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章 辞官归田
杨老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武云峰,竟然不在文官的阵营中。 武云峰之前一直都在雒阳,并未外出,也没听说他生病的消息,今天这么重要的场合,连尉迟海、露丝等在外打仗的武将都赶回来了,武云峰怎么可能没来。 知情者,还是有的,例如刚刚出列的耿春秋。 武云峰学的是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最受欢迎的时候,就是一个新王朝的建立。 因为新王朝的建立之后,新皇帝十有八九不会帝王之术,说白了就是不会当皇帝。 所以,一个精通帝王之术的臣子就是十分重要了。 而一旦皇帝学会了帝王之术,就可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就不再需要帝王之术的臣子了。 因为这样的臣子,一般都只是在帝王之术方面专长,而在治理国家,或者出谋划策方面,不会怎么专长。 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换做明君吧,整日忙碌,着实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教导太子帝王之术。 换做昏君吧,整日寻欢作乐,连朝政都懒得处理,哪会分出时间去教授太子帝王之术呢。 再遇到不能及时立太子的皇帝,自然是暂时找不到人教。 还有那些皇帝突然驾崩的,大权落在了太后的手中,太后自然会阻拦新皇帝学习帝王之术的时间。 所以啊,任何的朝代,朝中有一个精通帝王之术的臣子,绝对像是豪门大户养几个专用大夫一样,不可或缺的。 武云峰,就是大燕国最好的帝王之术老师,因为杨枫的帝王之术就是他教的。 可是,就在大燕国即将建立的前夕,武云峰突然向杨枫提出,准备辞官归田。 这让杨枫很是震惊,不明白武云峰为何要这样。 一直以来,杨枫对于忠心耿耿,又经常立功的下属,还是十分照顾的,升官加爵,各种赏赐,从来没有短缺过。 武云峰在杨枫这里,也获得了重用,不管是官职,还是赏赐,都是很不错的。 而且,武云峰也能看得出来,杨枫不是那种鸟尽弓藏的人,是可以与从龙之功的人享受荣华富贵的。 可偏偏在这种情况下,武云峰请辞了。 武云峰给杨枫的解释是,他们这一门的帝王之术者,只能辅佐帝王,不能与帝王共掌天下。 所以,一旦皇帝有成,他们就必须要功成身退。 杨枫能理解。 这样的情况,在后世的历史上,还是有不少人的,例如:孙武、范蠡、孙膑、尉缭、张良、汤和,以及王阳明等人。 于是,杨枫就给了武云峰大量的赏赐,允许他辞官归田。 知道这件事情的,除了杨枫之外,就只有耿春秋了。 其实,耿春秋早就知道,因为他对武云峰还是比较了解的。 所以呢,耿春秋也不会挽留武云峰,而是给他饯了一个行,二人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武云峰就离开雒阳,不知所踪了。 而其余人,没有一个人知道,直到今天,很多人突然发现,武云峰竟然不在,这才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 被封为内阁次辅,也是耿春秋意料之中的事情,他也没有丝毫的意外,淡定谢了恩,然后就起身回到了文官阵营。 杨枫开了口:“想必,诸位爱卿已经发现了,武云峰不在大燕殿中。” 没有人开口回应,但都在各自猜测着,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猜武云峰突染重病的。 有猜武云峰遇刺重伤的。 还有猜武云峰已经秘密被杨枫处死的。 顿了顿,杨枫又开了口,淡淡说道:“耿爱卿,你来给大家伙儿解解惑吧。” 耿春秋再次出列,手握玉板:“微臣遵旨。” 然后耿春秋转过身来,面对着一众大臣:“诸位大人有所不知。” “武兄所学,乃帝王之术也,已经尽皆传授给了陛下。” “武兄这一派,与别的门派不同,一生之所任,便是将帝王之术传授给皇帝。” “但是,有一个限制,只可前期辅佐,一旦皇帝登基,便须得急流勇退。” “陛下也曾挽留武兄,奈何门规如此,师命难违,武兄已于昨日一早离开雒阳了。” “武兄离开之前,陛下给了他一大笔赏赐,足够他数代衣食无忧了。”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没想到他们都猜错了,竟然是这么一个结果。 耿春秋又话锋一转,呵呵一笑:“不过呢,大燕国新立,战事还没有结束,国家还需要治理,所以须得诸位同僚齐心协力,一起辅佐陛下,开创盛世天下。” 于是,一众文武大臣立即又一起说道:“微臣等愿意齐心协力,辅佐陛下,开创盛世天下。” 杨枫点了点头:“诸位爱卿有此决心,朕心甚慰。” “接下来,继续册封吧。” “估计,诸位爱卿都饿了,咱们早点进行完登基大典,早点开饭。” 一句话,把大燕殿的所有人几乎都逗乐了。 登基大典是什么概念,跟跟吃饭相提并论嘛。 别说是午饭,只要登基大典没有结束,晚饭也得推后。 耿春秋再次归列,夏侯弱雪继续宣读圣旨:“圣旨下,册封计三六为内阁三辅,钦此。” 相比于诸葛先和耿春秋,计三六显然是大喜之极。 内阁三辅,计三六十没敢想往的。 甚至于,计三六都没有想过,杨枫会让他进入内阁。 毕竟,计三六十怕死才投入燕州的,身上有污点。 这样的人,属于贪生怕死、背主求荣的人,虽说计三六曾经的主子是杨钦。 可贪生怕死就是贪生怕死,背主求荣就是背主求荣,向来是为人所看不起的。 虽然杨枫从没有这样的表现,但计三六却很是自卑,所以每有战事,他都会主动请缨,就是想为燕州多立功劳。 所以,这些年下来,计三六的功劳还是很多的,几乎仅次于诸葛先了。 只不过,功劳归功劳,出身归出身,计三六的自卑并没有彻底消失,只是减弱了一些。 正因为自卑没有彻底消失,所以计三六在官位上就不敢舍弃,尤其是不敢想内阁的事。 事实证明,杨枫还是没有亏欠他,按照功劳来衡量册封,给了计三六最高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