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帝王
月下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屹看到这句话,想起来刚才女教授的反应。
这句话现在细细一想,也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比其他玄奥的古诗词要好理解多了。
大概意思应该就是世间的一切事物都隐藏在千机之中,而这个千机可能指的是千变万化,或者是一个叫千机的物件,都有可能。命理莫测就更好理解了,本来一个人的命运就是神秘莫测的。以木连上玄,应该就是用木去连接上天的神仙,就可以知道未来的事情。
而这木,具体是什么,应该指的就是千机木。这一句话说来说去,就是说千机木可以预测未来。
他侧过头看了一眼女教授,发现对方已经戴上了手套,正在专注地盯着别的东西,并不是那本古籍。也是,她都看过了,甚至还翻译了一遍,也不需要再怎么去研究了。
李屹走到沙发处坐下,调整了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姿势。这本翻译过来的文件不薄,估计要看一段时间。他下午有课,这中间差不多是两个小时。剩下的可以等下课了再过来,总之一定要尽快看完。
他虽然嘴上说着自己不想再去做任务,不过要是有机会,风险变小,李屹还是会考虑一下的。
目光重新回到文件上,顺着方正的字往下看去。
“帝王不知怎么居然透过这句话发现了其中隐藏的秘密,并且已经开始在谋划。他告诉我,后天便是要出发的日子,让我提前做好准备。”
“后天到来,我按照帝王的嘱咐带上了东西,和他一同秘密出宫。帝王很是小心,只带了两个贴身的侍卫,而且还让他们先行一步到远处的驿站等待。我们二人乘坐马车,颠簸了两个多时辰,总算是和他们会合了。”
因为文章都是女教授翻译的,所以读起来就和现代的书本没什么差别。如果是看古籍,应该也不会将帝王称作他吧。
“帝王没有告诉我要去哪里,一路上都不和我说话,只是脸上带着兴奋,像是孩子一样在马车上坐不安稳。偶尔他会看向我,似乎是想说什么,不过很快就会用一句,‘你之后就会清楚了’这样的话搪塞我。这一路上,他说了好几次。我看出了他的兴奋,这也反而使得我更心慌。因为我完全猜测不出他想做什么,是什么事情值得他一个帝王,如此雀跃。哪怕是登基帝位,或是倾国倾城的皇妃,他也一直都表现的沉稳,冷漠。”
这真的就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
李屹相信千机木是真的,所以他也相信这个古籍中所讲述的应该也是真的。
如果真的有一个能够预测未来的东西,想必记录下来,也是人之常情。
“我们在路上行驶了足足七日。”
七日!
李屹心里一惊,哪怕是坐马车,七日时间也很久了,估计都能跨省了。他对于马车的速度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清楚古代的官道是什么样的。他只能按照自己的猜测去想,应该是很长的距离。
“我曾经提议在中途驿站多休息几日,因为连绵的雨天,道路非常湿滑,气温也骤降。帝王虽然年轻气盛,可连日的颠簸,终究还是让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但帝王并未听我的劝告,一意孤行,坚持上路。他后面整日躺在马车中,这才几天光景,已经明显消瘦了许多,脸色更是变得蜡黄。”
虽然是由女教授翻译的,但里面的意思肯定不会变,这个古籍的作者,对于帝王,非常的关心。而且从帝王出宫只带着他一个人,再就是两名护驾的侍卫,足以看出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
李屹的脑中甚至浮现出一个画面,宽敞的马车来回晃动,一名年轻的男子躺在里面,旁边坐着一个人。外面落雨不停,天色昏暗,里面气氛压抑,无人应声。
“七日之后,帝王的身体已经变得很糟糕。他从小便生长在皇宫中,虽会骑马射箭,但这样的长途跋涉还是第一次。我本担心他会病倒,想要再次提议去驿站养病。”
“马车外面传来侍卫的声音,帝王立刻翻身坐起,本来发黄的气色浮现红晕,他兴奋地拉开帘子,跳了下去。看来我们的目的地,已经到了。”
李屹活动了一下脖子,前面作者用这么多的篇幅去描写和帝王在路上的情形还有状态,想必对后面的发展应该是有关联的。不过古人的文字水平向来精炼,五个字,也许就能描绘出一方景色,这点让人赞叹。
下面的话被用红笔标注,应该是女教授做的,看来这里应该对她很重要。
“下了马车,我看到前面是一处瀑布,飞流直下,景色壮美。我们正处于悬崖边缘,稍往下看,就是一个水潭,水花四溅。抬起头,能看到三面环山,唯有我们身后是一条小路。侍卫替我撑过伞,静静站立。”
“这条路不算宽阔,马车行走的宽度已经是极限。为什么路的尽头会是悬崖,为什么会有人来这里”
李屹皱起眉,他也感觉很奇怪。路是走出来的,不要说古代,就连现代的山上小路也是靠人经常行走,才能形成。
如果尽头是悬崖,那怎么还会一直有人过去,甚至已经形成了一条足以让马车通行的路
他接着往下看。
上面写道:“我将这个疑惑告诉了帝王,他听闻却爽朗大笑,告诉我说‘这是神为我们开的路,若是换一个人来,必定找不到这里’我看着他的脸,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帝王找到了位置,迫不及待地吩咐侍卫将马车上的物品拿下来,目光始终眺望着瀑布,我甚至能从里面看出一种火热和疯狂。”
李屹暂时收回目光,他需要用脑袋整理一下之前看过的,从中细想一下,或许能发现什么隐藏的东西。
古代人都喜欢用隐喻,或许字里行间中,他已经插进了别的东西,只是一般人无法看出来而已。
“看完了”女教授的声音传来。
“还没有。”李屹抬头看她,“我看到他们到了瀑布,感觉就像是在读一个故事一样。”
“记录又何尝不是故事,只是每个人表现的形式不同,所以有的记录成了文献,有的则是变成了戏剧或者小说。”