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狗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人可能会问,为啥不下河摸鱼捉虾 因为古代能饿死人的天灾一般都是干旱,河流都断了,鱼虾早就死绝了,发大水和地震这种天灾,饿死的人占少数,要是蝗灾,老百姓还能抓点大蚂蚱加个餐,饿死的概率低一些。 此时,我才理解姚师爷为啥选择老村子。 还有一点,越小的村子,娱乐活动越少。 在我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个叫做三道沟的村子,加起来没有十户人家,那他妈下乡放电影的人都不去。 所以,神话故事在小村子流传得更长远。 我在地图上选了几个距离鸡冢比较近的村子,如果动作快,一天我们能完事。 四驴子不同意我的选的地方,他说这些村子,连个年轻人都没有,他还想当一次妇科大夫呢,给大姑娘小媳妇上个环啥的。 关于没有年轻人的说法,我同意,年轻人也不是我的目标。 次日,我们一早出发,计划有点变动,四驴子和花木兰负责义诊,我和李萌萌打听故事。 李萌萌觉得我要进文化局,很配合。 反倒是四驴子,因为都是老人,一直闷闷不乐,也不好好说话。 有大爷就剩一颗牙了,问四驴子牙疼怎么办。 四驴子告诉人家别塞牙就行。 我踹一脚四驴子,他道:“你踹我干啥,大爷吃藕片套牙上可咋整,一颗牙也保不住了。” 许某人无言以对。 不过接触多了,四驴子也会被朴实的老人所感化。 那种感觉很奇怪,用现在的话来说,和那种老人一起呆着,会觉得治愈。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有一年,我们在青海干活,然后坐火车卧铺去北京中转,对面铺位是个少数民族的老太太,可能是藏族,然后她拿出来一种面做的饽饽,给我们,我下意识拒绝,她说了句,吃吧,干净。 那一次,老太太没事就坐在卧铺过道的椅子上摇动她的转经筒,清晨的阳光洒在她脸上,我确实觉得很治愈。 也是那时候咱年轻,比较好治愈,现在除了洗脚按摩,就是洗浴中心上二楼能治愈许某人了。 我个人一直反对地域黑,尤其是河南,中原可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 任何地方,都有善人和恶人。 寺庙里面,那是佛光最盛的地方,也有和尚和尼姑搞破鞋的事情发生。 别和我说没有,小时候看的光盘《灯草和尚之素女经》讲的就是这玩意,灯草和尚参透阴阳五行,以性爱功夫闻名于世,那是千年老母牛,老牛逼了。 反正就是四驴子和村里的老头老太太整得挺乐呵。 我这边进度不怎么好,打听到的传说都是牛郎织女啥的。 四驴子抱怨道:“你他妈净问一些凡人操神仙的事,哪怕是你打听出来牛郎用啥姿势也行啊” “躺着,女上位。” 四驴子一惊,忙问:“哎我操,你咋知道的” “分析呗,你想啊,鸟搭的桥,如果是站着,一只脚下最多是两只鸟,四只鸟扛不起人的体重,所以得躺着。” 四驴子伸手怒赞。 许某人的智商再次遥遥领先。 经过一天的打探,我们也算得到了不少线索,一个老人说他小时候,鸡冢的高度得有五十多米,方圆七八十米,是个不小土台子。 最开始的时候,鸡冢附近还有个破亭子,当地人一直叫做接官亭。 光听接官亭三个字,我便觉得这地方有点东西。 从古至今,没有多少当官的去田间地头,更别说山里面了。 古代的会见一个接官亭,肯定是有官员来,官员没事来这干啥 总结起来都一样,是他妈政治任务。 就是不想来,也得来。 想一下古代的道路,能让当官的来这地方,那必须得是很有权势之人的命令。 比如,代祭宗庙。 鸡冢附近还有个地方叫朝王殿沟,朝王殿这三个字,可以理解为祭拜王的宫殿。 最起码得是个不小的地面建筑,然后王这个字,更加让我确认是战国之前的墓了,最少是春秋时期的。 毕竟在那之后,鲁山县没什么诸侯王了。 另一点,从鸡冢的名字上分析,在先秦时期,帝王之墓为陵,公侯之墓为冢,卿士大夫之墓为墓,圣人之墓为林,平民之墓为坟。 鸡冢的冢字,最起码得是个公侯之墓。 放风套话的过程中,有些方言需要李萌萌翻译,翻译的过程中,我发现鸡冢的鸡好像不是现代人所写的鸡鸭的鸡,而是周武王姬昌的姬。 如果把鸡冢理解为姬冢。 那这个墓基本上可以定性了,西周时期,姬姓诸侯王的墓。 哎呀我操,西周的墓,许某人要高潮了。 古代和现代发音不一样。 上古时代,咱们说话和他妈的老毛子似的,有弹舌音。 不过姬昌的姬和鸡鸭的姬是一个读音,上古时代流传下来,变音也应该是相同的。 我给姚师爷打了个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 姚师爷肯定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已经下过铲了,有封土,很杂,纪师傅他们找了好多年,也没找到墓道。” “行,我再研究一下。” 姚师爷冷不丁来了一句:“许多,要不你休息几天吧。” “啊出啥事了” “你搞个破鞋也行啊,我都觉得你累,适当换换脑子。” “是庞家那边进展不顺利吗” 姚师爷沉默了一会道:“我说这话没别的意思,就想让你休息一下,我真觉得你累,你的工作效率,比老盗墓贼要快很多很多。” 我心里有了一阵莫名的感动。 能被老板心疼的员工,得他妈多像驴。 不过话说回来,洛阳的活,姚师爷不着急,我们着急啊,毕竟有四驴子的命在那悬着呢。 这么一想,我觉得姚师爷说那句话还是驭人之术。 自己也真可悲,从一个套刚出来,又立马进入另一个套。 不过现实中,大多数都是这样,人活在世,谁能逃离三贷,远离五险呢。 说回鸡冢,有了姬姓诸侯王的想法,我开始研究是哪个姬了。 四驴子道:“那个姬不一样,不都是西周时期的,咱们按照西周的方法找墓呗,铲子干深点,大点干,早点散。” “你的意思,直接去山上挖呗。” “要不然呢” “基佬那三个老逼登,挖了这么多年,没找到,为啥” 四驴子懵了,直接问:“为啥啊” “因为墓没在鸡冢那个土台子上” “那在哪” “我他妈怎么知道,这不是在分析嘛。” 四驴子想骂我,又找不到借口,憋了半天,咬牙道:“诸侯王,有区别嘛,你还分析个球” “有区别啊,要是姬昌那一支的,咱得研究亲疏关系来确定陵墓大小,要是周公那一支的,咱们得研究星象、天地、五行、八卦、风水、玄学,研究这些来确定墓的位置。” 四驴子瞪了瞪眼道:“算了,我送李萌萌回医院,反正也用不着她了。” “别呀,买卖不成仁义在,你不能提了裤子不认人啊。” “女护士,请假费劲,你啥时候用,我再去接吧。” 我真心舍不得四驴子离开,我太喜欢这傻儿子,商量了一下,四驴子决定让李萌萌自己坐车回医院。 送走李萌萌,只方便了四驴子一个人,他点了一个外卖,送到需要把枕头垫在床中间的那种外卖。 我则忙着各种找资料。 鲁山县志上面,最早提到鸡冢的记载是在明朝嘉靖年间。 嘉靖年间,和现在差不多,老百姓的口头用语中已经不说冢了。 现在也没有谁给先人上坟说是上个冢。 而这种小地名又是从老百姓口头用语中演变来的。 所以,鸡冢这个称呼,应该流传了很多年,怕是从先秦时期就开始有了。 种种迹象表明,鸡冢就是西周时期的古墓。 那么,就得分析是周朝的那一支姬姓诸侯了。 西周的东都洛邑是周公一手操办起来的。 也就是洛阳是周公定的都城。 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后,定都镐京,在今天的西安,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 周成王即位的时候,只有十三岁,周公辅政,也就是后世传说的周公辅成王。 实际情况是周武王姬昌死了之后,周成王继位,但是周公把持朝政,成为了第二位周天子。 后来呢,王族内有不少人叛乱,周公既要从事服务行业,又要树立标志性建筑,无奈之下,把王位还给了周成王。 加上后来儒家十分推崇周公,各种洗白下,才有了周公辅成王的美谈。 许某人举个不恰当例子,假如,四驴子他爹三驴子生活在民国时期。 那时候结婚早呀,都想着找年龄大的媳妇,三驴子老爹寻思自己身体不行了,给十二三的三驴子找了个十七八的媳妇,并拜托隔壁的老王大哥照顾一下,有啥事帮帮忙。 三驴子他爹死后,隔壁王哥一想,三驴子这个年龄,那是给个娘们都不会用呀。 于是乎,隔壁王哥常住三驴子家,照顾三驴子媳妇。 这一照顾,就照顾到了三驴子十八岁,此时,周围邻居都说隔壁王哥不是个东西,人家三驴子都长大了,还帮着人家照顾媳妇,不道德,不少人指指点点。 隔壁王哥一寻思自己的名声,决定把媳妇还给三驴子。 本来是霸占人家媳妇的事,经过后世一宣传,成了美谈和道德标杆,说隔壁王哥真行啊,都得到人家媳妇了,还还回去,此乃真君子也。 这他娘的让我想起了江那边的人,明明是自己劳动应该换来的报酬,或者说本来就是自己应得的东西,等拿到手后,就成为了上面赐的恩情,得感恩,时刻记住上面人的恩情。 扯远了,说回周公。 西周初期,鲁山为鲁国的鲁公伯禽的封地。 伯禽是周公的长子,姬姓,名禽,叫姬伯禽,要是许某人生活在西周,来一句臣参见姬伯,估计我得被灭九族。 当时周公旦受封鲁国,但因周公旦在镐京辅佐周成王,于是周公就让大儿子伯禽代替他去了封地。 不过呢,鲁国的都城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离鲁山县远着呢。 再参考一下鲁国的疆域变化。 史料记载,鲁国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 从姓氏上来看,项国是周文王一个儿子的封地,姬姓,封地在今天河南境内,项梁和项羽都为其后裔,不过其都城在周口市的东南,距离鲁山小二百公里。 从地理位置上,能排除掉这些国家。 分析来,分析去,团城山的鸡冢,最有可能的是鲁国哪个诸侯王的墓,也就是周公这一脉的诸侯王。 想到这些,许某人心里止不住地后怕。 花木兰小声道:“狗哥,鸡冢是姬姓的冢,按你这么说,不是已经有答案了。” “停,闭嘴,不能往哪个方向去想。” “种种迹象表明,就是他的墓呀。” 四驴子诧异道:“你俩说啥呢” 花木兰解释道:“周公叫什么” “叫公啊,用广东话来说叫阿公吗” 花木兰没好气道:“叫阿驴。” “那还不如叫阿狗呢,阿狗多好听。” “周公姓姬,名旦,周公叫姬旦,鸡冢有关于鸡蛋的传说,这两个字发音一样。” 四驴子大惊道:“周、周,他妈的周公墓啊。” 如今看到的鸡冢土台子,是两千多年前的建筑,五十年代的时候,还有五十多米高,可见两千年前,得有多大的规模。 并且鸡冢上面还有宫殿,小诸侯国堆土台子,有可能,在土台子上面建宗庙,朝拜周天子,可能性不是很大。 还有一点,周朝的东都洛邑是周公亲自营建的都城,原来的都城在西安,后来又在洛阳建立一个东都。 洛阳又距封地鲁国不远,心思歹毒的许某人不得不往周公给自己留后手的方向去想。 不过呢,史料记载,周公死,成王欲葬之于成周,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人大恐,之后周公被葬于文王墓地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