合力对出了这一妙对。
1出自宋刘过《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